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切除具有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医院2010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68例采用手术切除具有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50例采用保守治疗的具有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为手术组和保守组。对比临床疗效、乳腺癌发生率和发生乳腺癌者的3年生存率。结果手术组疗效分级与有效率和保守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乳腺癌发生率和发生乳腺癌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14.71%、60.00%,与后者的38.00%和10.53%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切除治疗相较于保守疗法能够提升具有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患者的有效率,还可减少乳腺癌的发生,一旦发生乳腺癌,对提高远期生存率也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癌变性状 乳腺增生 手术 保守治疗 生存率
  • 简介:笔者针对临床生化分析技术在教学与实践中的重要性,以蛋白质为中心对该课程的内容进行组织与安排。通过列举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教学内容的安排,阐述教学内容安排要突出中心,层次分明,内容连贯统一。这有利于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最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 标签: 临床生化分析技术 蛋白质 教学内容 安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局部皮瓣一期修复颌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局部皮瓣一期修复颌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8例,其中推进皮瓣10例,枢轴皮瓣8例。结果18例均一期愈合,无感染,伤口愈合后瘢痕不明显,外形满意。结论局部皮瓣一期修复颌面部创伤皮肤缺损是可行的,方法简便实用,效果满意。

  • 标签: 局部皮瓣 颌面部 皮肤软组织缺损 一期修补
  • 简介:摘要目的对X线在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中的诊断意义进行分析。方法于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之间收治的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X线检查,分析X线在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中的诊断意义。结果患者腕关节软组织损伤检出人数为31例,检出率为91.17%,肘关节软组织损伤检出人数为21例,检出率为90.47%,踝关节软组织损伤检出人数为14例,检出率为100.00%,膝关节软组织损伤检出人数为10例,检出率为90.90%,总检出人数为74例,总检出率为92.50%,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对比,组间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X线对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患者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其能够作为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但是其诊断准确率并非100.00%,所以必要时医生应结合核磁共振及CT等手段为患者进行检查,以便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有效率。

  • 标签: X线 骨关节创伤 软组织改变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人体的骨骼由206块组成,具有支持、保护和运动功能。当组成骨骼的一个或多个骨块发生损伤后,会导致机体部分运动功能受损或全部运动功能丧失,甚至危及生命。骨骼损伤可一定程度修复,其过程主要是骨骼干细胞的募集、激活、增殖、积聚和分化分泌等。骨骼干细胞主要来源于骨膜等局部骨组织。近年来有研究学者发现肌肉组织也可作为骨修复细胞和生长因子的重要来源。本文主要分析肌肉组织在骨修复中的作用及临床效果,旨在为骨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肌肉组织 骨修复 作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牙周的相关指标。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68例牙周炎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牙周的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为67.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为97.1%,两组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在牙龈指数及龈沟出血情况显著由于对照组患者的牙龈指数及龈沟出血情况,两组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牙周指数优良,能够有效的恢复患者的口腔功能,值得大力推广,并应用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牙周炎 牙周组织再生术 正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伴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伴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患者(2016年3月17日到2017年3月17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化疗治疗)、观察组(实施手术切除术治疗),各50例,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伴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均优于对照组,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结论对伴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患者实施手术切除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研究。

  • 标签: 伴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 手术切除 传统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龈退缩治疗中应用胶原基质替代上皮下结缔组织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牙龈退缩患者2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入组对象愿意配合研究,临床资料完整,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胶原基质组(13例)与结缔组织组(12例),胶原基质组接受胶原基质替代上皮下结缔组织瓣治疗,结缔组织组则接受自体结缔组织治疗,调查两组患者对疗效满意率与根面覆盖率,并测定治疗前与治疗后牙龈厚度、牙周探诊深度、牙龈退缩高度及临床附着水平,实施统计学处理。结果胶原基质组满意率、根面覆盖率均明显高于结缔组织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牙龈厚度、临床附着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胶原基质组显著优于结缔组织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龈退缩治疗中应用胶原基质替代上皮下结缔组织瓣治疗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牙龈厚度、牙周探诊深度、牙龈退缩高度及临床附着水平,值得借鉴。

  • 标签: 牙龈退缩 胶原基质 上皮下结缔组织瓣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技术应用于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54例牙周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7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的患者采取牙周组织再生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手术治疗。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GI、PLI、SBI和PD,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I、PLI、SBI和P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技术应用于牙周炎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各项牙周炎指标,疗效明显,且值得广泛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口腔正畸 牙周组织再生技术 牙周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高频彩色超声在肌肉软组织损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择取过去两年(2015.7-2017.7)于我院影像科接受高频彩色超声检查的630例肌肉损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对所有研究对象均取我院现有的AlokaSSDProsoundα10、α7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多角度、多切面的全方位检查,并对该仪器在肌肉挫伤、肌疝、血肿以及肌肉断裂等肌肉软组织损伤病症方面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度等指标进行算,进而评价高频彩色超声在肌肉软组织损伤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结果实施高频彩色超声诊断的肌肉软组织损伤中,肌肉断裂的特异度、灵敏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8.5%、89.1%、97.1%;肌肉挫伤的特异度、灵敏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2.1%、91.4%、91.7%;肌疝特异度、灵敏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100%、84.6%、98.7%;而血肿上述三项指标也分别达98.2%、87.1%、94.9%。结论对于肌肉软组织损伤实施高频彩色超声诊断鉴别不仅各类型损伤的特异度、灵敏度高,而且诊断准确度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频彩色超声 肌肉软组织损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我科于2015年9月间收治1例AML患者并发右上肢软组织严重感染患者,经过全院大讨论商量抗感染治疗方案和本科室医生、护士的共同努力,此患者最终康复出院。以此提供一个有效预防软组织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及个体化的护理。结果得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可,最终患者疾病转归,康复出院。结论依照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感染。

  • 标签: AML患者 右上肢软组织感染 针对性抗感染 个体化护理 疾病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儿童急性阑尾炎患儿阑尾组织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儿500例(2008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作为观察对象。收集急性阑尾炎患儿的阑尾组织,并将其制作成组织悬液,进行分离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将培养结果以及药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00例阑尾组织细菌标本中,共检出390例阳性细菌标本患儿,100例阴性,阳性检出率为78.00%。阳性标本中,包括肠杆菌科细菌(190例)、非发酵菌(90例)、革兰阴性球菌(25例)、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感染(85例),分别占比48.72%、23.08%、6.41%、21.79%。肠杆菌科中,主要以大肠杆菌以及非发酵菌为主。在药敏试验中,头孢曲松以及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分别为88.89%、95.00%,敏感率较高。结论大肠杆菌为引起阑尾炎的常见病原菌,其头孢曲松以及阿米卡星的敏感率较高。

  • 标签: 儿童 急性阑尾炎 阑尾组织 细菌培养 药敏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负压封闭技术对患者完成严重软组织缺损断肢再植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3月~2018年02月收治的20例严重性软组织缺失型肢体离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于所有患者于临床展开常规肢体再植手术治疗;手术后一期,选择负压封闭技术对再植创面进行覆盖;手术后二期,选择常规植皮方法对创面进行修复治疗;最终就严重性软组织缺失型肢体离断患者治疗结果加以观察记录。结果所有患者负压引流平均时间为(12.83±1.39)d;创面肉芽表现出良好生长状态的患者18例,成功完成断肢再植手术治疗;2例患者在疾病恢复期间,表现出感染现象,主要因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造成,临床对其施以抗菌治疗后,最终获得痊愈;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9.39±2.82)d。结论对于严重性软组织缺失型肢体离断患者选择负压封闭技术展开断肢再植治疗,最终可以获得显著效果,从而为二期植皮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负压封闭技术 严重软组织缺损断肢再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牙周炎患者中使用牙周组织再生术以及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牙周炎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病例数为12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为71.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牙周炎患者实施牙周组织再生术以及口腔正畸联合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患者病情恢复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口腔正畸 牙周组织再生术 牙周炎 效果
  • 简介:目的:采用高分辨CT(HRCT)观察肺功能正常吸烟者肺组织的早期损害。方法:入选健康者82名,各项肺功能检查指标均正常者82名,无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中吸烟者46名,不吸烟者36名,对其行HRCT扫描。扫描结果由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进行评估。结果:19.6%(9/46)吸烟者HRCT可见肺气肿表现,而非吸烟者中均未出现肺气肿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7%吸烟者(10/46)出现慢性支气管炎样改变,而非吸烟组仅有2.8%(1/36)出现慢支样改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RCT能早期发现无临床症状、肺功能正常者的肺部早期变化,如肺气肿及慢支样改变。HRCT有助于肺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尤其对于吸烟的高危人群。

  • 标签: 高分辨CT 肺损伤 吸烟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72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使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组使用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观察组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2.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为27.7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显著,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牙周组织再生术 牙周炎 口腔正畸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在面颈部瘢痕整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头面颈部瘢痕患者,所选患者均采取两期手术治疗,先将皮下扩张期置入,再取出,行瘢痕切除手术及移植皮瓣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及价值。结果据随访反馈结果来分析,所选的64例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持满意态度,其中7例患者有增生现象,6个月后再行瘢痕切缝治疗,瘢痕基本消除。64例患者共使用95个扩张器,术后出现血肿的患者有5例、术后出现感染的患者有2例、术后出现切口外露的患者有2例,其他患者均未出现异常情况。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在面颈部瘢痕整形手术中的应用可取得良好效果,但在使用期间需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更加安全。

  • 标签: 面颈部瘢痕整形手术 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随着人们对非意外妊娠认识的增强,早孕检查方法灵敏度的提高以及药物流产的普遍开展,越来越多的早孕者选择尽早就诊,终止妊娠多在停经30~50d进行。现将我院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人工流产术62例,终止妊娠中的实用价值进行探讨及分析如下。

  • 标签: 流产 人工/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上皮性的浆液性卵巢癌细胞是否可以通过上皮间充质转换,形成梭形的肿瘤细胞,以及梭形的卵巢癌细胞在肿瘤细胞中的分布。方法选择浆液性卵巢癌组织50例,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中是否存在染色较深、细胞形态呈梭形改变的肿瘤细胞及其分布,连续切片进行细胞角蛋白CK和vimentin免疫组化染色。结果61.54%的低分化(8/13)和18.75%(6/32)的中分化的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存在细胞染色较深,细胞核具有明显的异型性,其细胞核形态明显不同于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且多分布于细胞密集区域近血管处。而5例高分化的肿瘤组织中未观察到这些梭形的肿瘤细胞。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这些梭形的、细胞核染色较深的肿瘤细胞CK染色为阳性,部分肿瘤细胞CK和vimentin染色可以表现为同时阳性,表明上皮样的肿瘤细胞可表达间叶组织标志物,肿瘤细胞呈间叶细胞分化。结论细胞密集排列区域中央肿瘤细胞处于相对缺氧状态。肿瘤细胞通过上皮间充质转换适应局部缺氧状态,并获得侵袭转移能力。

  • 标签: 浆液性卵巢癌 上皮间充质转换 细胞角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