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NAT法检测和ALT筛检在血液安全中的作用。方法对无偿献血者的ELISA法、NAT法和ALT法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对ALT异常者进行追溯性调查。结果在10062例无偿献血者中,共检出360例ALT异常(淘汰率3.6%),其中有3例伴HBsAg和HBVDNA阳性,3例伴抗-HCV和HCVRNA阳性;检出10例HBVDNA阳性而ALT、HBsAg均正常者;未检出ALT异常伴HBVDNA或HCVRNA阳性,且ELISA法检测结果正常者。对354例单一ALT异常者的追溯性调查发现,其中35例反复献血,表现为连续或间断ALT异常。结论NAT法检测可以降低ELISA法的漏检风险,而ALT对降低输血传染病残留风险的作用仍值得探讨。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ALT ELISA NA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核酸检测与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对血站开展核酸检测在血液筛查的重要性进行探究。方法以2014年7月到2015年5月我站采集的16808名献血者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ELASE法对血样进行HBsAg、抗-HCV、抗-HIV、梅毒螺旋体TP-抗体检测,对无反应性及谷丙转氨酶(ALT)合格标本进行核酸检测(NAT),并将NAT检测有反应性标本送往中国输血研究所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检中心进行确认。结果16808份样本中ELASE法初检和复检均为阴性且ALT合格标本16454份,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NAT)检出HBV-DNA阳性标本27份。将27份阳性血样送往中国输血研究所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检测,其中溶血拒收1份。最终结果为HBVDNA阳性9份,阳性率为56.25%(9/16),包括隐匿性感染8份,窗口期1份。结论核酸扩增检测技术(NAT)灵敏度较高,可弥补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E法的缺陷,减少对窗口期病毒或变异病毒漏检的可能,降低了临床用血的风险,可以推广应用于血站血液的筛查。

  • 标签: 无偿献血 ELASE 核酸扩增检测技术(NAT) 血液筛查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ELISA(酶联免疫检测)联合NAT(核酸检测)检测在降低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血站2018年1月开始至2021年1月期间采集的献血者标本15.5万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献血者标本先做两次ELISA检测,两遍结果都是阴性的标本,再做一次NAT检测。结果:15.5万例献血者标本中第一次ELISA检测检查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7755例,阳性检出率5%,第二次ELISA检测检查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7868例,阳性检出率5.08%,147132例献血者标本再做一次NAT检测检查出乙肝病毒基因(HBV-DNA)538例,阳性检出率0.037%。结论:两次ELISA检测与一次NAT检测对比发现ELISA检测存在漏诊情况,ELISA联合NAT检测检出率更高,能有效减低乙型肝炎病毒(HBV)输血感染,保证患者的用血安全。

  • 标签: 酶联免疫检测 核酸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站采用一遍ELISA+一遍NAT检测策略检测血液HBV、HCV、HIV可行性,为建立安全合理、经济高效的血液检测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将嘉峪关市2016年7月1日~2023年11月31日无偿献血者中HBV、HCV、HIV检测ELISA单试剂阳性结果,与NAT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同时委托卫生部临检中心进行HBV、HCV确证,委托嘉峪关市疾控中心进行HIV确证。结果: 共检测血液29264份,ELISA检测单试剂阳性总计90份,阳性率3.08‰(90/29264):HBV 33份,阳性率1.13‰(33/29264);HCV 18份,阳性率0.62‰(18/29264);HIV 39份,阳性率1.33‰(39/29264)。与NAT结果比对及确证试验发现,HBV 23份索林单试剂阳性血液中,有1份NAT阳性,确证结果阳性,符合率为3.42/10万(1/29264);有2份NAT结果阴性,确证结果阳性,确证阳性率为10.25/10万(3/29264)。HCV、HIV单试剂阳性血液,NAT结果与确证结果均阴性。结论: 一遍ELISA+一遍NAT检测策略在选择合适的试剂,加强人员检测水平的前提下是可行的。是符合法律法规,经济高效的一种检测策略,与两遍ELISA+一遍NAT检测策略相比,检出率无差异。

  • 标签: 血液检测策略  ELISA  NAT 
  • 简介: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与药物代谢酶CYP1A2、NAT2的关系。方法以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以咖啡因作为药物代谢酶CYP1A25、NAT2的探针药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测定尿液中咖啡因代谢物。观察连续7天服用治疗剂量的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对人CYP1A2、NAT2活性的影响。结果服药后CYP1A2活性分别比服药前升高8.99%、10.57%、3.86%;而NAT2活性服奥美拉唑后升高4.76%,服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后分别降低4.35%和6.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服用治疗剂量的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对人CYP1A2、NAT2活性无明显影响,不会影响与之合用的需经CYP1A2、NAT2代谢药物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细胞色素P4501A2 N-乙酰转移酶2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LISA)与核酸检测技术(NAT)在血液筛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集的500份血液标本开展本次研究,制作成三管标本,500份血液标本均在4h内进行离心处理,展开ELISA检测和NAT检测,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 500份血液标本的NAT检测结果为有12份为NAT(+),有488例为NAT(-),ELISA检测结果为有10份为ELISA(+),有490份为ELISA(-),ELISA(-)NAT(+)有3份,均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多数为<3.0×10拷贝/ml,NAT再次检测结果仍为阳性。 结论 在血液筛检中应用核酸检测技术(NAT)能够获取到更高的诊断效果,有助于提升HBV DNA检测的灵敏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酶联免疫检测技术 核酸检测技术 血液筛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