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动脉血气分析在全麻苏醒期的作用。方法 选取麻醉复苏室 2020年3月-2020年10全身麻醉后复苏患者372例,对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明显异常者 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动脉血气分析明显异常患者 21例,占病例总数的 5.65%,其中,其中氧合指数降低 7例,占 33.33%,高二氧化碳血症5例,占23.80% ,低血红蛋白血症4例,占 19.05%,高钾血症 3例,占14.29%,低钾血症 2例,占9.52%。结论 在全麻苏醒期行动脉血气分析十分必要的,可以帮助麻醉医生及时发现患者内环境的异常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处理,对减少苏醒期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从而使患者安全地度过苏醒期。

  • 标签: 血气分析 动脉 全麻苏醒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预防保健的促进作用。方法:收集我社区卫生院就诊的社区居民18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服务,观察组予以全面健康教育,分析对比两组疾病知识掌握度、身体指标达标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居民对各方面疾病知识的掌握度以及多项指标达标率均显著比对照组高,统计结果P

  • 标签: 健康教育 预防保健 促进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在ICU综合治疗中的护理措施及意义。方法:对32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32例重症肺炎患者给予综合对症护理措施。结果:治愈30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6.25%(2/32)。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采取积极有效地观察及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全面护理 重症肺炎 ICU
  • 简介:摘 要: 肺癌的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使得其受到高度重视。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约占所有肺癌诊断的80%。然而,目前临床医学指南对于IA-IIIA期可手术患者的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评价以及复发检测尚无定论。随着基因技术和二代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了驱动基因突变在癌症治疗中的重要性。广泛的肿瘤内体细胞拷贝数变化和突变的异质性指出,EGFR、MET、TP53等基因的驱动突变几乎都是克隆性的。NSCLC的发展涉及多种基因异常,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随后侵犯、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在这些基因异常中,TP53抑癌基因是最常见的靶点,所以TP53的异常在肺上皮细胞的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循环肿瘤DNA (ctDNA)已成为一种特异性和敏感性的血液生物标志物,用于检测基因突变,并评估治疗疗效。本文就利用DNA深度测序技术,探讨NSCLC患者中TP53的驱动基因突变;同时讨论ctDNA在评估NSCLC患者疗效中的作用

  • 标签: NSCLC疗效评估 ctDNA TP53 DNA深度测序技术 驱动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优质护理施行在门诊换药室服务中的作用。方法:将2020.4-2020.10我院收治的100例门诊换药患者随机分为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优质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宣传健康知识、医患沟通、护理水平及服务态度方面,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 门诊换药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急诊抢救中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到2020年11月间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8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A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B组例40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A组高热消退时间、惊厥消失时间长于B组,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B组,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B组,P<0.05。A组家属护理总满意度低于B组,P<0.05。结论:在急诊抢救中,给予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综合护理可促进高热尽快消退、惊厥尽快消失,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可降低并发症风险,最终提高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急诊抢救 小儿高热惊厥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给予护理管理后实际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内接收的60例综合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护理管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院内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进行护理管理后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后院内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医院采取有效护理管理能够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因此值得推广采纳。

  • 标签: 院内感染 护理管理 发生率 基础护理 控制
  • 简介:摘要:呼吸护理干预是医院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医院护理工作的延伸,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而呼吸护理干预对于哮喘患者是否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是本次研究的重点。现将于我院治疗且顺利出院的80例哮喘患者作为主要对象,旨在深入分析呼吸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呼吸护理干预 哮喘 治疗效果 症状改善 治疗依从性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技能大赛为职业院校师生搭建了一个切磋技艺、展示技能水平的有效平台,在促进专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总结了笔者在参加和指导技能大赛中的心得体会。

  • 标签: [] 专业,技能大赛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用药过程中药师药学干预对用药合理性的影响分析。方法:采取分组比较的方式,对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影响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组别设置为:将所选取的2020年1-6月期间药剂科实施常规用药管理的60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将所选取的2020年7月-12月期间药剂科实施药剂师干预用药管理的600张处方作为实验组。结果:实施药剂师干预用药管理的实验组不合理用药情况、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西药 安全管理 药剂科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自2020年1月至6月来院患者中选取60例常规管理的患者为参照组,自2020年7月至12月来院患者中选取60例护理管理的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护理工作质量。结果:观察组发生院内感染2例,发生率为1.67%,对照组发生院内感染9例,发生率为7.50%。可知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护理工作的质量,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 标签: 院内感染 护理管理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中药治疗过程中使用中药炮制加用法并观察该种方法效果。方法:选择观察时间设置为2019年5月--2021年5月,选择观察患者为我院中药治疗患者146例,选择的分组方法为随机分成中药炮制组与传统治疗组,选择的治疗方法分别是中药炮制加使用方法和非中药炮制,对比两组中药治疗方法效果。结果:(1)中药炮制组和传统治疗组有效、不良反应率比较,中药炮制组有效率高于传统治疗组,中药炮制组不良反应率低于传统治疗组,(P

  • 标签: 中药用法 中药炮制 中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护理管理的作用评价。方法 选择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接收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此期间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强化护理管理,观察出院患者的感染情况,感染漏报情况以及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情况。 结果 试验组( 5%)患者的感染率明显比对照组( 25%)低(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中实施针对性的感染防控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院的管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医院感染 控制管理 护理管理 作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化检验诊断肝硬化疾病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58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5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进行生化检验结果对比。结果:研究组各项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生化检验 肝硬化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贫血患者实施血常规检验的作用。方法:对84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贫血予以项目研究,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42名为参照组,选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全部贫血患者与健康群体均予以血常规检验,分析血常规检验指标。结果:实验组a与实验组b比较:实验组a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较高、红细胞平均体积较低;实验组a与参照组比较:实验组a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较高、血红蛋白较低;实验组b与参照组比较:实验组b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较低,P

  • 标签: 贫血 血常规 巨幼细胞贫血 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应用重症监护护理的作用研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安全的疾病中,传染病所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对传染病如何更好的防控,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研究课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疫苗相继问世有力保障了人类的生命健康,有效遏制了各类传染病的传播,为保障人类的健康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标签: 疫苗 传染病 预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