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鳞癌组织(OSCC)中树突状细胞(DCs)的浸润密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S-100表达标记DCs,根据临床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SCC中DCs浸润密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6),无转移组OSCC组织内DCs明显高于转移组,(P=0.010)。DCs浸润密度Ⅰ>Ⅱ>Ⅲ级,(P=0.030)。结论DCs浸润密度与OSCC分化程度及转移关系密切,DCs在抑制肿瘤肿瘤发展、转移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鳞癌组织(oralsquamouscellcarcinoma,OSCC)中树突状细胞(DCs)的浸润密度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S-100、VEGF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SCC中,VEGF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P=0.000),转移组OSCC组织内VEGF阳性例数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00);DCs高密度浸润组VEGF阳性表达低于DCs低密度浸润组,两组之间显著差异(P=0.000)。结论VEGF高表达和DCs浸润密度减少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骨科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方式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各30例,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12~28个月至骨折愈合后,平均16个月。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离床时间及术后颈干角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统计DCS组发生髋内翻1例,DHS组例发生髋内翻7例,内固定失效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选用DCS与DHS内固定在临床操作方面具有相似的手术侵袭性,但DCS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折固定术 DHS D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