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构建人性专业护士实践环境,对提高足踝病区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文护理实践氛围、注重医护紧密合作,加强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完善病区护士专科护理培训考核等措施,回顾性研究分析对比2020年足踝外科整体护理质量与2019年整体护理质量的差距。结果:同期比较护士满意度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护士对患者的护理评估准确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

  • 标签: 足踝外科 人性化 专业化 专科能力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慢性心衰患者实施个体和精准护理干预后,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共18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个体和精准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9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慢性心衰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慢性心衰患者实施个体和精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满意度,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个体化和精准化护理 心脏康复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重症脑卒中患者采用集束干预和个体营养支持对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脑卒中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个体营养支持与集束干预,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概率和营养状态对比。结果:在干预后,对照组的营养状态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

  • 标签: 脑卒中 个体化营养支持 集束化护理 重症患者
  • 简介:综述了系统整体护理实践与理论的探索,提出更新观念、适应护理模式转变,进一步明确医护、护患关系,立足现有、力争创新方面做了总结。

  • 标签: 系统化整体护理 实践 理论
  • 简介:当前,在市场经济下医疗体制改革必须要遵循人的普遍本质,以一定的劳动模式而满足人类某一种群体的特殊需求,这是人类智慧与物质交融生成的共享资源特性和人的内在需求所决定的。改革开放给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同时随着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对健康保健及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水平越来越高,这对医疗护理工作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如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怎样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是摆在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任务。

  • 标签: 医疗护理服务 人性化服务 医疗体制改革 医疗卫生事业 医疗市场竞争 医疗护理工作
  • 简介:总结10例心肌致密不全患儿的护理经验。心功能Ⅲ-Ⅳ级患儿绝对卧床休息,根据医嘱严格控制入量及输液速度,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心功能改善到Ⅱ级的患儿改为间断床边活动。持续心电监测、记录24h动态心电图,密切观察各心电图波形的异常情况。查电解质,及时了解血K^+、Na^+、Cl^-是否正常。本组均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注意患儿有无出现药物中毒症状。对于行抗凝治疗的患儿,密切观察有无出血表现,并预防新血栓形成。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本组8例患儿心功能恢复为Ⅱ级,2例心功能由Ⅳ级恢复为Ⅲ级,1例心肌血栓形成得到有效控制,心律失常转为窦性心律伴偶发室性早搏。10例患儿仍在随访中。

  • 标签: 小儿 心肌致密化不全 护理
  • 简介:上呼吸道是呼吸系统非特异性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保护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维持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促进正常的纤毛运动,清除吸入气体中的尘埃颗粒、微生物、有害物质及呼吸道分泌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预防肺部感染的生理屏障作用。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直接放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不仅用于机械通气,也用于气道分泌物的引流。

  • 标签: 人工气道湿化 支气管黏膜 支气管上皮细胞 呼吸道分泌物 上呼吸道 生理功能
  • 简介:摘要:手术装备的使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一系列因素。从医疗实践的角度来看,这与医疗技术人员和器械的操作流程密切相关。在卫生保健领域,这涉及到一个特殊的专业领域,即医院感染控制和器械管理。随着近年来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视,以及对医疗设备和器械管理工作的加强,对手术装备使用的规范管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本综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手术装备的规范使用,包括常用手术装备的合理使用流程、器械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手术室感染控制与器械管理之间关系等。

  • 标签: 手术 装备 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重症护理中亲情护理对策,促进护理水平的全面提高。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之间接收的70例重症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采用亲情护理措施,后者则应用常规护理措施,每组有35例。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患者的满意度较高,指标优于对照组,且数据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医院内重症患者的护理中,通过采用亲情护理措施,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提高医护水平,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基础,同时还能够提高医疗水平,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护理 亲情化 护理对策 应用要点
  • 简介:摘要:人性护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人文精神,充分尊重了个体的生命价值、个人隐私以及人格尊严,是从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开展各种服务举措。妇产科的服务对象既有进行妇科手术的病人,也有需要加倍关爱的新生儿和需要医疗救助孕产妇,因此妇产科的服务对象是比较特殊的,更加需要人性的护理方式。人性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局限于护理、助产等工作,还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并针对个体、家庭、新生儿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地进行调试,从而为孕产妇提供安全性和高质量的健康照顾。

  • 标签: 妇产科护理中 人性化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探析羊水穿刺后孕妇采取集束护理模式,对孕妇穿刺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羊水穿刺作为一种常见的产前诊断手段,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探讨羊水穿刺后集束护理的应用及其重要性,并总结集束护理在羊水穿刺后的关键作用,旨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康复速度,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1月~2024年12月收治的100例羊水穿刺孕妇,将其随机划分成两组,37例采取常规护理的羊水穿刺孕妇归为对照组,37例采取集束护理的羊水穿刺孕妇归为观察组,做好舒适评估工作,统计术后心理,记录穿刺时心理状态等相关指标,分别行 t、x2 检验。结果 经护理,观察组孕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羊水穿刺孕妇接受集束护理,穿刺效果良好,缓解了孕妇的消极情绪,孕妇配合度较高,满意度水平也更高。

  • 标签: 羊水穿刺 集束化护理 适应性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索医护一体模式在癌痛患者规范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响水县人民医院肿瘤科全体医护人员分为2组,医护固定组合,对组内癌痛患者实施全程管理,周期为患者首次入院、出院至死亡。结果: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80名癌痛患者疼痛治疗误区观念得到纠正,遵医行为得到强化,按时服药率>95%,出院时患者疼痛评分均小于3分,出院期间疼痛控制效果良好,癌痛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升。结论:医护一体模式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医护联动,护患互动,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癌痛 规范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个体个体心理护理模式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6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实践组和参照组。参照组(n=31)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践组(n=31)在参照组基础上开展个体个体心理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心理状态、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其中,心理状态、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用t检验,护理满意度用卡方检验。结果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践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心理、社会、生理、环境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实践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实践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状态躯体、强迫症状、偏执、精神病性等9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个体心理护理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SAS和SD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 标签: 个体化个体化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个性延伸护理、标准健康教育联合应用在慢性胃溃疡患者身上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入院就诊的8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入院的40例患者为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将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入院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个性延伸护理联合标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饮食依从率、运动依从率及情绪控制率均明显较高(P<0.05);ESCA量表评分显著较高(P<0.05)。结论:慢性胃溃疡患者应用个性延伸护理了联合标准健康教育效果确切,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强其自护能力,建议推广。

  • 标签: 慢性胃溃疡 个性化延伸护理 标准化健康教育 依从性 自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程序护理干预运用在偏头痛性眩晕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而运用个性程序护理干预则为观察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负面情绪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DS和S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

  • 标签: 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 偏头痛性眩晕 负面情绪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说明综合麻醉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规范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2-5至2023-5月期间,开展手术治疗100例纳入此次样本中,依据随机奇偶数法均等分为比照组和探析组,分别实施常规手术麻醉流程干预、综合性手术室麻醉管理模式,观察不同模式对镇静程度以及生命体征影响。结果:探析组心率以及血压等指标波动相较对比组显著降低,统计有差异性(P<0.05)。探析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较对比组缩短,且不同时间段镇静评分与对比组而言下降,有距离差异(P<0.05)。结论:在开展手术期间协助手术室规范、综合性麻醉管理,确保手术安全、顺利,降低应激反应性,提高整体手术效果,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化麻醉管理 手术室护理 规范化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构心理护理联合规范肠道准备在增强CT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64例增强CT扫描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结构心理护理联合规范肠道准备干预,对比组间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增强CT扫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增强CT扫描中实施结构心理护理联合规范肠道准备,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增强CT扫描成功率。

  • 标签: 结构化心理护理 规范化肠道准备 增强CT扫描
  • 简介:目的确立护理本科生客观结构临床考试(OSCE)中标准病人(SP)的培训大纲,并分析其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30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咨询,确定教师标准病人(TSP)和学生标准病人(SSP)的培训大纲及具体培训内容。结果确立了TSP及SSP培训大纲内容及其权重。结论咨询专家对培训大纲合适程度及重要性的评价较为一致,培训大纲客观可行,为TSP与SSP应用于教学及OSCE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学生 护理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病人模拟
  • 简介:【摘要】目的 提高外来器械及植入物在区域集中供应运行中的管理质量。方法 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采取多部门协同管理,明确职责,完善外来器械的管理制度、制定外来器械岗位流程及培训,运用信息系统实行全程管理。结果 外来器械纳入区域集中管理后,确保了各医院所用外来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同时提高了外来器械的返洗率,使之完全符合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的管理要求。结论 通过对外来医疗器械全流程的信息管理,达到全程监控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质量,确保临床手术安全有效的进行,保障了患者安全,提升了服务医院的满意度。

  • 标签: 区域化集中供应 外来医疗器械 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