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标准与外翻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定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开展,在本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中选取60例配合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30例/组。对照组采用标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外翻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颈动脉再狭窄率、相关性神经功能缺失、颅神经损伤,术中阻断时间、住院时间,斑块面积、IMT厚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再狭窄率、相关性神经功能缺失、颅神经损伤发生率6.67%较对照组30.0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阻断时间(14.32±2.15)min、住院时间(11.05±1.32)d较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斑块面积(22.12±4.31)%较对照组低,IMT(0.92±0.05)mm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翻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效果显著高于标准手术方法,可降低再狭窄情况发生,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其斑块面积变小,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 标签: 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式 颈动脉狭窄 标准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斑块面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行16螺旋CT检查的临床资料,将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进行对比,并结合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图像分析患者CT表现。结果经CT检查,诊断正确者45例,诊断正确率为97.83%;阑尾增粗38例,阑尾壁增厚18例,阑尾粪石20例,阑尾周边脂肪间隙模糊且现条纹征37例,阑尾周边脓肿6例,阑尾穿孔8例,盲肠壁增厚且与阑尾开口成长箭头状7例,右侧腰大肌肿胀7例,腹腔积液9例,合并存在肠梗阻4例,另1例阑尾未见明显异常。结论16螺旋CT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图像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具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值得在临床诊断当中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CT 阑尾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对16螺旋CT以及MRI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临床价值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95例小肝癌患者,为所有患者采用16螺旋CT以及MRI增强扫描进行诊断,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16螺旋CT检查灵敏度为95.45%,特异度为66.67%,准确率为92.78%;MRI增强扫描灵敏度为94.31%,特异度为55.56%,准确率为90.72%。两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6螺旋CT以及MRI增强扫描在准确率上并无显著差异,可结合实际情况,作为彼此的互补检查方式,用于小肝癌的诊断。

  • 标签: 16层螺旋CT MRI增强扫描 小肝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16螺旋CT以及MRI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临床价值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95例小肝癌患者,为所有患者采用16螺旋CT以及MRI增强扫描进行诊断,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16螺旋CT检查灵敏度为95.45%,特异度为66.67%,准确率为92.78%;MRI增强扫描灵敏度为94.31%,特异度为55.56%,准确率为90.72%。两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6螺旋CT以及MRI增强扫描在准确率上并无显著差异,可结合实际情况,作为彼此的互补检查方式,用于小肝癌的诊断。

  • 标签: 16层螺旋CT MRI增强扫描 小肝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数字乳腺体合成(DBT)在乳腺放射状病变诊断中的有效性,并与传统的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DM)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数字乳腺X射线机进行所有检查,包括头尾位(CC)和内外斜位(MLO)。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进行独立评估。对比了两种方法在诊断乳腺放射状病变方面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DBT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DM。DBT的检出率为100%,而DM为60.0%(χ²=12.1, P<0.01)。DBT的诊断准确率为76.4%,DM为70.0%(χ²=4.2, P<0.05)。DBT在灵敏度方面(85.0% vs 65.0%, χ²=6.3, P=0.01)明显优于DM,而特异度方面两者相近(70.0% vs 68.0%, χ²=0.3, P=0.73)。结论:DBT在乳腺放射状病变诊断中表现出更高的检出率和灵敏度,表明其在未来乳腺疾病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 标签:   数字乳腺体层合成,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乳腺放射状病变,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前超声检查在颈项透明增厚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2年1-12月在我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150例颈项透明增厚孕妇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颈项透明厚度将其分为A(3.0—3.9mm)、B(4.0-4.9mm)、C(5.0mm及以上)三组,比较三组胎儿情况。结果:三组胎儿结构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6.00%、34.00%和50.00%,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分别为2.00%、10.00%和18.00%,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60.00%、50.00%和30.00%,均为C组最多、B组其次,A组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结构异常、染色体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随着颈项透明厚度的增加而升高,而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可尽早明确胎儿颈项透明增厚情况,从而加以科学处理。

  • 标签: 超声检查 产前 颈项透明层
  • 简介:摘要:“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或感觉自身与外界景物旋转。两者常同时并见,并统称为眩晕。该论文通过整理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针灸治疗痰湿阻络型眩晕患者的临证经验,分析该类眩晕疾病的病因病机,辩证论治,理法方药,针灸疗法。运用全国基层名老中医敏辉老师的学术思想选择半夏白术天麻汤及针灸扶正祛邪之法进行治疗,分析其中包含的中医临证思想。同时查阅相关记载文献,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治疗该类眩晕患者提供共更好的临床指导意义,从疾病本质出发,力求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 标签: 眩晕 学术思想 针刺
  • 简介:摘要:整理学习名老中医敏辉治疗痹症类病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探究痹症发展的病因病机,抓住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采用“从气血治,以‘温阳健脾养血’兼顾‘补气活血、温经止痛’标本兼顾”的治疗方法和辨证观点治疗痹症。

  • 标签: 学术思想 治疗痹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64螺旋CT在肺部结节病影像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近三年本医院收治的确诊肺部结节病病例,对病患的64螺旋CT以及普通CT检查结果分别对照病理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分别为探究组与参照组。结果:53例确诊肺部结节病患中,病理检验结果均为阳性,而探究组的检验诊断符合共计53例,符合率为100%;参照组的检验诊断符合共计41例,符合率为77.36%;观测所有病患的肺部结节CT影像学特征,未出现淋巴结肿大的病患共计6例,占比为11.32%,而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的病患共计6例,占比为11.32%,双肺门淋巴结肿大的病患共计11例,占比为20.75%,气管间隙淋巴结肿大的病患共计14例,占比为26.42%,隆突下间隙淋巴结肿大的病患共计16例,占比为30.19%。结论:64螺旋CT在肺部结节病的诊断中相较于普通CT具备更高价值,检测更快、结果更准确。因此在临床诊断时应广泛推广使用,在治疗时详细参考检验结果。

  • 标签: 64层螺旋CT 肺部结节病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64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及其三维重建在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anomalouspulmonaryvenousdrainage,TAPAD)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的病例资料,总结分析TAPVD的诊断经验。全组12例患者均行经胸心脏超声(TTE)和64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及其三维重建和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证实完全型异位引流肺静脉干共有49支,TTE检出42支,MSCTA全部检出。MSCTA、TTE异位肺静脉干检出率分别为100%、85.7%,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14,P<0.05)。结论MSCTA及其三维重建可有效诊断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优于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是一种很好的无创检查方法。

  • 标签: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MSCTA TTE
  • 简介:摘要中药属于我国宝贵的资源,在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中草药制剂中的成分较为复杂,在实际的中药制剂成分含量分析以及纯化方面都具有较大的难度。色分析法的提出及其发展为中药制剂成分的分析以及纯化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色分析法在中药制剂分析和纯化上的应用,全文在具体分析中首先介绍了色分析法的相关内容,其次分析了色分析法在中药制剂成分含量测定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色分析法在中药制剂纯化中的应用。

  • 标签: 色层分析法 中药制剂分析 纯化 应用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子病理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50例卵巢粒细胞瘤患者、50例卵巢纤维瘤患者、50例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分子病理检查,并比较不同患者检验结果的差异。结果:卵巢粒细胞瘤患者中FOXL2突变率明显高于卵巢纤维瘤、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患者(P<0.05),三组患者在DICER1突变率以及AKTI突变率方面的差异无意义(P>0.05)。对入选50例卵巢粒细胞瘤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为(6.5±2.1)个月,有4例患者复发,其中3例为FOXL2突变。结论:分子病理检测在卵巢粒细胞瘤、卵巢纤维瘤患者、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分子病理检测 卵巢粒层细胞瘤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