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麻醉药物管理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安全和康复质量。而麻醉药物管理中的登记准确率则是评估麻醉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深入分析影响登记准确率的因素对于提高麻醉药物管理的水平至关重要。本文将从护士的角度出发,对影响麻醉药物管理中登记准确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提高麻醉药物管理的质量和安全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思路。

  • 标签: 麻醉药物管理 登记准确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的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取本院门诊近一年内(2021.01-2022.01)入院就诊的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的方法进行实验观察与研究。其中一组为A组,进行常规门诊预检分诊并观察记录结果;另一组为B组,为患者采取优化门诊预检分诊服务,进行实验结果观察报告。结果:在无其他客观因素干扰时,B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门诊问诊时间、预检分诊准确率、门诊预检分诊服务质量调查评分)数据均优于A组患者。结论:通过对两组实验病例的观察调研报告可知,对于门诊预检分诊患者采用优化服务管理,能有效提高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并使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门诊 预检分诊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导致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下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门诊进行预检分诊时出现差错的患者当中随机挑选出50名组织开展实验研究,对导致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下降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这50起预检分诊差错问题当中,由于护患沟通不通畅导致差错的有20起,占比为40%,由于预检分诊中存在漏洞导致的差错有9起,占比为18%,由于预检分诊制度不健全导致的差错有8起,占比为16%,由于预检分诊护理人员工作失误导致的差错有13起,占比为26%。结论:影响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的因素主要有护患沟通不通畅、预检分诊存在漏洞、预检分诊制度不健全以及护理人员工作失误。

  • 标签: 门诊 预检分诊 准确率 影响因素 对策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22年一年间收治的急诊胸痛患者82例作为主要对象,将其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分组,41例每组。观察组运用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流程,将两组的抢救结局、用时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抢救结局: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大于对照组(P<0.05);(2)用时情况: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急救、急诊停留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3)不良事件: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在急诊胸痛患者的抢救过程中运用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既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用时,还可以预防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 急诊胸痛 抢救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提升药品准确率应用品管圈活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从 2019年 7月 1日至 2019年 7月 21日的 105 次 药品交接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活动时间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品管圈活动前为参照组,品管圈活动后为实验组,对比两组交接者的综合能力、出错率。结果:实验组药品交接者综合能力评分(93.8±1.7)明显高于参照组( 82.9±2.4),实验组药品交接者出错率

  • 标签: 品管圈 药品交接准确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急诊分诊模式对急诊患者分诊准确率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间实施改良急诊分诊模式的120例患者为研究组,以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实施常规急诊分诊模式的120例患者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为91.7%,患者满意度为89.2%,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急诊分诊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分诊准确率,从而缩短患者的就诊时间,能够得到患者的普遍认可,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急诊分诊模式 急诊 分诊准确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实施PDCA循环前后感染手术用物的处置准确率。方法:于2019年1-3月实施PDCA循环模式,运用供应室追溯系统及手麻系统,选取2018年4月-11月PDCA循环实施前的感染手术的用物处理情况为对照组,同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4月-11月PDCA循环实施后的感染手术的用物处理情况为实验组。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感染手术用物处置准确率由39%提高到9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DCA循环 感染手术 用物处置
  • 简介:摘要:目的:儿童医院门诊分诊准确率干预对策的实施效果。方法:抽选本院在2021年2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门诊分诊就诊患儿共64例,展开调查,按照区组随机化的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A组(n=32,常规干预对策)和实验B组(n=32,针对干预对策)。在此期间,医务人员要准确和详细记录下需要进行观察的指标,以确保护理的实际效果。结果:相较于实验A组,实验B组患儿门诊分诊准确率更高,家长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针对儿童医院门诊分诊的患儿,采用针对对策对其加以干预,具备良好的实施效果,能够有效分诊的准确率,获得了大多数患儿家长的认可,可推广。

  • 标签: 儿童医院 门诊分诊 准确率 干预对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接收的100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观察两组预检分诊准确率和护理满意度,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研究组预检分诊准确率为98.00%,对照组为80.00%,前者高于后者(P<0.05),同时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12月采用常规急诊干预措施的89例急诊患者设为常规组;将2021年1月~12月采用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的89例急诊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1),两组分诊准确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对观察组临床实施效果满意度高于对常规组的满意度(P<0.05)。结论: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急诊胸痛患者诊治流程,可减少分诊耗时时间,有效缩短患者心肌缺血时间,使患者可以尽早接受治疗,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 急诊胸痛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医院2021年2—6月实施传统急诊护理路径的31例急诊胸痛患者纳入实施前组,将2021年7—11月实施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干预的37例急诊胸痛患者纳入实施后组,比较2组患者候诊时间、分诊分级正确率、有效识别高危胸痛患者的比例、应急处理率以及首次医疗接触(FMC)至心电图时间、心电图确诊时间、FMC-球囊扩张(FMC2B)时间、就诊-球囊扩张(D2B)时间、总缺血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组分诊正确率、正确识别高危胸痛患者率、应急处理率分别为97.30%,95.00%,64.86%,高于实施前组的80.65%,62.50%,38.71%(P

  • 标签: 快速准确分诊 急救护理流程 急诊胸痛患者 抢救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进行门诊预检时分诊准确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进入我院问诊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两组,对于对照组的门诊病人使用传统的预检分诊方式,观察组的门诊病人采用CQI预检分诊,研究结束后,观察两组病人的分诊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问诊的时间以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两组患者分诊的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2.0%、4.0%、4.0%,对照组分诊的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分别48.0%、20.0%、12.0%,观察组的分诊准确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漏诊率和误诊率要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问诊的时间为(3.65±2.31)min,相比较于对照组的问诊的时间(15.96±4.52)min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方式可以显著的提高分诊的准确率,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减少患者的问诊时间,提高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门诊预检 分诊准确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患者ADL评估量表准确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5月220人次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2019年6月-8月91人次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评估方法,实验组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评估方法。比较两组的有形成果、无形成果和标准化结果。结果:有形成果:实验组患者的ADL评估准确率为78.02%(71/91),于对照组患者的ADL评估准确率为41.81%(92/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形成果:品管圈活动的展开,圈员在品管手法、凝聚力、愉悦感及ADL评估能力等都有提高。标准化结果:制定规范的ADL评估流程。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品管手法的运用使圈员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ADL评估准确率有很大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提升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50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25例)和观察组(n=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预检分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护理。比较分诊准确率、分诊平均时间、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后,观察组分诊准确率100.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两组护理后,观察组分诊平均时间、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提升门诊预检分诊具有显著意义,提升准确率以及满意度,减少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门诊预检分诊 准确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超声(TAS)与经阴道超声(TVS)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确定疾病最佳的诊断方式。方法:于我院经手术明确诊断为妇科急腹症的患者中遴选7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所有患者资料完整,均实施TAS、TVS与联合超声检查,以手术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TAS、TVS、联合超声的检查准确、误诊率、漏诊率;并对疾病诊断类型进行分析,比较TAS、TVS、联合超声对疾病的检出情况。结果:联合超声检查准确率98.57%(69/70)显著高于TAS的90.00%(63/70)与TVS的87.14%(61/70)单一诊断,联合超声检查无漏诊情况,显著优于单一诊断(TAS漏诊率8.57%,TVS漏诊率4.29%),数据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联合超声检查误诊率为1.43%(1/70),低于TAS的4.29%(3/70)与TVS的5.71%(4/7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中,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均有理想效果,通过联合诊断后可进一步提高疾病诊断准确,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彩超 产科 急腹症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门诊预检分诊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提升分诊准确率的作用。方法 纳入96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门诊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患者;经统一编号后按照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2组,1组为接受常规门诊预检分诊的基础组(n=48),1组为接受持续护理质量改进门诊预检分诊的研究组(n=48);对两组患者分诊前后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以及分诊准确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在分诊后焦虑、抑郁评分方面,研究组同基础组相比显著降低;在门诊环境、服务态度、问询准确度、检查协助、尊重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及分诊准确率方面,研究组同基础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结论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提升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门诊护理满意度及改善患者就诊负性情绪方面有着积极影响,建议推广。

  • 标签: 门诊 预检分诊准确率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辅以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分析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是2021.5月至2022.5在急诊接受抢救的70例胸痛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和研讨组组,每组的例数均是35例,使用常规急救护理路径的患者命名为参照组,使用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的患者命名为研讨组,比对两组的分诊效果、满意度以及候诊时间。结果:研讨组的分诊效果和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研讨组候诊时间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以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进行抢救干预,可提高患者的分诊效果,降低患者的候诊时间,在急救中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适宜借鉴与运用。

  • 标签: 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 急诊胸痛 分诊效果 候诊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 门诊二次分针 护士预检分诊准确率中的应用产生的效果影响。 方法: 成立品管圈,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分析影响因素,策划拟定并实施,检讨实施过程中的错误,确认活动效果,从而达到活动的标准化要求,再次检讨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并改进品管圈活动方案,将品管圈活动优势发挥到极致。 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 门诊二次分诊护士预检分诊护理满意度由 99.35% 提升到 99.90 % ,超出了设定目标。圈员在责任心、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学习积极性以及团队合作等五个方面均有提高。 结论: 品管圈活动开展,提高 门诊二次分诊 护士预检分诊准确率和抢救药品交接合格率,通过护理质量改善活动,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圈员的洞察力,促进圈员的团队合作精神。

  • 标签: 品管圈 门诊二次分诊 预检分诊 准确率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为了探讨优化门诊护理分诊流程对分诊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 110例门诊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5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分诊,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护理分诊,比较两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和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对患者进行优化门诊护理分诊流程,不仅可以提高门诊的分诊准确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应用价值很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优化门诊护理分诊流程 分诊准确率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程优化护理分诊对门诊分诊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80例门诊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门诊分诊流程,观察组采用流程优化护理分诊,比较两组门诊分诊准确率、门诊分诊服务时间、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门诊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流程优化护理分诊 门诊分诊准确率 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