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IL-12(interleukin-12)在天然免疫与获得免疫之间起重要作用.IL-12缺乏,可增高机体对病原菌易感性;IL-12过度表达又会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因此对IL-12表达进行调节有助于改善许多疾病病理状态.

  • 标签: IL-12 表达调节 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
  • 简介:目的:研究单克隆抗体导向5-fu毫微球在肿瘤在动物体内靶向作用及分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简称HPLC法),流动相为甲醇:水=2:98(V1:V2),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73nm。结果:精密度,按低、、高浓度,其RSD(日内)分别为2.3%、2.1%、4.38%,RSI)(日间)分别为3.83%、1.69%,

  • 标签: 动物体内 5-FU 单克隆抗体 肿瘤 毫微球 靶向作用
  • 简介:目的:观察麻醉手术对家兔血浆水杨酸钠半衰期影响。方法:动物分为:非手术组(时照组)手术组(全身麻醉组与局部麻醉组)。经耳缘静脉注射10水杨酸钠溶液(1.5ml·kg^-1)10min40min,分别采取各组动脉血液和静脉血液,用721-1分光光度仪测量血浆水杨酸光密度值,计算其半衰期。结果:手术组半衰期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t=3.56);全身麻醉组半衰期比局部麻醉组明显延长(P〈0.05,t=2.3);全身麻醉组或局部麻醉组动、静脉血液半衰期相比无差异。结论:麻醉手术能延长家免血浆水杨酸钠半衰期,而动、静脉血液间无差异。

  • 标签: 水杨酸钠 半衰期 手术 麻醉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前锯肌与颈椎肌在C_(5~7)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电生理检测诊断价值。方法:C_(5~7)臂丛神经根性损伤患者50例,在肌电图检测过程同时检测前锯肌与C_(5~7)椎肌,测定内容包括静息状态时自发电活动。观察比较前锯肌与椎肌自发电活动在C_(5~7)臂丛神经根性损伤阳性率。结果:前锯肌见到自发电活动阳性率为97%,椎肌见到自发电活动阳性率为52.4%,前锯肌在C_(5~7)臂丛神经根性损伤阳性率更高。讨论:前锯肌在臂丛神经C_(5~7)根性损伤电生理定位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臂丛神经损伤 电生理 前锯肌 颈椎旁肌
  • 简介: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是医院感染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感染控制基础.通过监测及时掌握医院感染各种信息,深入认识其特征规律,寻找有效控制方法,避免减少工作盲目,通过监测-控制-监测,最终达到减少控制医院感染目的,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1].……

  • 标签: 医院感染 感染病例 病例监测
  • 简介:目的:联合肌电图(EMG)与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探索神经型颈椎病手术治疗客观指征.方法:72例待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神经型颈椎病患者,根据肌电图与体感诱发电位检查结果分为轻、、重度3组.比较3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恢复程度.结果:根据EMG与SEP检查结果,轻度组患者21例,中度组患者26例,重度组患者25例.3组术后NDI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恢复(P<0.05),轻、中度组恢复至轻度功能障碍,重度组恢复至中度功能障碍.结论:肌电图或体感诱发电位异常,而腋神经运动潜速率正常且SEPN13波形清晰是神经型颈椎病接受手术治疗电生理指征.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肌电图 体感诱发电位 手术指征
  • 简介:目的:观察保留去除大鼠肾神经,肾缺血再灌注肾损伤过程核电活动变化,了解肾神经在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时室核电活动变化作用。方法:20只SD大鼠(250±30g)随机分为二组(n=10):①神经组:分离出左侧肾神经,夹闭肾动脉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②去肾神经组:分离并剪断左侧肾神经,夹闭肾动脉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GeorgePaxinos,CharlesWatson),用微电极全程记录各组肾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室核放电活动。结果:保留肾神经组大鼠缺血再灌注瞬间室核电活动明显减少(P〈0.05)。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室核放电活动逐渐增强(P〈0.05)。去肾神经组大鼠缺血再灌注瞬间时室核放电未出现快速变化。在缺血再灌注过程,室核放电进行增加,与保留肾神经组比较,去神经组缺血再灌注期间各观察时间点室核放电均显著增强(P〈0.05)。结论:急性肾缺血再灌注可引起室核放电活动增强;肾缺血再灌注过程核放电活动快速变化与肾神经有关;肾神经具有抑制肾缺血再灌注时室核紧张作用。

  • 标签: 肾脏 缺血 缺血-再灌注 肾神经 室旁核
  • 简介:目的:分析45例腓总神经不全损伤患者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时程,探讨其与周围神经损伤程度关系.方法:选择20121至201212就诊于我院45例不同程度腓总神经不全损伤患者,根据患者胫前肌肌力级别将45例患者分为三组(n=15):胫前肌肌力4-5级(P1组)、胫前肌肌力2-3级(P2组)、胫前肌肌力1级(P3组).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记录45例患者CMAP波形,测量CMAP波幅与时程.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秩和检验,分析各组间CMAP波幅与时程差别.结果:(1)P1组、P2组P3组腓总神经-胫前肌CMAP平均波幅分别为7.1±0.2mv、3.3±0.3mv0.5±0.1mv;P2组、P3组与P1组相比,波幅均有显著差异(P<0.05);P3组与P2组相比,波幅亦有显著差异(P<0.05).(2)P1组、P2组P3组腓总神经-胫前肌CMAP平均时程分别为11.4±0.4ms、16.9±0.6ms23.3±1.2ms;P2组、P3组与P1组相比,时程均有显著差异(P<0.05);P3组与P2组相比,时程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CMAP波幅、时程有助于评价周围神经受损严重程度.(2)CMAP波幅降低提示有功能周围神经轴突数量减少,时程延长反映周围神经脱髓鞘损害.

  • 标签: 腓总神经损伤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轴突 髓鞘
  • 简介:《四川生理科学杂志》为四川省生理科学会编辑出版综合专业刊物。主要报道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时间生物学等方面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成果。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医学生物科学科技人员、临床医师、药师、制药工程人员及医药院校师生等。《四川生理科学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51—1160/R,季刊,16开本,48页,季末出版。每期定价2.0元,全年4期8元。如有订者,请将款自邮局汇寄成都华西医科大学五教学楼四川省生理科学会陆春富收,注明系订购《四川生理科学杂志》款,务必将收杂志人姓名、详细地址及邮编写清楚。尚有少量1993本刊各期杂志,欢迎函购,邮编610041。

  • 标签: 生理科学 征订启事 综合性专业 国内统一刊号 医药院校师生 临床医师
  • 简介:12例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采用随机交叉给药方案,分别单剂口服国产司帕沙星颗粒剂胶囊剂400mg,进行生物等效研究。用RP-HPLC法测定血清司帕沙星浓度,试验结果表明: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3p97程序自动拟合,符合一室模型。颗粒剂胶囊剂达峰时间分别为4.79±0.404.79±0.

  • 标签: 司帕沙星 生物等效性研究 临床药理基地 颗粒剂 医科大学 胶囊剂
  • 简介:目的:探讨适合老年病人股骨手术椎管内麻醉方式.方法:选择老年病人63例,把病人分成3组:持续硬膜外麻醉组(EA组)21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19例,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OCSEA组)23例,分别作硬膜外麻醉、常规腰麻及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麻醉平面,麻醉效果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硬膜外麻醉组麻醉效果略差于另2组,CSEA组OCSEA组麻醉平面比EA组更易控制,OCSEA组循环比其它2组更稳定.结论:小剂量、小容量、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更适合老年病人下肢手术麻醉.

  • 标签: 老年病人 麻醉方式 椎管内 股骨 复合硬膜外麻醉 手术中
  • 简介:本文通过135例小儿植物神经癫痫患者脑电图及临床分析,发现其异常脑波多为尖波,尖一慢综合波及阵发性高波幅慢波(主要是4—7次/秒θ节律),少见棘波发放。对于轻、中型患者,仅用谷氨酸,维生素E,谷维素(部分加用654—2)等促进大脑发育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药物;对重型患者,在使用上述药物同时加用抗痫药,治疗效果较好,临床症状及异常脑电改善均较快。这提示小儿植物神经癫痫可能与小儿大脑发育不完善有关。

  • 标签: 儿童 植物神经性癫痫 脑电图
  • 简介:小鼠单次经口灌服司帕沙星4、20100mg/kg,动物活动正常,未出现兴奋抑制作用;小鼠单次经口灌服司帕沙星4、20100mg/kg,与戊巴比妥钠镇静催眠无明显协同作用;给猫静脉注射司帕沙星4、1664mg/kg,对动物呼吸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司帕沙星 动物 一般药理
  • 简介:甲状腺及其产生甲状腺激素.具有广泛生理作用。其最突出功能在于调节动物能量代谢。甲状腺激素对机体各种组织、细胞作用主要表现在大方面:使许多组织分解代谢增强,增加基础产热与氧耗;使组织、细胞内蛋白质、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增多。二者密切相关。甲状腺激素调节着专产热(obligatorythermogenesis)即基础代谢率(BMR)产热(facultativethermogenesis)也即非颤抖产热(Nst)或谓之适应产热。研究甲状腺激素调控产热对于揭示动物适应产热机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功能异常 适应性产热 甲状腺激素水平 ADIPOSE 甲状腺机能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