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科技竞赛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为依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在开展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此项活动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并立足于本校,总结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完善创新素质教育评定标准,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标签: 学科竞赛 创新素质 培养路径
  • 简介:由中国核学会指导,西部核学会联合体主办,湖南省核学会、湖北省核学会、北京市核学会、上海市核学会、安徽省核学会、浙江省核学会、吉林省核学会、山东省核学会协办,甘肃省核学会及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共同承办的中西部核学会联合体成立暨2018年学术年会于2018年8月16日至17日在甘肃省嘉峪关市召开。

  • 标签: 学术年会 联合体 中西部 学会 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 简介:从新高考改革物理学科遇到的困境出发,分析当下电子游戏能成功的吸引学生的要素,从中提炼出物理学科可以借鉴的思路,用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中,寻求提高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突破口。

  • 标签: 新高考改革 学科素养 情境创设 成就感 团队意识
  • 简介:为了明确团聚现象及表面性质对ZnS纳米材料发光性质的影响,采用SiO2对ZnS材料进行了表面修饰,并对ZnS及ZnS/SiO2复合材料的光学性质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吸收光谱分析了包覆前后光吸收性质的差异,发现SiO2包覆后ZnS纳米材料的带边由333nm红移至360nm。为了研究ZnS纳米材料与ZnS/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发射性质,分别对含纳米材料的水溶液样品及粉末样品的发光光谱进行了采集。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SiO2包覆后ZnS纳米材料在蓝紫光区的发光得到了明显增强。以氙灯作为激发光源所获得荧光光谱显示ZnS/SiO2粉末样品发光的积分强度增大为原来的17.5倍,但相同条件下针对溶液样品的测试结果显示其发光强度只增大了1.1倍,这种增强可用SiO2的存在抑制了ZnS纳米粒子间的团聚来解释,且这一推断由325nm紫外激光激发下获得的光致发光数据进行了验证。

  • 标签: 复合材料 ZnS/SiO2 发光 荧光增强
  • 简介:第四届全国工科物理实验教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第四届全国工科物理实验教学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0月6日一10月11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索溪峪召开,会议由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工科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指导小组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承办。全国94所高校...

  • 标签: 工科物理实验 教学学术 会议纪要 索溪峪 物理实验课程 湖南省张家界市
  • 简介:“第三届全国辐射物理学术交流会CRPS’2018”于2018年7月25日至28日在新疆伊宁召开。本次学术交流会由中国核学会辐射物理分会联合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防科技工业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中科院特殊环境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核学会联合承办,主题是推动辐射物理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 标签: 学术交流会 辐射物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国防科技工业
  • 简介:介绍了阻变存储器及其I-V特性的测试分析方法。通过测量三明治结构的阻变存储器的I-V特性,采用多种拟合方法,与导电机制原理对比,可以判断器件的导电机制,便于深入分析阻变机理。

  • 标签: 电致阻变 I-V特性 导电机制
  • 简介:采用多陷阱的理论方法,模拟了不同剂量率辐照下MOS电容的总剂量效应,分析了氧化层空间电荷场效应与辐照剂量率的关系.研究了氧化层中浅能级陷阱、深能级陷阱对界面俘获电荷和半带电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高剂量率辐照,低剂量率在Si/SiO2界面附近俘获更多的空穴,导致产生更大的半带电压漂移;空间电荷场效应是由高、低剂量率辐射损伤差异造成的;浅能级陷阱俘获的空穴主要支配着氧化层电荷的传输特征,被深能级陷阱俘获的空穴是永久性的,是引起器件半带电压漂移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半带电压漂移 低剂量率辐射损伤增强 MOS电容 总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