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Graves眼病(GO)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Graves病患者中20%-25%会发展为G[1-2].对于50岁以上男性吸烟患者及有微血管病变的患者来说发展为GO的风险更高。部分GO患者只表现为轻度眼部不适,但约5%的GO患者有严重的眼部病变.包括球结膜水肿、突眼甚至视力丧失。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病理变化包括免疫活性细胞浸润,多种促炎细胞因子释放.糖胺聚糖(GAG)堆积,眼外肌肿胀纤维化。球后脂肪细胞增殖、脂肪堆积。

  • 标签: 眶成纤维细胞 GRAVES眼病 发病机制
  • 简介:人体的排尿是极为复杂的过程,正常控尿需膀胱、尿道功能完好及二者协调。以尿频、尿急、尿失禁等为主要症状的排尿障碍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现代医学至今尚无排尿障碍的有效疗法。但国内外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中医针灸对排尿功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针灸调节排尿功能的临床观察及其作用机制等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排尿功能 中医针灸 调节作 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资料 障碍性疾病
  • 简介:<正>分离25例正常人及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PBMC,在HBcAg及不同浓度IL-18刺激下培养72h,收集其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中IFN-γ的含量。结果:单独PHA刺激下IFN-γ的水平在正常对照组较慢性肝炎组显著增高,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单独HBcAg刺激下IFN-γ的水平在慢性肝炎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HBcAg联合不同浓度的IL-18刺激下,慢性肝炎组的IFN-γ的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

  • 标签: 乙型肝炎 HBCAG 慢性肝炎 慢性乙肝 免疫功能 病毒感染细胞
  • 简介:近年来,小G蛋白在各种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得到重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以Ras及Rho为主的小G蛋白家族成员介导多种信号通路,广泛参与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促进心肌细胞凋亡、参与左心室重构及氧化心激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在心力衰竭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小G蛋白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小G蛋白 心力衰竭 凋亡 心室重构 氧化应激反应
  • 简介:Ghrelin是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rowthhormonesecretagoguereceptor,GHSR)的内源性配体,其作用广泛,町刺激垂体释放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参与能量代谢以及影响其他激素及细胞因子的释放。近年来研究发现,ghrelin及其合成类似物可以通过分布在心血管系统的相关受体改善心脏收缩、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子的表达,舒张血管,改善灌注等保护作用,有潜在研发成心血管药物的可能。现对ghrelin对心血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GHRELIN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 简介:人参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传统中药,其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为人参皂甙,主要包括Rb1、Rb2、Rc、Rg1等单体。研究发现,人参皂甙对心血管系统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它可以通过抑制凋亡和自噬、抗氧自由基、减轻钙超载、抑制中性粒细胞激活和炎症介质释放、以及参与新生血管形成等一系列多因素,多途径的调节过程,改善缺血心肌功能。

  • 标签: 人参皂甙 缺血心肌 保护作用 保护机制
  • 简介:研究发现,成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约60%的感染者呈暂时亚临床感染,25%的感染者呈轻重不等的急性肝炎发作,约10%感染者发展成慢性肝炎或慢性病毒携带者。一般认为,HBV感染后表现出的不同疾病过程取决于个体的免疫反应状况。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直接参与免疫反应,在递呈抗原及限制免疫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乙肝病毒感染中HLA的免疫调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乙肝病毒感染 免疫调控作用 乙型肝炎病毒(HBV) 免疫反应 慢性肝炎
  • 简介:硫氧还蛋白-1(thioredoxin-1,Trx-1)是一种广泛分布的氧化还原蛋白,通过二硫化物活性中心可逆地催化许多氧化还原反应,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胰腺炎的病程存在着氧化应激和炎性细胞浸润,Trx-1作为一种内生的抗氧化剂,通过直接清除活性氧发挥抗氧化作用,通过减少致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发挥间接抗炎、抗氧化作用。重组Trx-1能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减轻胰腺和肺的炎症,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策略。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硫氧还蛋白 蛋白-1 氧化还原反应 中性粒细胞浸润 抗氧化作用
  • 简介:血浆高密度脂蛋白除参与胆固醉逆向转运以外,还具有抗氧化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高密度脂蛋白含有的载脂蛋白、磷脂、二乙基对硝基苯磷酸脂酶、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酰水解酶、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以及清道夫受体BI、ATP结合转运子等其它蛋白成份,不仅具有螯合过渡金属离子、中断脂质氧化反应的作用,还具有摄取、转运、酶解等清除脂质氧化产物、调节抗氧化剂的作用,因而可对抗脂质氧化修饰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氧化修饰 动脉粥样硬化 抗氧化作用
  • 简介:服用治疗量抑或亚治疗量抗心律失常药物(AAD)的治疗过程中,引起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或者诱发新的心律失常称为AAD致心律失常(proarrhythmia)作用。自1989年心律失常抑制实验(CAST)结果公布后.AAD致心律失常的作用被认为是AAD引起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因而受到广泛重视,现证实不论是传统还是新型的AAD,均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其发生率与检测方法和药物特性有关,采用动态心电图或心电生理检查方法检出AAD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0%和20%,

  • 标签: 抗心律失常药 心律失常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折返 触发
  • 简介:抑郁症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主要以有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精神运动性抑郁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伴有自杀观念,自杀行为或木僵状态。它可损害人体的整体功能(称之为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张明园等调查我国正常人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5.1%~22.5%,同时根椐流行病学统计,重度抑郁症是使人至死的重要原因。这证明了抑郁症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对人身安全方面都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如何提高抑郁症病人的康复,是患者、家属、医护工作者所期待的问题,也是近几年来护理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病房管理模式对抑郁症康复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病房管理模式 抑郁症 康复作用
  • 简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复杂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哮喘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自然杀伤T细胞 呼吸道高反应性
  • 简介:目的:研究分泌卷曲相关蛋白(SFRP)在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9例TAO并行鼻内镜下眶减压术患者(病变组)眶脂肪组织及7例眼科由于外伤行眼球摘除术或眼外肌矫形术患者(对照组)术中切除的正常眶脂肪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病变组与对照组眶脂肪组织中SFRPl~5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的表达,应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病变组与对照组眶脂肪组织中SFRP2和PPAR-1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差异。结果:病变组眶脂肪组织中SFRP2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FRPl、SFRP3、SFRP4、SFRP5的mRNA表达水平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变组眶脂肪组织中PPAR-1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病变组眶脂肪组织中SFRP2及PPAR-γ的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SFRP2可能在TAO患者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并可能是通过PPAR一叫的升高引起眶脂肪增生。

  • 标签: 甲状腺相关眼病 分泌卷曲相关蛋白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脂肪细胞
  • 简介:左西孟旦是一种钙离子增敏剂,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外周血管。左西孟旦起效迅速且作用持久,与其活性代谢产物OR-1896有关。可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中保护心脏,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术后心脏功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症,提高术后脱离体外循环率。现有研究表明对于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的患者左西孟旦能减少心脏术后死亡率,但仍需要一个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证明。

  • 标签: 左西孟旦 钙离子增敏剂 心肌保护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达10%~60%。皮下积液虽不致命,一旦发生,不仅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换药工作量,还加大患者精神和经济负担,延迟后续放化疗,影响综合治疗的效果,成为困扰乳腺外科医生的问题。造成皮下积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标签: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福爱乐医用胶 皮下积液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甲状腺上极游离程序的改进对上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连续选取136例2012年9月至2015年10月间采用上极二步游离法完成的全甲状腺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改进组)的术中上甲状旁腺情况及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情况,并与113例2009年6月至2012年9月间采用常规游离程序完成相同手术的患者(常规组)的情况进行比较。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治疗小组完成。结果术中发现改进组共辨认上甲状旁腺249枚(249/272,91.5%),常规组共辨认上旁腺215枚(215/226,95.1%),2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4)。可辨认旁腺中改进组原位保留242枚(242/249,97.1%),常规组原位保留198枚(198/215,92.0%),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原位保留的旁腺血供良好者在改进组中有225枚(225/242,93.0%),常规组中有170枚(170/198,85.9%),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改进组中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28例(28/136,20.5%),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2例(2/136,1.5%):常规组中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为37例(37/113,32.7%),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7例(7/11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改进甲状腺上极游离程序,分二步游离甲状腺上极能更有效的保护上旁腺的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 简介: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不仅给国家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慢性病防治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而社区卫生服务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

  • 标签: 慢性病 社区卫生服务 预防 治疗
  • 简介:细胞坏死和凋亡是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RI)的主要原因,最新研究表明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也参与其中。坏死性凋亡兼具凋亡和坏死的特征,遗憾的是其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总结了在各类组织脏器发生IRI后,可以通过抑制坏死性凋亡来降低这种损伤的作用靶点。

  • 标签: 坏死性凋亡 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用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