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基于三样条曲线二阶导数连续性,通过三样条曲线拟合凸轮升程轨迹,从而得出凸轮轮廓轨迹和砂轮中心轨迹。砂轮中心轨迹离散点又通过三样条拟合得到完整的闭合曲线,根据三样条曲线一阶和二阶导数连续性,计算出旋转轴速度和进给轴速度的关系,根据X轴加速和速度性能来计算出C轴最优速度模型。

  • 标签: 三次样条 凸轮 磨削 速度模型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高空气象观测资料等,对出现在高安市2017年6月24-25日发生的一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为200hPa高空急流、500hPa槽线、700hPa和850hPa切变伴随着西南急流(高安市处在急流轴上)以及地面维持锋面辐合。本次大暴雨天气主要源于暴雨对流云带,由云带上若干对流云团持续经过高安形成连续降水而形成。ABC对流云带的合并为暴雨对流云带的形成机制。

  • 标签: 高安市 大暴雨 天气形势 物理量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利用高低空实况观测资料、EC数值模式预报资料和NECP(1°×1°)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6月29至7月2日北疆阿勒泰一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00hpa南亚高压逐渐向双体型调整后东西震荡,西太副高稳定维持;200hpa高空急流;500hp里咸海脊推动中亚低槽东移北收同时受到下游脊阻挡,是此次大暴雨强对流发生的天气背景。(2)除中亚低槽自身携带水汽外,低槽南伸北收,槽前强劲的西南气流带来孟加拉湾的大量水汽,为强降水区提供了充足水汽源。(3)700hPa暖湿风切变,高空辐散,底层辐合,整层较好的垂直运动条件,这些都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条件。

  • 标签: 暴雨 短时强降水 环流背景 水汽输送 强对流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于用电的使用要求是使用量逐渐的增加,这就给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整个电力系统运行中,继电保护二回路起着保护电路运行的重要作用,是继电保护可靠性稳定的技术保证。但是,在电力运行中二回路有时会存在一定问题,导致电网运行故障。要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对二回路进行检查维修,发现二回路中存在的缺陷和安全隐患,并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保证继电保护能够发挥作用,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文章重点对变电站继电保护二回路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变电站 继电保护 二次回路
  • 简介:摘要空管二雷达信号如果信号的输出出现中断等故障,会影响空中交通,本文阐述了空中交通管制二雷达的基本情况以及二雷达的反馈系统,以及驻波比的详细介绍,并且对于工作中遇到的故障情况作详细解析,并对于故障处理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空管二次雷达 信号输出 驻波比
  • 简介:马克思和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是作为五发展理念之一的“开放”理念的哲学基础。落实“开放”发展理念、实施开放发展战略需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横向来讲,需要把握好“开放”发展的整体性;纵向来讲,必须把握好当代中国开放发展的历史性(阶段性)。具体来讲,落实“开放”发展理念、实施开放发展战略,必须处理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必须坚持平等互利与合作共赢原则,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特别是要做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增进“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积极因素。

  • 标签: 开放 发展理念 历史方位 路径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地面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17年7月5-7日发生于甘孜州的一强降水天气过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天气具备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影响范围广等特征,主要是在地面弱冷空气以及高空切变线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在此次天气过程中,槽前的西南气流为降水落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态势,同时和地面冷锋的抬升作用相匹配,推动了上升运动的发生发展,进而为此次甘孜州强降水天气的发生给予有利的动力条件。大气层结呈高能高湿的状态,为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能量条件。卫星云图对流云团发生发展路径和本次强降水落区保持对应;多普勒天气雷达在局部区域强降水临近预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甘孜州 强降水 天气影响 物理量 对流云团
  • 简介:摘要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运行监控和问题分析其中重要的作用。随着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电力调度自动化二安全防护原则出发,对电力二安全防护重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策略。

  • 标签: 电力调度 二次安全防护 自动化
  • 简介:摘要2017年2月19日—20日受到强冷空气的影响,乌鲁木齐市出现长达22个小时的暴雪天气过程,本文利用降雪实况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等从天气形势、物理量诊断等角度分析了此次暴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受到强冷空气的影响,再加上高空槽逐渐向东移动,西南气流开始影响并控制乌鲁木齐市,其上空大气层结的稳定性比较差,为强降雪天气过程创造了有利条件;水汽通量散度辐合中心位于乌鲁木齐上空,再受到低空西南气流的影响,导致水汽由高湿区域进入到低湿区域,促进水汽通量辐合,再加上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引发垂直上升运动,为强降雪天气过程的发生、持续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标签: 乌鲁木齐 强降雪 天气形势 物理量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5年9月27-31日朔州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南部地区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因副热带高压分裂成东西两环,且呈现出纬向分布特征,因北方冷空气南下与西南暖湿气流在朔州市交汇,是导致朔州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降水量较大的主要原因;低层从内蒙古东部到河套地区有大范围的水汽通量辐合区,再加上水汽通量值较大,促进了水汽和能量的积累,为连阴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这种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且辐散大于辐合的配置形式,对于垂直上升运动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

  • 标签: 连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朔州
  • 简介:摘要毕节市地处贵州省西北部,是川、滇、黔三省交界之地,东西海拔差异,地形以山地为主,古语有云“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受强冷空气影响贵州常出现强降温天气,当冷空气强度够强时,将会造成倒春寒,持续的低温阴雨天气对农作物、畜牧业和一些经果林作物生长影响极大。本文将对发生在2018年4月的两强降温天气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冷空气影响路径、冷空气强度、冷空气造成的天气变化开展分析研究,以期得出冷空气影响的变现特征,为预报员开展短期天气预报,长期趋势预报提供依据。

  • 标签: 毕节市 冷空气 影响
  • 简介:财务报告是会计核算的终极输出信息,在现行企业财务报告中,存在着信息含量不完整、反映不准确、披露不及时、项目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为报表使用者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各种信息。

  • 标签: 财务报告 问题 对策
  • 简介:哲学的实践转向,根本上,就是实践观的时代性转轨.只有确立诸因素多维度、时空、全方位的互为目的、手段、中介的实践观,发掘实践信息的综合现实意义和多维交叉促动的超循环现实意蕴,才能超越形而上学的逻格斯思辨,摆脱资本与符号联盟的抽象发展黑洞.以信息的超循环实践特性、综合现实性取代资本的盲目扩张和分化、异化的抽象逻辑,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现实趋势.党的十七大,洞见这种时代趋势,对科学发展观做了深刻阐述,提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全面发展,重视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等综合特性,重视统筹兼顾的综合方法等,为我们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系统科学的思路.

  • 标签: 大实践 信息理性 逻格斯 科学发展 综合现实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十分迅速的发展,当然我国的电气行业也是如此。电气行业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行业,它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它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样变电站在电气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变电站电气一安装由于很多原因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为了保证电气安装的质量,我们一定要注重对变电站电气一安装的质量进行好相关的控制并找到相关的技术措施来促进电气的更好安装。所以本文就对变电站电气一安装的质量控制及技术措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 标签: 变电站 电气一次安装 质量控制 重要性 技术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于用电的使用要求是使用量逐渐的增加,这就给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整个电力系统运行中,继电保护二回路起着保护电路运行的重要作用,是继电保护可靠性稳定的技术保证。但是,在电力运行中二回路有时会存在一定问题,导致电网运行故障。要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对二回路进行检查维修,发现二回路中存在的缺陷和安全隐患,并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保证继电保护能够发挥作用,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文章重点对变电站继电保护二回路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变电站 继电保护 二次回路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ECMWF及T639形式场及分析场资料分析2018年11月3-7日都兰县连续性降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1)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整体环流形式由两槽一脊逐渐转变为两高一低的环流形式,槽后冷空气向南入侵,加上随着系统发展都兰地区形成横向切变线,是造成这次降雪的主要原因。(2)水汽来源于阿拉伯海,从波斯湾向东北方向输送从西北路径进入青海海西地区。(3)降雪前到降雪期间,低层一直有正涡度输送,500hPa上持续的正涡度输送,加强了低层辐合上升运动,K指数也一直处在值区当中,为降雪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4)强辐合中心、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环流配置、深厚的上升运动区域,及对流不稳定能量较强,有利于产生暴雪天气过程。

  • 标签: 暴雪 环流形式 动力条件
  • 简介:摘要2018年1月2~4日迪庆州出现了2017年入冬以来的首场大雪天气过程。现用micaps资料,从大气环流形式演变、物理量诊断分析等分析了500hPa高空形势及垂直速度、水汽通量散度、涡度等物理量场特征。得出500hPa图上深冬季节典型的孟加拉湾南支槽建立,逐步加深东移,携带水汽影响云南大部分地区,极易导致迪庆州大雪天气的暴发;垂直速度的强上升运动区、水汽通量散度的辐合区、涡度的正值区与强降雪区表现为很好的对应关系。

  • 标签: 首场大雪 南支槽 物理量特征
  • 简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系统思维视域下,全面推进十九精神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在充分认识十九精神进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意义基础上,将各个教学环节有机协调,有效组织,实现十九精神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融为一体,凸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系统整体性和旺盛生命力。可以从学科建设、教学模式、教师队伍三个方面联动,为推动十九精神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党的十九大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 系统思维
  • 简介:摘要应用江西多部雷达和探空资料、区域气象自动站资料、高山站逐时观测资料,对2018年3月4日和5月18日上饶市两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雷暴大风预警着眼点及其可预警性。结果表明两过程相同处在于强对流发生前偏强的垂直风切变,高空云系少,地面辐射增温显著、对流不稳定能量积蓄、中低层上干下湿的水汽条件以及强垂直温度直减率为强对流风暴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不同处在于“3.4”属于槽前暖平流强迫类,500hpa-700hpa强盛的引导风形成的动量下传有利于极端大风的出现,显著的中层干区,有利于DCAPE的增强,强盛的冷池密度对区域性大风的出现起重要作用,强对流风暴持续3到4个小时维持飑线形状往东北移动。而“5.18”过程属于斜压锋生类,东北冷涡后部的偏北风携带冷空气偏东路径南下与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暖湿气流交汇,形成强的锋区和锋生,超级单体风暴东移南压的过程中与暖区内的对流回波逐渐结合后发展成飑线、发展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弓形回波特征,在短临预警服务中,低仰角距离地面1km内的径向速度值区(大于20m.s-1)和中层径向辐合(MARC)等特征;风廓线雷达的100-1000米风速的变化为雷暴大风预警提供重要参考,垂直液态水含量大于40kg·m-2,且在同一位置维持3个体扫时间则很容易出现短时强降水。

  • 标签: 飑线 雷暴大风 触发机制 雷达回波 NECP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