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肠系膜脂膜炎的CT表现,明确其特征性征象,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肠系膜脂膜炎患者的CT资料,对病变的发生位置、范围及内部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所有病变均位于肠系膜根部周围,6例见明显的“假包膜征”,8例见“脂环征”,3例见明显的“木梳征”。结论:CT是肠系膜脂膜炎首选的检查方法,当有典型的CT表现时可提示诊断。

  • 标签: 脂膜炎 腹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医院儿科 2015年 4月~ 2016年 4月出现的 32例护理安全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结果:护理人员因素中服务态度差、责任意识低及操作水平低,是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患儿及其家属因素中认知度不足及不配合护理,是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环境差也是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影响因素。结论:加强儿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监控力度,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避免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儿童的就医安全,推进儿童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儿科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建议
  • 简介:目的:探讨MSCT对不典型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例经病理证实的不典型肾癌,分析其CT平扫、多期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图像特征。结果:20例均为单侧单发,左肾8例,右肾12例,其中位于上极5例,下极3例,中上极5例,中下极3例,累及全肾4例。结论:不典型肾癌CT表现多样,MSCT可清晰显示病变细节,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肾肿瘤 诊断
  • 简介:小儿膀胱结石是泌尿系的一种常见疾病,其X线诊断并不困难,但对其在城乡和性别间的悬殊发病率报告并不多.现将我院近10年间收治的105例小儿膀胱结石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

  • 标签: 膀胱结石 小儿 X线表现 病因分析 泌尿系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 伦琴发现 X 线为放射学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其后的 100 余年中,随着各种新型成像技术不断出现及改进,放射学由单纯的 X 线成像发展到包括 CT 、 MRI 、超声、核医学、计算机放射成像 (CR) 、数字放射成像 (DR) 等各种数字化成像技术的 现代影像学阶段。成像技术的改进,同时也引起了包括思维模式、工作流程、管理方式等一系列改变挑战。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 CT 的问世,成为传统放射学步入现代影像学时代的革命性标志,在其后的时期里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成像技术,但根本进展为影像医学的数字化,后者使得医学影像学进入了迅猛发展的时期。

  • 标签: 放射学信息系统 计算机 述评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其他各项改革制度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非常迅速,而且随着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所以会不断地加大对我国医疗事务的关注。为了更好地适应人们的需求,医疗事业就必须要迅速发展,而且还必须要不断适应社会改革的各种要求。在改革的过程当中,医院的财务管理属于实现这一目标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医院的财务管理要全面抓好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目标管理以及绩效评价和个人成本管理等等,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 标签: 医药卫生改革 财务管理 解决措施
  • 简介: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炎,发病率逐年上升。双能CT超声是诊断痛风及治疗后随访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双能CT诊断痛风准确率高,可准确评估痛风患者尿酸结晶的分布。超声检查价格低廉、无创、简便、可重复性好,在诊断痛风方面有独特优势。本文主要对双能CT和超声在痛风的诊断和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痛风 诊断显像
  • 简介:【摘要】 目的:为了探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糖类脂类代谢的关系。方法:通过选取2019年4月1号至30号飞机维修体检人员4394人,通过血清学方法将其分为幽门阳性组和幽门阴性组,比较两组血糖血脂检出阳性率,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选取216人同时做14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结果:①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为31.1%,血糖阳性率为9.4%,血脂阳性率为54.7%;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组的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幽门螺旋杆菌阴性组(均P

  • 标签:
  • 简介:1.8气管支气管管壁增厚除气管支气管软化症巨气管支气管症等少数情况其管壁常变薄外,大多数气管支气管疾病常表现为管壁增厚。局限性增厚一般见于管壁浸润型的恶性肿瘤、支气管内膜结核等,而弥漫性气管支气管管壁增厚,可见于复发性多软骨炎、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性、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韦格氏肉芽肿结节病累及气管支气管管壁等,且均同时伴支气管管腔狭窄。

  • 标签: 气管 支气管 影像表现
  • 简介:1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9月~2010年8月162例副鼻窦扫描病例,男95例,女67例;年龄3~15岁,3~6岁37例,7~15岁125例。临床表现:67例出现头晕、头痛;89例出现脓涕、鼻塞、鼻窦区压痛,清晨较多发;38例有感冒前驱症状,如咳嗽、流涕、咳脓痰、咽痒等。

  • 标签: 小儿 鼻窦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发病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超声征象病理组织学分类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在 2015年 8月 -2018年 6月)收治的 1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皆行超声检查,并于手术后进行病理分型,从而探究乳腺癌超声征象病理组织学分类间的关系。结果: 12例乳腺癌患者病变大小为 0.4-5.5cm,平均直径为( 1.86±0.5) cm。按照其直径大小分类统计,< 2cm的有 7个, 2-5cm的有 3个,> 5cm的有 1个。其组织学种类为导管内癌 3个、浸润性导管癌 4个、浸润性乳腺癌 4个、浸润性特殊癌 1个;不同类型间毛刺、强回声晕以及后方回声衰减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05),而浸润性乳腺导管内癌导管扩张发生率明显高于导管内癌( P< 0.05)。结论:乳腺癌病理组织超声图像表现间有一定相关性,因而肿瘤的超声形态可提示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

  • 标签: 乳腺癌 超声征象 病理组织学分级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专业实践技能操作和考核全国职业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践技能大赛要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水平,达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的。方法选取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015级学生96人为观察组,2014级学生92人为对照组,观察组改革课程实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课程结束后比较2组的实训技能成绩,并对观察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观察组学生大三实习2周后,对医院影像科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实训技能成绩(82.64±6.93)分,高于对照组的(73.30±8.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课程实践技能的教学改革,学生满意度达到88.5%;实习医院影像科带教老师对实习生专业技能操作满意度达95.8%。结论《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实践教学实践技能大赛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校院融合,形成多方共赢局面。

  • 标签: 医学影像 检查技术 实践技能
  • 简介:肺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约占癌症总死亡率的1/3。对于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术后复发、放化疗失败及肺内多发病灶的肺恶性肿瘤患者,消融治疗因其肿瘤局部控制率高、微创、可反复多次治疗病灶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肺恶性肿瘤消融治疗的现状展望进行综述。

  • 标签: 肺恶性肿瘤 射频消融 冷冻消融 微波消融 激光消融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影像医学也取得了不断突破,并在临床医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本文结合相关资料对影像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价值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影像医学 临床作用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用随机法选择我院在 2019 年 10 月~ 2020 年 10 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诊断模式下的 诊断结果。结果: 对比两种诊断模式下的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短阵室上速、早搏二/三联的检出率,观察组显著 高于常规组,

  • 标签:
  • 简介:摘 要 : 对 70 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定期化疗,每次化疗对患者进行灌注全过程的系统护理、心理疏导及健康指导,随访 3 个月至 1 年。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患者膀胱化疗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70 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膀胱灌注化疗护理结果,对方法进行总结。 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复发率 13.9% 。结论 加强对腺性膀胱炎患者行膀胱灌注化疗后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膀胱灌注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作用,如何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以我院医疗机构以及医疗设备为基准,从个人临床实践经验处罚,从医疗体制改革下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诊断的应用入手,分析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诊断之间的关系。结果:医学影像技术是医学影像诊断的技术支持,两组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医学影像诊断的需求推动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是医学影像诊断改革的推动力,两者是相互辩证统一的整体。结论:医学影像的诊断需要强化医学影像技术的额支持,通过临床诊断需求以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为主,提高医学影像诊断正确率以及诊断水平,提高医院诊断水平以及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诊断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阶段糖尿病(DM)患者采用核素肾动态显像技术对其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肾功能受损的评价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 90 例DM 患者予以选取,就诊区间 2019 年 10 月-2020 年 10 月。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分组,将 正常白蛋白尿患者且 UAER200 min 分别纳入 DM1 组、DM2 组、DM3 组,各有 30 例。并与正常对照组 30 例患者均予以 99Tcm-DTPA 肾动态显像检测,分析对 比各组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肾功能受损情况。结果:DM1 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126.2±17.3) ml/min、(512?9)ml/min 较 NC 组(83.9?0.8)ml/min、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肾脏血流动力学 肾功能受损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超声诊断胎儿四肢畸形的特征,探讨超声诊断胎儿四肢畸形的技巧。方法:对2012年1月—2016年10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超声诊断并引产证实为胎儿四肢畸形的病例进行分析,产前漏诊病例对比。结果:超声诊断并引产证实胎儿四肢畸形8例,其中伴随其他系统畸形4例。产前漏诊四肢畸形17例,均不伴随其他系统畸形。结论:超声检查在骨发育异常、手足缺失、伴其他部位畸形方面较易明确诊断,而对指趾缺陷及肢体姿势异常有较高的漏诊和误诊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四肢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肺部混合性感染的病原CT表现特征。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肺部混合感染34例的临床及CT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感染病原体及对应的CT特点。结果:肺部混合性感染的CT表现多种多样,基本表现为肺内实质和间质同时受累,呈小点状、小片状、结节状、磨玻璃、小空洞阴影多种混合存在;不按肺叶和支气管纹理的散在分布。病变兼有单纯病毒、细菌或真菌同时感染的特点。其中细菌+真菌9例,结核+支原体2例,巨细胞病毒+细菌感染6例,结核+真菌10例,结核+细菌+真菌5例,卡氏肺囊虫+细菌2例。结论:肺部混合性感染的病原分布广,老年患者、结核、肿瘤或ICU患者等容易发生混合感染,CT表现为肺实质及间质同时受累,影像表现混杂,无明显特异性。CT的价值在于明确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 标签: 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