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师机,原名安业,字尚先,清末(公元1806—1886年)医家,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曾客居河北广平,因澹于功名,乃南下扬州从父学医,致力于外治法研究,卓有建树。咸丰三年(1853年),偕弟官业迁泰州,制膏药应诊,

  • 标签: 吴师机 针灸学说 学术思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金代名医李垣中药复方治疗脾胃病的药对配伍规律,为临床选药组方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方法将金代名医李垣《脾胃论》中治疗脾胃病的中医复方录入计算机,使用MicrooftOfficeExcel2003软件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药对配伍规律。结果整理治疗脾胃病中药复方61首,涉及中药93种,筛选出甘草、陈皮、人参、白术、升麻、当归等前20味高频核心药物,统计得到药对1107对,而关联频度大于10次的33个。结论通过对高频药对的功效进行统计,得到治疗脾胃病的药对配伍特色:补虚药中的补气药、补血药与解表药中的发散风热药配伍;补虚药中的补气药、补血药与补虚药中的补气药配伍;理气药与补虚药中的补气药、补血药配伍;解表药与理气药、补虚药与清热药相须配伍;止咳化痰平喘药与理气药、补虚药配伍;化湿药与理气药、解表药、补虚药配伍。总结配伍的代表药对,为临床辨证脾胃病处方用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李东垣 脾胃病 数据分析 配伍规律
  • 简介:唐旭教授跟师董建华董老学习,得其真传。唐师尤重董老之通降理论[1],并将其发展创新。唐师推崇旭高医案,常言肝脾者,调气机之升,肺胃者,协气机之降。故慢性胃炎从肝论治自有其深意也。

  • 标签: 慢性胃炎 《内经》 脾胃
  • 简介:垣为补土派创始人,前贤对其"升阳散火论""阴火论"等多有阐发,而对饮食内伤则疏于叙述。而垣时代多战乱,人们或食不果腹,或过食饱餐,所犯疾病多与脾胃有关,与当今人们由饮食偏嗜、起居失宜所引发疾病有相似之处。垣在《脾胃论》《兰室密藏》中多次指出内伤饮食因素是造成脾胃疾病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内伤饮食理论为切入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垣时期与现代饮食的致病特点与相似性;归结病因病机与治法为饮食失节,脾胃受损,宜补中益气;脾虚胃实,阴火炽盛,宜甘温除热;脾胃积滞,宜理气消导;并以糖尿病和妇科疾病为例,深入探讨垣脾胃内伤饮食辨治思想对现代疾病的指导。

  • 标签: 李东垣 饮食内伤 脾胃疾病 现代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与预防措施,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发生的120例产后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06%,剖宫产产后出血率424%,阴道产产后出血率109%;宫缩乏力94例,占7833%。结论加强孕产妇保健,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手术技巧和助产技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 标签: 产后出血 孕产妇保健 降低剖宫产率
  • 简介:目的:观察黄芩素对食管癌KYSE150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为黄芩素应用于临床抗肿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不同浓度的黄芩素作用于KYSE150细胞后,MTS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KYSE150细胞的生长受黄芩素的抑制并且呈浓度依赖性,IC50=(68.59±3.43)μM;细胞周期检测结果表明,黄芩素可阻滞KYSE150细胞周期进展,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细胞凋亡实验表明黄芩素可以诱导细胞凋亡。结论:黄芩素具有抗食管癌KYSE150细胞生长的作用,其机制为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

  • 标签: 汉黄芩素 食管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 简介:本文通过列举薛荣教授灵活运用李氏清暑益气汤治愈因气虚夹湿长期发热的案例,以阐述李氏清暑益气汤具有益气健脾,祛湿清热的功效,以其治疗因气虚夹湿,郁而化热所致的发热,疗效显著。临床上符合此证皆可应用,不必一定要在夏月暑天或感受暑邪。

  • 标签: 李氏清暑益气汤 发热 气虚夹湿证
  • 简介:8月22日,韩国韩医学研究院、政府相关部委和相关机构等,向全国的韩医科大学和韩医医院等机构发放了《医圣许浚著作集》。同时,韩国外交部及国家记录院等机构也向韩医学相关机构发放了《医宝鉴英译版》

  • 标签: 东医宝鉴 英译 著作 许浚 医圣 韩国
  • 简介:2009年7月31日,在巴巴多斯《医宝鉴》成功载入了“世界记忆遗产名录”。1610年8月6日,许浚完成了《医宝鉴》的编撰,距今已有400周年。

  • 标签: 《东医宝鉴》 名录 遗产 记忆 世界 2009年
  • 简介:摘要饮酒过量可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病证,统称“酒病”,在古籍中多有记载。各类酒病形成,特别是其病因病机研究备受关注。为此,将其系统梳理,探讨酒病病因病机,希望有利于促进传统医学对酒病的辨证施治。

  • 标签: 中医酒病 病因病机 文献整理
  • 简介:文章以李垣针对阴火所行之甘温除热法为启引,探得甘寒祛热、苦寒泻热、解郁除热等除热方法亦是李垣临证对于热证的主要治疗方法。故以此类比参照仲景方论对于热证的论治分析所得,两家论述所体现的治法思路如出一辙,如此后世所奉仲景为万法之宗、方书之祖,确为名不过实。

  • 标签: 李东垣 除热法 伤寒论 析源
  • 简介:本文梳理了李垣从脾胃论治头面诸窍疾病的思想:(1)"诸窍脾胃,生理相联",诸窍与脾胃不仅存在直接隶属或经络相连,且需要脾胃将水谷转化为清阳之气以上荣;(2)"内伤脾胃,九窍不利",一旦内伤脾胃,头面诸窍亦会受到波及,出现以"清阳不升""湿浊上蒙""火气上攻"为主要病机的疾患;(3)"通利诸窍,首重脾胃",垣治疗诸窍之疾首重脾胃,主要有"补中升阳以荣窍""除湿安中以通窍""调中降火以护窍"三种治法;(4)"标本兼顾,用药精当",垣善用甘温药补中以培本,风药升阳以引经,温燥药除湿以通窍,寒凉药降火以救标。

  • 标签: 李东垣 脾胃 头面诸窍 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