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及开腹手术两种手术模式对于胆囊结石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采取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各项治疗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胆囊结石患者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效果,并具备有良好的预后效果,因此指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开腹手术 微创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例糖尿病患者(2016年4月17日到2017年9月17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液检验)、观察组(采用生化检验),各100例,对比2组患者检验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检验有效率为97.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生化检验价值更高,且具有一定的准确率,值得研究。

  • 标签: 常规尿液检验 生化检验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心肺复苏机和徒手心肺复苏应用在急诊科的疗效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急救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98例,均无心肺复苏的禁忌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徒手心肺复苏,观察组予以心肺复苏机,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有效率。统计每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的比较。结果研究中显示,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成功率83.67%,对照组患者急救有效率为65.31%,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心肺复苏机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徒手心肺复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状态,提高心肺复苏的有效率及成功率。

  • 标签: 心肺复苏机 徒手心肺复苏 急诊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分别将钡餐造影与CT检查应用于食管癌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54例,分别给予钡餐造影与CT影响检查,分析比较其诊断结果,以判断两种诊断方式的临床价值。结果钡餐造影早期阳性率显著高于CT造影,两组早期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晚期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钡餐造影对癌变部位、类型及范围具有较为直观的识别,CT可全面且准确地显彰癌肿的范围、周围组织结构关系及周围浸润程度。结论钡餐造影应用于食管癌早期诊断的敏感度明显较CT检查高(P<0.05);CT检查有助于确定食管癌分期及手术方案的制定,两种诊断方式各有优势,在食管癌的诊断中联合运用钡餐造影及CT检查有利于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

  • 标签: 钡餐造影 CT检查 食管癌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检验中的前S_1抗原和HBV-DNA检测价值对比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入我院检验科的400例乙肝病毒检验标本进行检验,依照血清学检验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给予前S_1抗原检验,观察组给予HBV-DNA检验,观察每组对在乙肝病毒检验血清标志物HBeAg的诊断疗效。结果观察组HBeAg阳性和HBeAg抗阳性的检验正确率为95(190/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检验正确70%(140/20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S_1抗原在乙肝病毒检验中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检验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和正确率,且HBV-DNA检测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强特点,前S_1抗原的假阴性并不意味着HBV-DNA检测价值的缺失,而是在期间承担着更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征,值得临床连用实施。

  • 标签: 乙肝病毒 检验 前S_1抗原 HBV-D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对比剂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150例实施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对比剂使用浓度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75;370mgI/ml)和低浓度组(n=75;270mgI/ml),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辐射剂量、图像质量状况。结果低浓度组患者辐射指标、图像质量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两组患者可诊断率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低浓度对比剂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中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浓度 对比剂 64层螺旋CT 冠状动脉 CT血管造影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选择9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均为本院于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依据治疗方法分组,各49例,观察组为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为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及康复效果显著由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远处转移率8.16%、复发率4.08%与对照组6.12%、2.0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效果相比,乳腺癌保乳术可减少术中损害和加快术后康复速度,且不会增加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治疗价值较高。

  • 标签: 乳腺癌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早期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经伤椎单侧固定和跨伤椎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2月~2017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中选取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跨伤椎固定,观察组患者经伤椎单侧固定,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术前,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JOA评分、椎体压缩率与前后凸Cobb角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经伤椎单侧固定和跨伤椎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 伤椎单侧固定 跨伤椎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双源CT与超声心动图两种检查方法在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临床确诊的60例先天性心血管急病患者。其中包括心血管内畸形患者22例,心脏畸形患者18例、大血管或者连接部位畸形患者20例。均行西门子双源CT检查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将检查结果分别记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评价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总检出率为96.7%(包括心血管内畸21例,心脏畸形17例和大血管或者连接部位畸形20例),对照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检出率为83.3%(包括心血管内畸20例,心脏畸形14例和大血管或者连接部位畸形16例),两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双源CT检查,可以有效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对于后续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双源CT 先天性心血管疾病 心脏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气管切开术与常规气管切开术在救治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9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气管切开术,观察组患者施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8%,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施行常规气管切开术相比,对脑梗死患者施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老年脑梗死 经皮气管切开术 常规气管切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序贯疗法、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价值。方法对本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进行药物治疗的1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新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而言,与三联疗法相比,新序贯疗法可以显著地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新序贯疗法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萎缩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中心接收的100例梅毒患者,所有梅毒患者的收取时间为2017年1月2日-2018年2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梅毒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梅毒患者),分别实施酶联免疫吸附法以及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对比2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梅毒患者的检出率96.00%高于对照组检出率60.00%(P<0.05)。结论通过将梅毒患者实施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进行对比后,酶联免疫吸附法具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法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检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关节造影(MRA)与常规磁共振平扫(MRI)在肩袖撕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肩袖撕裂患者2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应用常规MRI及MRA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MRA的敏感度以及准确率分别为95.8%、88.5%,均显著高于MRI检查的70.8%、65.4%(P<0.05),两组特异度均为100.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MRI及MRA检查对于肩袖撕裂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MRA检查的敏感性及准确率更高,但属于有创检查,可先实施常规MRI平扫并配合MRA进行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肩袖撕裂 核磁共振 关节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手术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胆结石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这76例胆结石患者均分为两组,微创组38例患者接受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腹腔组38例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38例胆结石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腹腔镜组;微创组38例胆结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腹腔镜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胆结石手术治疗中,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治疗效果更理想,安全性更高,但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一定的复发率。微创保胆取石术保胆适应症为胆囊功能好、炎症较轻,在临床应用中要重视手术适应症。

  • 标签: 微创保胆取石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结石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皮骶髂螺钉、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从本院自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中随机选择86例,组别分类根据固定方法进行,对照组(43例)的固定方法为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观察组(43例)的固定方法为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比较疗效。结果在手术指标(伤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对照组显然差于观察组;在复位优良率上,对照组显然低于观察组,差异较为显著。结论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可以将复位优良率显著提高,疗效显著,推广使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 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49例,均先后经由X线、CT及MRI进行检查,并分析比较三种检查影像学诊断结果。结果0级、I级、II级病变经MRI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P<0.05);I级、II级病变CT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P<0.05);X线、CT及MRI在III级、IV级检出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软骨肿胀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CT(P<0.05),骨质囊变阳性检出率稍高于CT检查(P>0.05),骨质硬化及骨质侵蚀阳性检查率显著低于CT(P<0.05),但MRI、CT在软骨肿胀、骨质囊变、骨质硬化及骨质侵蚀阳性检查率均显著高于X线(P<0.05)。结论X线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提供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影像学依据,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但关节病变阳性检查率均低于MRI、CT,而MRI更擅长软骨方面诊断,CT则擅长于骨质病变判断,临床上需根据临床需求选择的合适的影像学检查。

  • 标签: X线 CT MRI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碘-131治疗与以碘-131治疗为主辅以其它方法治疗GD(以下简称综合治疗)的不同疗效。方法对257例G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碘-131治疗,一组行综合治疗,并进行治疗后18~36月观察、回顾、统计、分析。结果128例单纯碘-131治疗GD治愈率不如129例综合治疗GD的治愈率,单纯碘-131治疗GD甲低发生率高于129例综合治疗GD的甲低发生率,综合治疗组甲功开始降低时间、降低程度及对突眼疗效均较单纯碘-131治疗组有一定程度提前及减轻,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D患者采用综合治疗,不仅可提高治愈率,而且降低甲低发生率。

  • 标签: GD 碘-131治疗 综合治疗 治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行交锁髓内钉(IMN)与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PPO)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本院接收的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参照组与试验组,前者实施IMN治疗;后者实施MIPPO治疗。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与疗效的优劣。结果试验组手术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治疗总疗效91.4%大于参照组76.5%,P<0.05,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将MIPPO用于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优于IMN治疗,可优化手术指标,提高疗效。

  • 标签: 关节外骨折 交锁髓内钉 胫骨远端 经皮钢板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比较腹腔镜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PP组(40例)和TEP组(40例),TAPP组接受TAPP治疗,TEP组接受TE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TAPP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TEP组(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APP组与TEP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0%、5.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P较TAPP治疗手术时间更短,但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相当,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 标签: 腹股沟疝 腹腔镜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综合康复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34例肩周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神经阻滞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阻滞、物理疗法等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与肩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05±0.17)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66±1.55)分,

  • 标签: 综合康复治疗 肩周炎 神经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