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8 个结果
  • 简介:天命论是传统中国的重要政治理论,清末民初的各派政治力量对于天命论都有所借重。孙中山与天命论的关系可以分为革命实践与政治理论两个层面。在革命实践的层面上,孙中山对于天命论主要加以策略性地利用。他深知帝王思想和天命观念在当时根深蒂固,用“天命无常”做口号,使用“天运”纪年,巧妙地暗示自己具有“天命预兆”,都是为了团结更多的革命力量而使用的策略。在政治理论的层面上,孙中山以汤武革命的叙事为中心,对传统的天命论进行了批判和改造。他敏锐地抓住了“世界潮流”这一概念,用来取代天命与天数在传统的革命叙事中的地位。在孙中山政治理论的大系统中,世界潮流、先知先觉、民心所向等概念组成了一个有关现代中国革命进程的小结构,而这个小结构就是汤武革命之天命论叙事的世俗化版本,也可以说是孙中山对于传统政治思想资源的一个创造性转换。

  • 标签: 孙中山 天命论 革命 天运 世界潮流
  • 简介:深入联络结友图兴1897年初秋的一天,从日本横滨开往台湾的一艘客轮,穿越东海碧波,迟迟向基隆港靠拢。客轮体小,船上客人拥挤,而且颠簸得令人难受。一位身着日本和服的中国青年,手扶摇晃的客轮栏杆,默默地凝望着基隆港湾。他的心事是那么令人莫测。这位青年就是与孙中山一起组织兴中会,反对清朝腐败政府的陈少白。此行,他奉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赋予的重要使命。孙中山1866年生,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他的成长正是清朝腐化、外侮日亟的年代。许多有志之士,忧国忧民,纷纷寻找救国之道。帝国主义人侵,中华民族受辱,他极为悲愤。1894年,他上书李鸿章,要求改革政治,遭到拒绝。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打破了他的改良之

  • 标签: 孙中山 台湾人民 日本政府 兴中会 袁世凯 武昌起义
  • 简介:辛卯仲夏,我们的欧洲之旅在游览了位于亚平宁半岛上的意大利后,便驱车前往奥地利,中间须经过阿尔卑斯山大峡谷。导游说,要行车五个多小时。阿尔卑斯山,久闻其名,记得中学"世界

  • 标签: 阿尔卑斯山 大峡谷 意大利 葡萄园 世界地理 色彩
  • 简介:(?)山大师以88岁高龄于2001年6月1日圆寂于上海,至今已有一年矣。他的音容笑貌不时地浮现我的脑海。我与(?)山大师初识于焦山对岸的象山江畔。那是20余年前的事了。"文革"结束后不久,有一天,我接到中国新闻社海外专稿部一封专函,约我就近采访(?)山法师,写一篇人物专访稿。我乘车来到象山江

  • 标签: 中国新闻社 人物专访 法师 卧床疗养 相交数 诗词艺术
  • 简介:1949年4月,渡江战役时,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特种纵队司令部作战科任参谋,随纵队第二梯队渡江后,宿营于当时的国民党中央训练团所在地(今南京理工大学院内)。一日,副参谋长董尧卿带我和警卫员乘吉普车去谒中山陵。到祭堂门口,只

  • 标签: 国民党中央 副参谋长 南京理工大学 科任 第三野战军 不明所以
  • 简介:2014年12月24日至2015年1月5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孙中山档案文献特展"在台北“国父纪念馆”隆重举行.此次展览是本馆首次赴台举办的大型专题展,共展出馆藏孙中山相关档案文献140余件、图片70幅。

  • 标签: 档案文献 孙中山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纪念馆
  • 简介:中山公园原名“中央公园”(因地处市中心),短时曾称“北京公园”。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于协和医院,19日移灵于中央公园公祭。随后,中央公园被命名“中山公园”。公园占地约23万多平方米,水面面积不到4万平方米,是在明、清两朝社稷坛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

  • 标签: 中山公园 朱启钤 协和医院 市中心 中央 孙中山
  • 简介:中山先生纪念碑位于越秀山主峰越井冈顶.自山麓循“百步梯”登498级台阶可至。其与中山纪念堂在一轴线上,前堂后碑,浑然一体。纪念碑的兴建与中山纪念堂一样,都是1926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正式议决通过的。

  • 标签: 纪念碑 孙中山 先生 中山纪念堂 中国国民党 1926年
  • 简介:1903年的上海,先后出现了两个译本:8月,湖南长沙人章士钊(笔名黄中黄)所译《孙逸仙》出版;11月,江苏吴江同里人金松岑(笔名金一)所译《三十三年落花梦》出版。两个译本,书名不同,内容取自同一本日文版的《三十三年之梦》。金松岑的泽本,于是年11月20日在日本印刷,五天后发行,印刷时间和实际发行时间有差距,所以有人把金松岑的译本归到1904年。

  • 标签: 译本 孙中山 发行时间 《孙逸仙》 1904年 金松岑
  • 简介:中山的悍将黄明堂翁宽黄明堂(1870─1938)钦州大寺人,排行八,称"八哥",是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名高级将领。他幼年读书勤奋聪颖。1900年参加当地的农民革命组织三合会(三点会),由于他为人忠厚,作战勇敢,好打不平,富有号召力,被推为首领,拥...

  • 标签: 孙中山 黄明堂 陈炯明 革命党人 武装起义 龙济光
  • 简介:党化教育的思想倾向最早可追溯到五四时期孙中山对学生运动的评论。国民党一大前后,孙中山使之变成了一种常规的宣传政策,并落实到学校教育。中山大学的创办即是党化教育的成果。但是这一词语的广泛使用是在东南大学易长风潮以后,并随着北伐的成功,而遍布国民党势力所达地区。其内容因时间和场合而往往有不同的解释。大致说来,北伐前主要作为国民党的一种宣传政策,向学生和民众宣传党义;而北伐后则主要作为一种教育政策,致力于控制教育权,并把国民党的主义和政策作为一种常规的教育内容推行于学校。

  • 标签: 孙中山 国民党 党化教育
  • 简介:关于孙中山祖籍源流问题,史学界曾有过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其祖籍源于广东省东莞,是广府人;另一种认为源于广东省紫金,是客家人。两种观点如今在海外还时有争议。笔者在翠亨村生活了40多年,并从事孙中山早期生平事迹的研究,有机会接触到各有关文物资料,认为孙中山的祖籍源于东莞,是广府人。持这种观点,有以下几点依据:一、从文物资料考证及地理位置去看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馆藏的翠亨《孙氏族谱》明确讲明:孙中山先祖是由东莞上沙乡迁居来香山县(今中山市)的,而上沙乡全是广府人。这是重要依据。翠亨《孙氏族谱》和上沙乡《孙氏族谱》都明确记载翠亨孙氏五世祖时始迁居香山县涌口村,后由涌口孙氏两兄弟分支,一支迁涌口村邻乡左埗

  • 标签: 孙中山 广府人 祖籍 风俗习惯 客家妇女 文物资料
  • 简介:<正>孙中山不仅是民主主义革命家,还是我国宣传社会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早年就接受社会主义思想,并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打上了第二国际的印痕;十月革命以后,又接受了列宁主义的指导,并促成了国共合作。孙中山的一生所以能“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就是以社会主义思想为动力的。过去,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个方面,但它却是孙中山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 标签: 孙中山 集产社会主义 民生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 共产主义
  • 简介:浚县大伾山大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佛教、石刻、古建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大佛的现状和影响大佛本体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具体的科技保护措施。

  • 标签: 浚县大佛 科技保护 文物
  • 简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5--1804)是美国建国初期的著名政治家。他在长年的政治活动中,发表了大量的论文,阐述自己的建国原则和理论,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宪政思想体系。中央集权的混合型政体观、强化总统权力的分权制衡原则以及从宽解释宪法的隐含权理论,构成了其宪政思想的基本内容。本文拟对汉密尔顿宪政思想的主要方面进行评析。

  • 标签: 汉密尔顿 宪政思想体系 宪法 中央政府 中央集权 主权
  • 简介:《提比略·亚历山大法令》是罗马帝国埃及行省执政官提比略·亚历山大于公元68年颁布的一项法令,它涉及埃及行省土地租税、劳役、债务及财政管理等重要社会问题,体现了地方统治者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策略和实施路径。法令内容折射出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统治末期面临的滥用职权等困局和顽疾,是解读罗马帝国统治初期埃及行省经济、政治及社会的重要史料。

  • 标签: 提比略·亚历山大 法令 土地税租 债务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