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近来我科在临床患者中联合前列尔、硫辛酸、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现汇总如下:1对象与方法所选病历均来自我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8例,糖尿病的诊断按WHO1999年有关糖尿病的诊断和分型标准,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1997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45~89岁。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住院治疗 前列地尔 疗效观察 硫辛酸 甲钴胺
  • 简介: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前列尔10μg静滴、硫辛酸600mg静脉滴注,对照组30例采用硫辛酸600mg静脉滴注,两组均为每日1次,连续2周。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前列尔、硫辛酸联合应用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前列地尔 硫辛酸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蛋白尿患者接受前列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方法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该院对98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9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接受前列尔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开展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共有29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1.84%;对照组有24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有效率是79.59%。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咳嗽、1例皮肤潮红,不良反应率是6.12%;对照组有2例咳嗽,2例潮红,2例头痛患者,不良反应率是12.24%。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接受前列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治疗安全性较高,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前列地尔 贝那普利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 简介:目的进一步探讨和分析西格列汀联合阿波糖治疗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波糖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阿波糖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治疗后,血糖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阿波糖对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血糖,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西格列汀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松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氟替松。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明显优于对照组75.9%(P〈0.05);观察组FPG、FEV1、FEV1/FVC、FEV1/预计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氟替松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

  • 标签: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糖尿病
  • 简介: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在糖尿病肾病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片口服。治疗组则联合使用前列尔注射液静脉滴注和替米沙坦片口服。结果:尿素氮、血肌酐、空腹血糖和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101.39±12.03)mg,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前列尔联合替米沙坦可显著降低DN患者的尿蛋白水平,保护患者的肾功能,延缓病情的进展。

  • 标签: 前列地尔 替米沙坦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24小时尿蛋白
  • 简介:抽取5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的治疗方式是使用布奈德联合特布他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氨茶碱。结果总有效率为96.00%(观察组)优于68.00%(对照组),且P〈0.05。结论使用布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氨茶碱治疗老年慢阻肺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布地奈德 特布他林 氨茶碱 联合 慢性阻塞性肺病
  • 简介:选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n=34);对照组,(甘舒霖30R胰岛素)(n=34)。分别采用每晚9点注射甘精胰岛素加阿波糖(三餐中嚼服)和甘舒霖30R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观察3个月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无明显差异(P〉0.05)。但甘精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少于预混N(P〈0.05),且体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比较甘舒霖30R治疗T2DM均可有效降低血糖,对体重增加影响小,低血糖发生率低。

  • 标签: 重组甘精胰岛素 阿卡波糖 甘舒霖30R 2型糖尿病(T2DM)
  • 简介:将13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给予依帕司他50mg,3次/d,前列尔注射液10μ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64例单用前列尔注射液10μ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均4周为1疗程,1个疗程后分别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4%,对照组为82.8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依帕司他 前列地尔注射液
  • 简介:将7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38例和联合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药组仅予以前列尔10u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ml中缓慢静注,1次/日,联合组在单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所有患者在试验前、后均接受临床神经症状、体征评估及肌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测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及运动传导速度(MNcV)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2.11%,高于单药组的78.95%;2组治疗后sNcV、ⅫNcV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联合组优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尔能有效治疗DPN,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应用疗效更佳,并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前列地尔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 简介:选取在我院T2DM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实施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25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汀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A1c、2hPG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24h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且血糖波动较小。

  • 标签: 维格列汀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血糖 血糖波动
  • 简介:目的探讨实时三斑点追踪成像在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患者左心室功能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3月大庆市人民医院及大庆油田总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按照糖化血红蛋白大小分为2组。其中糖化血红蛋白〈6.5%纳入A组,共纳入40例;其余38例糖化血红蛋白均≥6.5%,纳入B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40名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收集并比较3组受试者采用实时三斑点追踪成像左技术产生的心室功能数据。结果3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整体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左心室整体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和对照组相比,左心室质量大、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三斑点追踪成像中左心室质量、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或可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检测的敏感指标。

  • 标签: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左心室功能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良 糖化血红蛋白 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