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急性心梗的护理体会。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90例急性心梗患者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进行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策,实验组应用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急性心梗患者满意人数;急性心梗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依从性、介入治疗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心率水平以及焦虑症状;介入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急性心梗患者满意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性心梗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依从性、介入治疗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率水平以及焦虑症状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率水平以及焦虑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介入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在急性心梗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轻焦虑症状,减轻生理应激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提高配合度和满意度。

  • 标签: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 急性心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搭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接诊的冠心病老年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研究组患者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住院时间(13.5±1.5)d,对照组为治疗总有效率为84.09%,住院时间(7.2±0.3)d,可见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更高,值得进一步研究使用。

  • 标签: 冠心病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伪差原因及其护理。方法抽选在本科接受介入治疗术的患者8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0月-2016年12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监测措施,观察组40例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期间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伪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误差概率、术中调整传感器例数及医生满意例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误差概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患者的术中调整传感器例数和医生满意例数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较优异,P<0.05。结论对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伪差的概率,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提升疾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有创血压监测 数值伪差 个性化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研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患者围手术期肌钙蛋白Ⅰ(TroponinⅠ,TnI)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共入选235例术前TnI正常的择期PCI患者,根据其术后第1天晨血TnI水平分为术后TnI值正常组、术后TnI超过正常值上限但小于5倍组和术后TnI超过正常值上限5倍组共3组。对各组的基线资料、病变特点等进行比较,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I围手术期TnI升高的重要预测因素。结果:235例择期PCI患者中.术后TnI超过正常值上限5倍组患者占34.9%,TnI超过正常值上限但小于5倍组占31.1%,3组患者间的病变特点存在统计学差异(P〈O.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多枚支架植入和病变类型(B/C型)是PCI围手术期相关心肌损伤的重要预测因素。结论:年龄、多枚支架植入和复杂病变类型是预测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发生的因素。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肌钙蛋白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迟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损伤的影响并作分析。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有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施行延迟介入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心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49.45±5.65%)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42.35±3.20mm)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2.85±2.65mm)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行延迟介入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各项指标。

  • 标签: 延迟冠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心功能损伤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综合征心脏介入术后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关防治策略。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到2018年1月接收的13例急性综合征心脏介入术后出现急性及亚急性血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收介入治疗后无血栓形成的患者13例设为对照组,要求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近似。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心脏介入术后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总结防治措施。结果观察组中患糖尿病、血肌酐和空腹血糖数值偏高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造影出现B2/C病变、支架贴壁不良的例数以及平均支架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综合征心脏介入术后,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急性心梗、合并糖尿病以及支架置入情况等。主要防治措施包括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以及提高介入操作水平等。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脏介入手术 血栓形成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伐芦定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2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110例,观察组102例,对照组术中给予肝素,观察组术中给予比伐芦定。比较全血凝固时间(ACT)、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毕即刻、术后72h,观察组全血凝固时间(ACT)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手术治疗应用比伐芦定,能够延迟ACT时间,抗凝效果较肝素更好,使用比伐芦定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比伐芦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药复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PCI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间于大连中医医院就诊的PCI术后再狭窄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采用瓜蒌薤白汤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PCI术后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20d后患者再狭窄程度。结果治疗再狭窄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复方治疗PCI术后再狭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脉PCI术后再狭窄 瓜蒌薤白半夏汤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年龄在70岁以上的患者在使用碘克沙醇作为对比剂行介入术后肾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使用碘克沙醇作为对比剂行介入治疗的年龄≥70岁的患者72例,对手术前及手术后的肾功能的改变进行比较。结果70岁以上老年患者用碘克沙醇作为对比剂行介入治疗,手术前后血肌酐和尿素氮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这个小样本的对比说明碘克沙醇作为高龄患者介入治疗的对比剂是对肾功能影响较小,也是安全的可以推广的,特别是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这样基础疾病的患者,但因其价格较高,使用受到一定局限。

  • 标签: 碘克沙醇 冠脉介入治疗 对比剂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冠状动脉()弥漫长病变患者选择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后在预防介入术后支架内血栓事件方面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01月收治的66例弥漫长病变介入治疗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后进行用药干预方式的研究,对照组(33例)选择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33例)选择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最终就两组弥漫长病变患者的再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出现概率、支架内血栓出现概率以及用药副反应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弥漫长病变患者再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出现概率(18.18%)对比,观察组(3.03%)呈现出显著降低(P<0.05);同对照组支架内血栓出现概率(18.18%)展开对比,观察组((3.03%)获得显著降低(P<0.05),。同对照组弥漫长病变患者用药副反应发生率(9.09%)对比,观察组(6.06%)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结论医疗人员选择替格瑞洛药物对弥漫长病变患者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对于介入术后出现支架内血栓的概率可以显著降低,并且不会导致用药副反应增加,从而改善弥漫长病变患者的远期预后。

  • 标签: 替格瑞洛 冠脉弥漫长病变 介入治疗 支架内血栓事件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冠状动脉介入术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2月--2017年12月,研究对象72例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6)、对照组(n=36),实验组患者给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短袖缩短率。结果心功能对比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对比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短袖缩短率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冠状动脉介入术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尿激酶静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血流分级 短袖缩短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国产碘克沙醇在心血管高危人群造影与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心血管高危人群66例纳入本次研究,行造影或者介入治疗纳入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33例患者应用进口碘克沙醇,观察组33例患者应用国产碘克沙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造影效果,以及两组患者术前后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造影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血尿素氮、血尿素、血肌酐等肾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国产碘克沙醇在心血管高危人群造影中具有良好造影效果,介入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较高,相比于进口碘克沙醇的价格低廉,可在临床推广普及。

  • 标签: 国产碘克沙醇 心血管高危人群 冠脉造影 介入治疗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介入辅助下肝脏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肝脓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以超声介入辅助下肝脏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的26例患者,设其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以切开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的26例患者,设其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92%,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5%,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92%,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切开置管引流,在超声介入辅助下进行经肝脏穿刺置管引流术可以更安全、有效地治疗肝脓肿。

  • 标签: 超声介入辅助 经皮肝脏穿刺置管引流术 肝脓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法(PCI)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5例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25例患者接受PCI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和心脏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功能的各项指标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脏分级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法可有效提高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心脏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左心功能不全 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的疗效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84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对其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氯吡格雷行单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等相关指标值更接近正常值(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7.14%vs26.19%,P<0.05)。结论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规模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抗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性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当中,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的相关效果及具体目的、机制。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一整年中收治的76例患有急性综合征的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均分成常规组与早期组,常规组患者需要在入院后接受常规性质治疗,早期组患者则需要在上述基础上接受他汀类药物早期治疗,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早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而言,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的效果较好,其治疗目的与相关机制较为清楚,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急性冠脉综合征 机制 目的 早期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搭桥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科室治疗的8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配合方法,从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三个角度详细介绍了非体外循环搭桥手术中的护理配合内容;结果该组80例患者在10-25d内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100%。该组8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在康复中出现意外,2例感染,1例切口裂开,意外率3.75%,治疗后全部康复,治愈率100%;结论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积极的护理配合可以有效地提升手术的成功率,对患者早日康复,降低患者病痛,维系良好的医患关系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医疗中广泛推行。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护理配合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穿刺介入及腹腔镜在治疗卵巢囊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卵巢囊肿患者共计72例为研究样本,依据患者治疗意愿进行分组,各组均为36例,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穿刺介入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不良反应率等均低于对照组,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卵巢囊肿当中,穿刺介入疗法较腹腔镜疗法效果更优,安全性更高,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穿刺介入 腹腔镜 卵巢囊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6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痰菌转阴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痰菌转阴率分别为70.0%、93.3%,均较对照组的40.0%、66.7%明显升高,临床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两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能有效提高患者痰菌转阴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镜 介入治疗 支气管结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支气管肺炎采用给药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儿科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分组研究,分别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与给药治疗的实验组各40例,且所有患儿为我院在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中各病症消失所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少,且患儿住院天数只需7天左右,实验组的治愈率为75%,总有效率更高达95%,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辅助治疗效果较好,适合在日后的临床有关治疗中加以借鉴。

  • 标签: 儿童支气管肺炎 经皮给药治疗 中药贴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