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苏州市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方法分析《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系统报告质量综合评价数据。结果2016年苏州市传染病诊疗机构网络正常运行率为100%、及时报告率为99.99%、有效证件号完整率为98.67%、及时审核率为100%、重卡率为0%,综合率为99.73%在全省处于中等水平。结论苏州市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较好,但仍存在薄弱环节,建议各医疗机构、疾控部门共同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各个环节的管理,稳步提高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

  • 标签: 法定传染病 网络直报 质量评价
  • 简介:作者对目前苏州市基层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机构设置、队伍建设、隶属关系、装备设施、监督职责和工作开展情况等进行现状分析,并对健全基层卫生监督网络体系的发展思路、设置标准和保障措施提出相应建议。

  • 标签: 卫生监督 派出机构 现状 对策
  • 简介:[目的]探索苏州市家蝇对杀虫剂的敏感性,为科学合理选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家蝇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用EL-5100型计算器计算LD50。[结果]苏州市家蝇野生品系对胺菊酯、醚菊酯、三氯杀虫酯、辛硫磷、仲丁威和残杀威的抗性指数分别为6.24、2.43、1.37、1.03、1.93、2.07。[结论]苏州市家蝇野生品系对所测试的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均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

  • 标签: 家蝇 野生品 敏感性实验 杀虫剂 点滴法 残杀威
  • 简介:目的了解女大学生乳房自检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女大学生乳房保健意识和改善乳腺癌预防行为工作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苏州市5所高校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乳房自检情况、健康信念模式等内容,对女大学生乳房自检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苏州市5所高校在校女大学生1098人,平均年龄(19.90±1.04)岁,以大学一、二年级为主,分别占45.6%、46.2%,以汉族(占98.9%)、医学专业(占60.3%)、苏北(江苏省内、长江以北地区)地区(占68.5%)大学生为主。乳腺癌筛查相关的健康信念模式得分中,从高到低依次是感知严重性、感知利益、感知易感性、自我效能、感知障碍。乳腺癌知识和危险因素得分分别为(3.52±0.41)、(4.78±2.27)分。女大学生乳房自检率为30.1%(330/1098),每月自检率为8.8%(90/10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知易感性(OR=1.188)、自我效能(OR=1.598)得分越高、直系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OR=4.205)、乳腺癌知识来源于医护人员(OR=1.754)和女性朋友(OR=1.898)的女大学生乳房自检的可能性越大。结论女大学生乳房自检率偏低,应开展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普及乳腺癌知识,提高感知易感性和自我效能,提高乳腺癌预防意识和乳房自检率。

  • 标签: 女大学生 乳房自我检查 因素分析 统计学
  • 简介:目的:了解孕妇对保留脐带血的认知度及影响脐带血保留的因素。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经统计学处理数据后分析结果。结果:共收到有效问卷446份。对脐带血的了解,84.08%被调查者表示”听过,但不是很了解”;对脐带血临床应用的认识,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对脐带血治疗”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肿瘤疾病方面比较了解;对选择”不会保留脐带血”的193份数据继续调查,43.15%被调查者表示不选择保留脐带血的主要原因是”储存费用太高,不能承受”。对于健全脐带血储存机构方面,34.52%被调查者表示”提高脐带血的保存技术”最为重要。结论:人们对脐带血了解程度偏低,对脐带血临床应用的认识仅局限于治疗血液肿瘤疾病方面,储存费用太高是影响脐带血保留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脐带血 保留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镇居民慢病现患情况、危险因素流行情况、为制定慢性病防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某社区(居委会)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本镇18岁以上居民中有43.25%的人患有各种慢性病,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高血脂、脑卒中、冠心病、恶性肿瘤。60岁以上的居民患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肿瘤等五病18%,各类慢性病患病率19.45%。与慢性病相关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依次为不锻炼、少食水果、喝酒、吸烟、食油多、口味重、肥胖、少食蔬菜。因此积极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社区各类慢性病干预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是当前社区卫生的工作重点。

  • 标签: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社区 诊断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小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构筑餐饮安全放心工程的关键。如何加强对面广、量大的小餐饮单位监管,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是摆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作者对苏州市小餐饮单位的现状、存在的卫生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并就如何加强小餐饮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小餐饮 卫生现状 长效监管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苏州市吴中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状况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1日~2011年9月30日期间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资料。结果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较去年明显降低,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先天性心脏病、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和窒息居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前三位,与上一年比较,先天性心脏病上升为第一位,早产或低出生体重降为第二位,先天异常、意外和中毒有上升趋势。结论加强产前咨询和诊断,提高产科、儿科技术水平,减少先天异常、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和窒息的发生和死亡,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 监测分析
  • 简介:目的为全面贯彻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推进基本妇幼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落实重大和基本妇幼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依据2009年中国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颁发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基本数据集标准》等规范,结合妇幼保健工作实际,研发了苏州市妇幼卫生信息系统。该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推进了苏州市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较好适应了新形势下妇幼卫生服务与管理的需求,使妇幼卫生事业得到健康协调发展。

  • 标签: 健康档案 妇幼保健 信息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2年姑苏区网络直报疑似肺结核患者报告、转诊和追踪现状,评价结核病防治机构和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合作和协调情况。方法对姑苏区近2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报表和相关信息分析其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和总体到位率的变化和原因。结果2012年至2013年姑苏区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及疑似肺结核病人1214例,重复报告350例,重报率为28.8%,实际报告863例,收到转诊单514例,转诊率59.6%,转诊到位514例,转诊到位率59.6%,需追踪349例,实际追踪347例,追踪率99.4%,追踪到位347例,追踪到位率99.4%,总体到位349例,总体到位率100%。结论姑苏区2012至2013年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的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转诊到位率不高,追踪到位率和总体到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需加强医防合作,提高非结防机构医务人员转诊和结核病人就诊的主动性。

  • 标签: 肺结核 转诊与追踪 分析
  • 简介:目的掌握苏州口岸蚊类的种群构成及其密度的变化规律,为口岸防控蚊类,防止传染病传播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方法》对苏州口岸的蚊类进行为期一年的调查。结果经鉴定隶属为2科4属6种,以淡色库蚊、摇蚊科、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群,分别占53.49%、20.00%和12.05%,季节消长的高峰期为6、7、9月份。结论做好口岸蚊类调查,防止蚊媒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 标签: 蚊类 种群 分布 季节消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社区卫生服务的举办和开展,实质上是对城乡现有卫生服务体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涉及整个卫生资源设置层次、结构功能、行政隶属、管理方式、补偿途径、队伍组建等多个方面,如何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符合社区卫生服务组织自身生存发展规律的新型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必须加强对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政策的研究和实施。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 标签: 城乡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体系 社区卫生服务组织 卫生资源 举办 做法
  • 简介:病毒性胃肠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表现为腹泻和呕吐。引起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主要为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1],其中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儿童重症腹泻的最常见病毒类型,全球每年有44万~60万儿童因轮状病毒腹泻而死亡[2]。杯状病毒中的诺如病毒常可导致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3]。江苏省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2年对苏州市哨点医院的腹泻病例进行监测,旨在进一步掌握苏州市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模式、趋势和常见病原体的变化、变异等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轮状病毒 病毒性腹泻 杯状病毒 诺如病毒 病原学特征 腹泻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苏州市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体的分布情况,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因腹泻住院的5岁以下儿童的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轮状病毒(RV),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诺如病毒(Norovirus,NV)、扎如病毒(Sapovirus,SPV)、肠道腺病毒(EAdV)及星状病毒(AstV)。结果300份样本中,RV、NV、SPV、EAdV、Ast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7%、19.33%、1.33%、1.33%、1.33%,其中混合感染32份。19~24月龄患儿病毒检出率最高(68%),其次为13~18月龄(51.67%);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的为-59m年龄组,其次为-18m年龄组。2017年1-4月以及11-12月是病毒检出高峰。结论RV和NV是引起苏州市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病毒检出高峰集中在冬春季,易感人群以2岁以下的儿童为主。

  • 标签: 病毒性腹泻 病原学 轮状病毒 诺如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