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区域性卫生工作绩效评体系实施方法和应用成效,重点阐述了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和评价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的关键环节。

  • 标签: 卫生统计 信息化 绩效评价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和实施。方法 本文将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设为对照组,此期间未开展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服务,将2020年1月到2020年10月作为观察组,在此期间开展区域消毒供应共享服务。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选择区域内的6家医院,同时分别选择3000件抽检包进行抽检,评估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和灭菌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的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和灭菌合格率都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分析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数据质量问题,提出数据质量管理办法和数据质量技术解决方案的具体内容,形成一个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数据质量管理框架,为完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平台数据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数据质量管理 数据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区域化消毒供应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选取65000件某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处理过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随机分为研究A组(32500件)和研究B组(32500件),研究A组采用湿性保存法,研究B组采用干燥保存法,对比2组锈蚀情况及培训前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满意率,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应对策略。结果研究B组锈蚀率0.8%明显低于研究A组1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医疗工作人员满意率100.0%明显高于培训前6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区域化消毒供应管理中可保证供应物品质量及医疗卫生安全,切实提高医疗机构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标签: 问题 对策 区域化消毒供应
  • 简介:摘要本文对区域共享模式下共享医疗信息的内容与载体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得出电子健康档案是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的最佳载体的结论,并提出实现各种医疗档案向电子健康档案统一的建议。构建相关关键健康事件的数据结构,建立市级的数据中心,建立病人主索引,构建标准业务流程最终完成健康档案数据自动上传至数据中心并整合,是实现以健康档案为核心、以生命周期为主线、以数据中心为载体、以地市一级为单位的全民健康信息化的保障体系。

  • 标签: 区域医疗 信息共享 载体 内容
  • 简介:目的构建基于远程医学的区域医疗合作共同体,探索远程医学在区域医疗协作网络体系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本文从我院远程医学在学科帮扶、基层人才培养、新技术、新业务的传播、医疗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实践应用入手,分析远程医学在区域医疗协作卫生惠民体系中的作用。结果远程医学在新疆区域医疗协同发展方面已凸显成效,并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医疗协作文化品牌。结论发展远程医学,促进边疆卫生惠民事业。

  • 标签: 远程医学 区域医疗 协作文化 信息技术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之一,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高血压不仅是一种慢性疾病,更是一种潜在的风险,长期不加以控制和管理,会导致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尤其是在高原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此,对高原区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和有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将详细分析高原区域高血压疾病预防和有效治疗,为广大一线工作者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高原区域 高血压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以消毒供应中心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的定义和特点,并对于如何加强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建设与管理的科学化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相关医疗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区域性 消毒供应中心 建设 管理
  • 简介:【摘要】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共建共享”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基本路径”。在卫生健康共同体视域下,推进区域协同,共建区域继续医学教育中心,资源共享,更是推动区域内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本研究运用PDSA方法,探讨“互联网+”区域继续医学教育中心的构建,旨在推进新形势下整合医学教育资源,拓展医务人员学习途径,提升医学教育教学水平。

  • 标签: PDSA循环 医学教育 区域继续教育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氯胺酮和芬太尼在小儿区域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观察两组患儿的心率(HR)、血压(BP)及呼吸频率(RR)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唤醒时间、氯胺酮追加次数,芬太尼及氯胺酮的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后,观察组患儿的HR、BP及RR均低于对照患儿,两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唤醒时间、氯胺酮追加次数,芬太尼及氯胺酮的用量情况上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区域麻醉时,采用氯胺酮和芬太尼联合的方法明显优于单纯采用氯胺酮的方法,可以使患儿保持更加平稳的生命体征,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区域麻醉 氯胺酮 芬太尼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区域卫生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升,数据质量成为了影响平台应用的关键因素。如何对数据质量进行管理并有效提升数据可用性是一个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浦东新区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实际,对数据采集和应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后续的数据质量管理提出思路。

  • 标签: 区域卫生信息化 数据质量 数据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山市实施管治跨区域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者管治效果,为制定有效流动人口结核病管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山市2009年1月~2010年12月结核病网络疫情报告和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季报表的资料,流动人口结核病人登记本和流动人口结核病转出登记本,中国疾病預防控制系统结核病人转入中山市系统和中山市转入病人登记本。进行到位患者治疗转归和患者到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1月~2010年12月中山市登记确诊肺结核患者3118例,其中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1143例,占37%。转出本市流动人口肺结核跨区域管理患者75例。占流动人口确诊登记病例的0.66%。75例转出本市流动人口跨区域管理患者中,61例反馈到位,14例反馈未到位,到位反馈率81.3%。转出到位跨区域管理的61例患者中,其中成功治愈及完成疗程53例,重新登记6例,丢失1例,非结核病死亡1例,成功治疗率达86.8%。同时,转入本市流动人口肺结核跨区域管理患者24例。24例中,到位16例,未到位8例。其中到位16例中,治愈及完成疗程15例,丢失1例,无重新登记,成功治疗率为93.8%。结论成功实施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及治疗。取决于1.初诊时对病人基本信息的完善和准确;2.病人对结核病知识的重视和认知,也就是初诊时的健康教育;3.转入地及转出地相关机构的相关人员紧密配合及高度责任心。4.进一步完善全国跨区域肺结核患者管理机制。

  • 标签: 结核 / 病人转诊 流动人口 管治效果 探讨 中山市
  • 简介:东莞市充分利用卫生信息技术,开发了区域阳光用药电子监察系统,建立长效机制,对下属各医疗单位的门诊处方、住院医嘱、药品采购、药品价格等信息进行监控,进行处方点评,分析用药合理性,加强医务人员药品使用管理工作,规范用药行为,遏制医药购销领域存在的商业贿赂现象,推进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 标签: 医院管理 商业贿赂 阳光用药
  • 简介:摘要胰腺癌的发病率近年在世界范围内有增加趋势,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待明确诊断时多已经晚期,治疗首选手术切除,但切除率不高,放化疗,全身化疗均不敏感,区域动脉灌注治疗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对2004-2011年45例中晚期胰腺癌进行区域动脉灌注治疗,试图评估治疗胰腺癌的疗效。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区域医学检验的水平不断提高,为医学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对区域医学的持续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必须重视目前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发展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促进区域医学检验的快速发展。

  • 标签: 区域医学 检验 问题 措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