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自王成琪(1997)对手指部分组织块离断施行了再植获得成功以来,不断有类似报道。但因手指离断组织块小,往往缺乏知名血管或可吻合的血管细小,再植难度较大,成功的报道不多。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对收治的18例20指复合小组织块离断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再植,术后完全成活18指,大部分成活2指,获得较好的外形和功能,报道如下。

  • 标签: 复合组织块 原位再植 离断手指 显微外科技术 手指离断 离断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溶菌酶治疗儿童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烧伤儿童患者42例,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烧伤患儿给与复合溶菌酶进行治疗,对照组21例患儿给与常规碘伏纱布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以(10.6+3.5)天的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的(14.7+4.1)天,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过敏反应全部为阴性,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47.62%,对照组患儿的过敏反应阳性率为14.29%,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6.19%,两组患儿的过敏反应和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合溶菌酶治疗儿童烧伤能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具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的临床效果,是目前临床上较为理想的治疗儿童烧伤的药物。

  • 标签: 复合溶菌酶 儿童烧伤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丙泊酚复合短效和超短效镇痛药静脉复合全麻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妇产科2010年1月-2014年2月收治行人工流产术患者95例,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芬太尼组进行丙泊酚复合短效镇痛药静脉复合全麻,瑞芬太尼组进行丙泊酚复合超短效镇痛药静脉复合全麻。统计两组患者麻醉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和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生命体征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瑞芬太尼组术后认知功能明显优于芬太尼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短效和超短效镇痛药静脉复合全麻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均比较好,均不会对患者生命体征产生较大的影响,但结合超短效镇痛药术后认知功能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丙泊酚 短效镇痛药 超短效镇痛药 静脉复合全麻 人工流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异丙酚以及咪唑地西泮在治疗小儿眼科手术在不同年龄段的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患有眼科疾病的患儿,其中男114例,女86例,年龄1个月~9岁,体重5~30kg,所有患者都没有先天性的疾病。按照年龄把患者氛围三组,1个月~3岁的患儿一共有62例,分为A组,所用的药物为氯胺酮和利多卡因两种;6~9岁的患儿一共有71例,分为B组,所用的药物为氯胺酮和咪唑地西泮两种;6~9岁的患儿一共有67例,分为C组,所用药物为氯胺酮和异丙酚两种,在治疗过程当中要观察患儿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三组治疗当中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胺酮在与其他药物结合起来治疗小儿眼科麻醉是有效的,而且是安全的。

  • 标签: 氯胺酮 全身麻醉 小儿眼科 手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和单纯全麻于上腹部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64例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32例,治疗组行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对照组行单纯全麻,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术后苏醒时间、术后镇痛效果、麻醉药用量,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镇痛满意率、出现疼痛时间、麻醉药用量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所需的麻醉药量明显减少,拔管时间缩短,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好,麻醉效果整体显著优于单纯全麻,上腹部外科手术麻醉科广泛应用。

  • 标签: 硬膜外阻滞 全身麻醉 麻醉 上腹部手术
  • 简介:复合组织移植(compositetissuetmsplantation,CTT)是指以皮肤和肌肉、骨骼为主要成分的多组织异体移植,主要用于改善那些严重组织缺失患者的外观并重建他们的功能。例如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烧伤、先天畸形及癌症切除术后的患者。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人们对于临床应用复合组织移植的兴趣越来越大。1991年,我们组织召开了一次研讨会,其目的是评估复合组织移植的研究现状和最终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 标签: 临床应用 复合组织移植 患者 研究现状 切除术后 异体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带血管薄层皮质骨-骨膜瓣嵌入开窗的异体骨修复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兔胫骨去抗原后制备异体骨标本.制作大段骨缺损动物模型。以带血管薄层皮质骨-骨膜瓣复合开窗的异体骨进行修复。将60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实验组以带血管薄层皮质骨-骨膜瓣嵌入开窗的异体骨进行修复;对照组以骨膜瓣直接包裹异体骨进行修复:空白对照组以异体骨直接进行修复。术后观察骨缺损大体标本及X线影像.对移植物及其周围软组织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实验组骨缺损骨痂形成并改造塑形.新生血管长入骨缺损处.其血管化、新骨形成和骨单位成熟均较对照组早。结论以带血管薄层皮质骨-骨膜瓣嵌入开窗的异体骨修复大段骨缺损的手术方法可缩短骨缺损修复的时间.优于以骨膜瓣直接包裹异体骨的方法。

  • 标签: 大段骨缺损 带血管薄层皮质骨-骨膜瓣 同种异体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静脉复合麻醉条件下肩关节松动术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患者,两组分别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臂丛神经阻滞下行肩关节松解术。组间对比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复合麻醉条件下行肩关节松动术对肩周炎有显著疗效。

  • 标签: 静脉复合麻醉 肩关节松动术 肩周炎
  • 简介:目的探讨复合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复合手术治疗2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资料。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6个月踝肱指数(ABI)(0.82vs0.45)、跛行距离变化[(424±36.28)mvs(125±17.60)m]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下肢动脉通畅率87.5%。12例合并溃疡或坏疽患者,经溃疡清创或截肢(趾)术,创面均愈合。结论通过对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仔细术前评估,制定个体化复合手术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复合手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中应用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半年收治的行ERCP治疗的46例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复合静脉麻醉方案(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对比46例患者麻醉前后情况。结果:46例患者麻醉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分析,患者麻醉后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检查结束时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均基本恢复至麻醉前水平(P>0.05)。结论:复合静脉麻醉在ERCP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积极推广。

  • 标签: ERCP 复合静脉麻醉 丙泊酚 咪唑安定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