学科分类
/ 13
25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多次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肾脏的影响。方法1997年3月~1998年10月间多次(平均7次,每次冲击波次数1500~3000次)ESWL的14例肾结石患者进行10年的随访。结果血压、血肌酐(Cr)、尿素氮(BUN)、尿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平均值均在正常范围。治疗侧肾脏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无明显变化。随访10年,14例患者未发现有肾脏萎缩现象。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方法,多次碎石肾脏造成的损害可逐渐恢复,但随着经皮肾镜技术的发展,复杂肾结石的治疗应综合考虑治疗方式。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 肾脏 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辨证处方结肠透析慢性肾衰竭毒素清除及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结肠透析机中药辨证结肠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辨证人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肌酐、血尿酸、电解质、iPTH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Scr、Ccr、UA的改善,降低患者血清iPTH的浓度,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结肠透析机中药辨证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具有清除毒素及延缓肾功能进展作用,且疗效优于人工中药保留灌肠法。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结肠透析 辨证治疗
  • 简介: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损害,早期肾损害常表现为尿蛋白增高.我院82例高血压患者尿蛋白阳性患者分别给予科素亚和卡托普利治疗,观察其降压幅度尿蛋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82例高血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男性56例,女性26例,年龄31岁~68岁,病程8年~20年.24h尿蛋白定量大于150mg,并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为人选对象.2分组与治疗随机分为科素亚组41例,给予科素亚50~100mg/d.卡托普利组41例,给予卡托普利25~50mg/次,每日3次.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程和血压分级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3观察方法观察治疗8周前后血压、24h尿蛋白(Upro/24h)、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4统计学方法实验室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 标签: 高血压 降压幅度 治疗 蛋白尿
  • 简介: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

  • 标签: 统计学处理 横断面调查 设计类型 临床试验 实验设计 配对设计
  • 简介: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 标签: 统计学处理 横断面调查 设计类型 临床试验 实验设计 配对设计
  • 简介: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为了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们应用霉酚酸酯(MMF)治疗LN患者30例,并与环磷酰胺(CTX)治疗的25例患者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霉酚酸酯 狼疮性肾炎 TNF-Α
  • 简介: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 标签: 统计学处理 横断面调查 设计类型 临床试验 实验设计 配对设计
  • 简介: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竭(CRF)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常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当应用足量EPO治疗后,仍不能达到贫血治疗的目标值时称为EPO抵抗。炎症是造成EPO抵抗的一个常见原因。C-反应蛋白(CRP)是一个敏感的能反映体内微炎症状态的急性时相蛋白,本文观察CRP与肾性贫血治疗的关系。

  • 标签: 贫血治疗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C-反应蛋白(CRP) EPO抵抗 急性时相蛋白 慢性肾衰竭
  • 简介:目的:观察高血脂对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残余肾功能(RRF)的作用。方法:定期监测共72例CAPD患者血脂成分及残余肾功能,根据血脂的变化将患者分为胆固醇(TC)增高组、三酰甘油(TG)增高组及二者均增高组与TC、TG正常组,比较各组残余肾功能变化。结果:CAPD治疗初期残余肾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第12月时,TC增高组RRF较同组透析初月时下降(P〈0.05)。TG增高组及TC、TG均增高组的RRF分别与透析初月时同组RRF比较显著下降(P〈0.001)。第18月时3个血脂增高组RRF与TC、TG组比较均有下降(P〈0.05)。RRF下降数值与TC(r=0.234,P〈0.05)、TG(r=0.528,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CAPD患者的RRF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高血脂与RRF改变值有正相关性。

  • 标签: 高血脂 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残余肾功能
  • 简介: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 标签: 统计学处理 设计类型 来稿 临床试验 横断面调查 实验设计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CHD)和高通量血液透析(HFD)尿毒症中小分子物质的清除作用,探讨HFD治疗的临床必要性。方法将CHD患者49例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F60透析进行HFD,对照组采用F6透析进行CHD,透析时间为4h,透析前,后抽取静脉血检测尿素氮(BNU),肌酐(SCr)和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将检测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HFD组和CHD组透析前,后血BUN,SCr的下降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HFD组和CHD组血iPTH,下降率分别为(72.07±13.40)%,(12.12±5.16)%,HFD组iPTH下降率极显著大于CHD组(P<0.01)。结论高通量透析中,大分子尿毒症毒素的的清除作用优于常规透析,小分子毒素的清除,两者无明显差别。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常规血液透析 尿毒症毒素
  • 简介:肾活检是肾脏病诊断的重要技术之一,它有利于明确诊断、调整治疗方案,判断预后,诊断各类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所提供的组织病理学资料是其他任何方法不能获得的。随着实验病理学、免疫学技术和介入性超声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肾活检成为确定肾实质病变病理类型和病变程度的必需手段,尽管定位方法及穿刺针具不断改进,

  • 标签: 肾活检术 肾包膜下出血 介入性超声技术 改良 组织病理学 实验病理学
  • 简介:目的探讨当归注射液大鼠残肾模型肾脏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选择SD雄性大鼠19只,建立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6只、生理盐水对照组6只、当归治疗组7只)。12周后,采血、收集24h尿并进行肾脏病理检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分析浸润肾组织巨噬细胞数、毛细血管密度和增生的内皮细胞数。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肾功能下降、肾间质纤维化明显、肾小球毛细血管指数(GCI)和肾小管周毛细血管指数(PCI)均显著降低(P〈0.01);当归治疗组GCI和PCI明显增加(P〈0.05),肾功能恶化、肾问质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而且GCI和PCI与肌酐清除率(CCr)、间质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结论当归注射液能促进大鼠新生血管的形成并增加毛细血管的密度,从而延缓肾问质纤维化的发生。

  • 标签: 5/6肾切除 当归 毛细血管
  • 简介:目的探讨百奥蚓激酶肾病综合征(N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68例NS患者,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4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每天给予福辛普利钠10mg、潘生丁225mg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加服百奥蚓激酶180万单位,连续观察8周。治疗前1周内、治疗8周后测24h尿蛋白定量(UPro)、BUN、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白蛋白(sAlb)、血总胆固醇(sTch)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Upro、BUN、SCr、sTch明显降低,sAlb、Ccr上升,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结论百奥蚓激酶可以降低Ns患者的Upro、BUN、SC,sTeh等指标,升高sAlb、CCr,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 标签: 蚓激酶 肾病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