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肿瘤影像学》杂志自1992年创刊以来深受医学界赞颂,1998年经原国家科委、中央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为国内外公开正式发行的期刊,刊号:ISSN1008-617X,CN31-1793/R。杂志由优质铜版纸印制,大16开,80页,暂定为季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录。主要报道医学影像领域中科研成果、临床应用、综述、病例报告、讲座及与理工结合的有关论文等。

  • 标签: 影像学 原国家科委 征订启事 中央新闻 科研成果 医学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粒细胞肉瘤 (granulocyticsarcoma,GS)的影像学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 14例经病理证实并资料完整的粒细胞肉瘤住院患者,分析和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 14例患者以儿童、青少年居多,临床症状以肿瘤压迫所致肿胀、疼痛等非特异性为主。 8例患者行 DR检查, 1例检出; 10例行 CT扫描,病灶与肌肉密度比较均呈等密度,增强扫描病灶周边较中心强化明显。其中 8例侵及骨质,可见溶骨性骨质破坏及部分硬化灶( 25%); 9例行 MR平扫 ,与肌肉信号比较,不同部位的 GS呈不同的等、高信号改变,增强扫描病灶内均存在无强化坏死区,且周边强化程度较中心区域明显。结论: GS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以下特点并提示 GS的生长特性:( 1)病程发展迅速,呈弥漫性生长,边界不清,对邻近骨质呈包裹性生长趋势;( 2)病灶软组织成分 CT上呈等密度, MRI上 T2WI呈高信号, T1WI信号根据部位不同表现不一;( 3)病灶内多存在坏死灶,且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病灶周边区域较中心强化程度高;( 4)可同时具有溶骨及成骨两种影像学表现,且骨质破坏程度与病程长短无关。

  • 标签: 粒细胞肉瘤 白血病 计算机体层摄影 磁共振成像
  • 简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诊断标准及手段也在不断完善,而影像学诊断依据在其诊断中尤为重要。现对冠心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诊断显像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大汗腺癌的MRI及乳腺X线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13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大汗腺癌共19例(平均年龄66.8岁,范围51~87岁)。19例中行MRI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检查各13例,其中接受2种检查者7例。分析病灶在MRI上的形态学特征、动态增强特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乳腺X线表现。结果在乳腺X线上,13例中肿块8例、结构扭曲4例、未见明显异常者1例;肿块边缘模糊者7例,毛刺者1例;4例伴有微小钙化。在MRI上,13例中10例表现为肿块样强化、3例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肿块边缘毛刺者6例,不规则者4例。3例非肿块样强化的分布类型分别为区域性强化1例、多区域性强化1例、弥漫性强化1例。TIC为平台型者1例、流出型者12例。结论乳腺大汗腺癌在X线上多表现为边缘模糊的肿块,在MRI上多表现为毛刺状边缘的肿块,TIC多为流出型。乳腺大汗腺癌在影像学上多表现为恶性肿瘤的征象,无特征性表现。

  • 标签: 乳腺 大汗腺癌 磁共振成像 乳腺X线摄影
  • 简介:《肿瘤影像学》杂志自1992年创刊以来深受医学界赞颂,1998年经原国家科委、中央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为国内外公开正式发行的期刊,刊号:ISSN1008-617X,CN31-2087/R。杂志由优质铜版纸印制,大16开,80页,暂定为季刊。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标签: 影像学 原国家科委 征订启事 中国学术期刊 中央新闻 综合评价
  • 简介:尊敬的读者、作者及编委专家,大家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肿瘤影像学》杂志的支持!2015年即将到来,我们希望在您的支持下,将《肿瘤影像学》杂志创办成本领域内具有更广泛影响力的学术期刊。2014年,本刊邀约知名专家,组织了四期专刊(第一期:肝脏肿瘤——王文平教授主编;第二期:妇科疾病——常才教授主编;第三期:分子影像——章英剑教授主编;第四期:胃肠消化道肿瘤——彭卫军教授主编),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影像学 胃肠消化 王文平 分子影像 妇科疾病 大家好
  • 简介:《肿瘤影像学》杂志自1992年创刊以来深受医学界赞颂,1998年经原国家科委、中央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为国内外公开正式发行的期刊,刊号:ISSN1008-617X,CN31-2087/R。杂志由优质铜版纸印制,大16开,80页,暂定为季刊。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录。主要报道医学影像领域中科研成果、临床应用、综述、病例报告、讲座及与理工结合的有关论文等。

  • 标签: 影像学杂志 征订启事 杂志征订
  • 简介:影像学检查泛指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借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达到诊断目的的各种检查,它属于活体器官的视诊范畴,是特殊的检查方法。目前临床上普遍开展的影像学检查有X线、CT、USG、MRI、DSA等。申请影像学检查,是临床医生在一定的思维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恰当地选取某一种或多种影像检查手段,

  • 标签: 影像学检查 申请 思维
  • 简介:摘要 : 医学图像在临床应用或科研中的物理问题、算法和软硬件设计操作等,是医学物理学的重要分支。医学影像是人体信息的载体,可用于教学和科研、治疗和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医学影像可以用于制定治疗计划、在治疗过程实施影像监督,以及通过对治疗监督是采集的数据的图像重建实现对治疗计划的验证。当前医学影像的世界前沿是功能成像,主要内容是对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成像。这些成像方法和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医疗界中的广泛使用,必将引起医学领域研究和新的治疗方案的革命。

  • 标签: 医学影像 影响物理 成像技术
  • 简介:乏氧是肿瘤对放化疗抵抗的主要因素之一。PET乏氧显像发展至今有近10年的历史,尽管不断有新的正电子乏氧显像剂问世,但18F-MISO仍是临床前和临床经验累积最多的显像剂。该文综述了18F-MISO在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的进展,着重于肿瘤的异质性对乏氧阈值判断的影响,并与血氧水平依赖(BOLD)MRI比较。

  • 标签: PET/CT 乏氧 18F-MISO 血氧水平依赖MRI
  • 简介:目的:探讨B超、彩超及CT在偶发性肾癌诊断上的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偶发性肾癌共22例,分析其B超、彩超及CT的表现,比较它们对肾癌的发现、定位和定性诊断能力。结果:①B超、彩超及CT均可发现病灶。②在定位、定性上CT较B超、彩超有明显的优势,其中21例CT在术前有明确的诊断。结论:CT在偶发性肾癌的发现、定位和定性诊断上有重要的价值,是偶发性肾癌发现、定位和定性的主要方法。

  • 标签: 肾癌 CT B超 彩超
  • 简介:骨病变的种类繁多,鉴别诊断相对复杂,但首要的是区分良恶性。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骨病变的诊断不再局限于X线平片诊断,CT和MRI的作用愈加重要。平片与CT都是用X线成像,两者显示的均为病变密度的改变,前者是重叠图像,后者是断层图像,但两者所显示的征象基本类似,有些征象可相互通用,如骨质破坏、骨质硬化、骨膜反应、死骨等。MRI在骨关节系统的普遍应用,对检出早期病变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MRI非压脂序列对正常骨髓内脂肪信号被病变的替代和压脂序列对病变内水分的增加相当敏感,但其信号改变与平片及CT大不相同,如骨质的高密度影在MRI各个序列上均呈低信号,而在X线平片和CT上不能显示的骨髓与软组织的水肿在MRI压脂序列上则能够清晰显示。之前,有些依靠平片和CT作出正确诊断的患者,术前MRI检查却误诊,如将良性骨肿瘤合并周围骨髓与软组织的水肿误诊成恶性骨肿瘤,原因就在于对MRI征象的认识不足[1]。本文对具有良恶性骨肿瘤鉴别意义的征象进行总结,希望能提高影像和临床医师对骨肿瘤的诊断正确率。

  • 标签: 骨疾病 诊断显像 诊断 鉴别
  • 简介:影像组学指从医学影像中提取、分析大量高级定量影像特征,从而对疾病进行诊疗。这一概念诞生不足5年,但已成为全球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热点,涉及多类肿瘤的筛查、诊断、治疗和评估,并取得了相当乐观的结果。今后影像组学会基于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获取标准、稳定的特征并完成验证,从循证医学角度应用于肿瘤的精准医疗。该研究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影像组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标签: 影像组学 肿瘤学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急腹症应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影像学表现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135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CT与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以手术及病检结果为对照,评价CT与MRI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结果:盆腔炎:CT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粘连,病灶边缘模糊不清,少数有多囊性病灶;MRI显示界限不清的囊性肿块,T1W1上被膜最内层可见环状高信号带,T2W1囊性病灶背侧可见低信号。异位妊娠:CT显示为密度不均匀的混合型肿块,以实性包块为主;MRI显示为囊实性的混杂信号。卵子宫内膜异位症:CT显示以多囊性病变为主,囊内密度不均,单囊病变密度较高;MIR显示囊内信号不一,囊壁厚度不均。巢肿瘤蒂扭转:CT显示以囊实性肿块为主,多数边界光滑,实性肿块为条索状或片状;MRI显示囊性部分信号较薄弱,T1W1低信号,T2W1高信号。卵巢黄体破裂:CT与MRI均显示附件囊性病变,多数囊内密度不均匀;MRI囊内积液及腹腔积液者可见T2W1高信号。CT与MRI对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和卵巢黄体破裂的诊断符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MR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诊断符合率以及总体诊断符合率高于CT(P<0.05)。结论: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等妇科急腹症的CT与MRI表现均有一定的特征,可为妇科急腹症的诊断提供客观的依据,MIR的诊断价值优于CT。

  • 标签: 妇科急腹症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之一,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早期诊断及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传统影像学诊断骨肉瘤已有较多研究,CT和MRI等现代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出现,为早期发现骨肉瘤提供了可能,尤其是MRI检查,不仅能显示肿瘤内部特征及肿瘤浸润的范围,且在肿瘤治疗后的随访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骨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探索如何在中西部国家级贫困县开展医学影像学专科化培训。医学影像专业具有临床专业知识强、知识涵盖面广、新技术新设备更新快的特点。相对于东部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医学影像学专业既面临专科化人才储备不足、新技术新业务开展滞后的问题,同时又面临外部医疗市场激烈竞争、内部发展后劲不足的困境。县域医院影像专业人才储备相对薄弱,专科培训制度不健全。本文将从制度建设、教学模式创新、人文素质提升三个方面着手,探索适用于当地医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储备影像专科人才,助力打造、整合县域医学影像中心,提升对口医疗扶贫质量。

  • 标签: 中西部 医学影像学 专科化培训 教学 制度建设 模式创新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诊断医师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卵巢透明细胞癌的影像学资料,总结影像学特征(位置、大小、边缘、囊实性、囊性部分CT值、实性部分CT值、强化程度、腹腔积液、腹膜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10例为单侧发生,1例双侧。9例表现为囊实混合型肿块,2例为实性型肿块。最长径10.5~22.5cm,平均16.1cm。囊实混合型肿块囊性部分CT值11~55HU,中位值18HU。肿块内均可见不规则乳头状结节或团块样实性成分;实性部分CT值34~49HU;增强各期中动脉期CT值46~57HU,静脉期CT值56~66HU。2例实性型肿块CT值分别为39、46HU。5例伴有腹腔积液,3例腹膜不规则絮状或结节状增厚,未见淋巴结肿大。结论:卵巢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为巨大囊实混合型或实性型肿块,多为单发。肿块内含有较高密度液性成分、乳头状突起和实性结构,轻中度强化。

  • 标签: 卵巢 肿瘤 透明细胞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目的:评价影像学检查对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10例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10例均行CR正侧位、低场强MR检查、螺旋CT轴位平扫加三维重建,并随访复查3个月~2年;均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10例依据3种不同分型方法分型:①依据胫骨远端骨骺损伤的位置,10例均为外侧型,无内侧型.②依据骨折后骨折块数目,分为二部分型8例,三部分型2例,无四部分型.③依据骨折线是否累及关节面,分为Ⅰ型7例,Ⅱ型2例,Ⅲ型1例.随访:周围型骨桥形成2例,胫骨远端骨梗死1例.结论:CR、CT、MRI对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诊断有重要价值,三者结合可为临床提供最有价值信息,指导治疗.

  • 标签: 胫骨骨折 放射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踝关节
  • 简介:摘要: 伦琴发现 X 线为放射学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其后的 100 余年中,随着各种新型成像技术不断出现及改进,放射学由单纯的 X 线成像发展到包括 CT 、 MRI 、超声、核医学、计算机放射成像 (CR) 、数字放射成像 (DR) 等各种数字化成像技术的 现代影像学阶段。成像技术的改进,同时也引起了包括思维模式、工作流程、管理方式等一系列改变与挑战。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 CT 的问世,成为传统放射学步入现代影像学时代的革命性标志,在其后的时期里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成像技术,但根本进展为影像医学的数字化,后者使得医学影像学进入了迅猛发展的时期。

  • 标签: 放射学信息系统 计算机 述评
  • 简介:神经营养性关节病又叫神经性关节病或夏科氏关节,是一种因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疾病引起的感觉障碍或因连续的创伤造成的关节病。本文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神经营养性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与神经损伤部位的对应关系,旨在提高X线平片、CT及MRI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 标签: 关节病 神经原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