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及检验准确率。方法:选取2022年1月26日至2022年12月26日检验与病理科接收尿液潜血检验患者100例开展病例分析,予以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依据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为参照标准,计算检验准确率,分析应用价值。结果:检验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尿潜血患者38例,检出率38.0%;尿液分析仪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真阳性36例,真阴性60例,特异性94.74%、敏感度96.77%、准确率96.0%,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结果具有一致性(P>0.05)。结论:尿液潜血检验中尿液分析仪检验结果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结果具有高度相似性,准确率高,可推广实施。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尿液潜血检验 检验效果 检验准确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在尿液隐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2017年7月-2019年7月,从在本院进行尿液分析的患者中选取100例,均接受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分析两种检验方式检验结果。结果:以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结果为金标准,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敏感度为85.00%,特异度为90.00%,误诊率为10.00%,漏诊率为15.00%。结论: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在尿液隐血检验中均具有明显优势,临床具体检验过程中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选择检验方式。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隐血检验 显微镜 红细胞计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质量控制在尿液检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8月接受尿液检验的246例尿液样本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液检验方法,研究组在检查过程中进行前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标本不合格发生率以及检验质量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合格标本发生率为10.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检验满意度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常规检验中的影响因素较多,在进行检验分析前应用质量控制可以加强尿检标本的保存、采集、输送以及检验等环节工作的质量控制,降低检验不合格率,提高检验工作效果和准确性,从而确保工作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尿液检验 临床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老年尿液检验念珠菌检验结果的临床应用,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76例老年患者,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凝集法对患者进行尿液检验,对照组患者采用显色法对患者进行尿液检验,跟踪观察两组患者的检验过程,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中,尿液中检出念珠菌的有28例,检出率为73.7%,对照组38例患者中,尿液中检出念珠菌的有17例,占44.7%。结论临床上对老年尿液中念珠菌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采用凝集法进行检测的结果更为可靠,对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帮助较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念珠菌 尿液检验 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社区老年人尿液常规检验异常情况。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参与门诊体检的45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蛋白质(PRO)、亚硝酸盐(NIT)及尿糖(GLU)。比较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异常情况,以及有无临床症状表现。结果:所有患者中总阳性率为31.11%(140/450),其中存在既往相关临床诊断的为4.44%(20/450),无临床诊断但主诉存在相关症状的为7.11%(32/450),无临床诊断且无主诉不适的为19.56%(88/450)。不同年龄组间尿液常规检验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异常率逐渐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女性尿液常规检验异常率明显高于老年男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群尿液检验异常发生率较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老年女性发生率高于老年男性,但是不容易引起重视,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常规检查。

  • 标签: 老年 尿常规 泌尿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的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我院接收的血液样本检测80例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样本检验措施,观察组在常规血液样本检验基础上实施质量管理控制。结果观察组资料血液样本检验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影响80例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患者自身因素40例(50%),血液标本出现溶血8例(10.0%),血液样本采集方法不正确10例(12.5%);工作年限<3年的工作人员是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人为因素。结论为了保证血液样本检验质量,要规范采集方法,实施标准化工作,以有效提高检验的质量,进而不断提高血液样本检验质量。

  • 标签: 血液样本 检验质量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