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英国《留声机》杂志今年第2月号上刊登了一幅别致的照片:指挥家尼古拉斯·哈农库特同三百位嘉宾一道在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庆祝他的70岁生日(见p114页)。这张照片提醒我们,连一向被看作是指挥家中新生一代的哈农库特也已到了我们中国人传统上所说的古稀之年,这不禁令人慨叹时光荏冉、岁月无情。不过照片上的哈农库特大师并无丝毫龙钟之态,他被几位当今最著名的女歌唱家簇拥着,一幅妙趣盎然的欢乐场面。照片下面的配图文字以这样的话结束:“他的眼光是不是盯住了卡门?”

  • 标签: 哈农 指挥家 大师 歌唱家 照片 音乐
  • 简介:中国交响乐团的势头近来颇为引人瞩目,前不久刚刚与来自欧洲几大名团的11位顶尖演奏家联袂举行过音乐会,近日又邀来享誉世界的钢琴大师米哈依尔·鲁迪加盟演出。这相继推出的两场“中外联手”的音乐会,不仅反映出“国交”锐意进取的新举措,同时也让人们领略到这支年轻乐团的潜质与活力。

  • 标签: 大师 钢琴 面对面 中国交响乐团 音乐会 演奏家
  • 简介:2000年9月14日至16日,著名俄罗斯大提琴家姆斯吉斯拉夫·罗斯特罗波维奇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大师班讲学活动,引起了学院师生、首都大提琴同行、音乐爱好者和新闻媒体的热情关注。我有幸担任了大师讲学的俄语翻译,大师的言谈和举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凭个人记忆,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 标签: 大提琴家 罗斯特罗波维奇 大师 音乐爱好者 中央音乐学院 讲学活动
  • 简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句用来形容培养人才的艰辛与责任的名言。而作为一件用三百多年的成材木材,由历史上最伟大的提琴制作大师制作,诞生于1712年,经过数位演奏大师磨练,至今已有三百多岁的超级名琴,我们现在能够欣赏美妙的声音,无论如何都应算是一种承载着艰辛的传奇。

  • 标签: 大提琴演奏家 马友友 唱片 演艺生涯 《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 大提琴奏鸣曲
  • 简介:自听了美籍华人钢琴家吴夷的教师培训课让我大开眼界,从教学理念和思维方法上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一个人身在其位.自然有他的理由,自然有他的价值,吴夷就是这样一个奇貌不扬、处世不惊,却内心无比高贵而平和的人。他用他一句句似平淡却又真切的话语,让我剖开一个个观念的外壳去理解内在的本质。

  • 标签: 音乐节 随想 青岛 教师培训 美籍华人 思维方法
  • 简介:小朋友,你听过《鹅妈妈》的童话故事吗?故事中有聪明的小拇指人汤姆、睡美人,还有丑公主与瓷女皇等等。这些故事也被创作成了动人的音乐,那就是著名的管弦乐组曲《鹅妈妈》。它原是一组钢琴四手联弹曲,后来被作曲家本人改编成了芭蕾舞剧的音乐。今天我们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它的曲作者,杰出的管弦乐色彩大师——拉威尔。

  • 标签: 管弦乐组曲 拉威尔 大师 色彩 《鹅妈妈》 童话故事
  • 简介:根据聆听后的不同感觉,我将唱片中和舞台上的演奏、演唱大师(名符其实的)大致分成了三类:第一类大师可以让听者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他们的表演中找不出任何技巧的缺陷和表情的不当,我们只有对着舞台或音响起立鞠躬——再鞠躬。这一类

  • 标签: 瑞士 钢琴家 埃德温.菲舍尔 德奥钢琴学派 风格
  • 简介:露丝·拉蕾多(RuthLaredo)拉蕾多,1937年11月生于密歇根的底特律。毕业于柯蒂斯音乐学院,师从鲁道夫·塞金。1962年在斯托柯夫斯基指挥下于卡内基音乐厅举行首演,并与布列兹和纽约交响乐团举行拉威尔《G大调协奏曲》的首演。

  • 标签: 钢琴演奏 钢琴大师 1937年 音乐学院 交响乐团 底特律
  • 简介:本文中这个正在专心接受国际顶尖级艺术大师指导的开心女孩名叫张泽婧。让我向您讲述这位同时担任两个乐团(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少年管弦乐团、中央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首席长笛的阳光女孩成长的故事。张泽婧3岁时,爸爸的朋友——中国广播交响乐团的叔叔阿姨常到家里来玩。爱唱歌的泽婧手抱毛绒猴,拉开优雅的歌喉唱起:

  • 标签: 中成长 关爱中 国际艺术
  • 简介:吉列尔斯(EmilGilels)和里希特(SviatoslavRichter),曾担任1958年柴科夫斯基钢琴比赛评委会委员.1955年、1960年,二人分别作为斯大林时期最早的两位钢琴家,远赴西方巡演并获得巨大成功.他们二人相辅相成,吉列尔斯演奏沉稳、主流化,里希特则敏捷、富于个性.在这一时期,其他一些重要的俄罗斯钢琴家就没有那么幸运能到国外演出.现在,西方的听众通过更加便捷的途径--CD,欣赏到金斯伯格(GregoryGinsburg)"惊人的李斯特"、伊蒂娜(MariaYudina)"反传统的贝多芬"、菲因伯格(SamuelFeinberg)"崇高神圣的巴赫".

  • 标签: 20世纪 钢琴家 演奏技巧 演奏曲目 吉列尔斯 里希特
  • 简介:奥地利钢琴家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1931年1月5日生于莫拉维亚。1949年在意大利举行的布佐尼比赛中获奖,从此成功地开始了他作为钢琴家的演奏生涯。20世纪50年代,他以录制大量唱片而闻名于世,其中包括全套贝多芬钢琴独奏音乐,并因此被授予“唱片大奖”。他的唱片曾获得许多其他奖项,1978年因他的Philips标签的唱片销售百万张而被授予“金唱片”。他在世界各主要城市演奏全套贝多芬奏鸣曲,并于1983年成为继施纳贝尔以后第二位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奏全套贝多芬奏鸣曲的钢琴家。

  • 标签: 钢琴演奏 贝多芬奏鸣曲 大师 钢琴家 布伦德尔 演奏生涯
  • 简介:加西基斯蒙德·施托热斯基(SigismundStojowski)1870年5月生于波兰。他在巴黎音乐学院师从迪梅(Joseph—LouisDiemer)学习钢琴,同时跟莱奥·德利布(LeoDelibes)学习作曲。1889年。由于在钢琴和作曲方面具有出色才能而获得两个首奖。以后帕德雷夫斯基成为他的重要导师。并亲自录制了施托热斯基的钢琴作品《爱情的歌游口《小溪旁》。在巴黎取得作曲和演奏方面的巨大成功后,施托热斯基于1906年到美国。

  • 标签: 钢琴演奏 钢琴大师 音乐学院 钢琴作品 作曲 巴黎
  • 简介:不愿屈服,逃离上海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大战爆发。日本人占领上海不久后,得知了蜚(fei)声世界的京剧第一名旦梅兰芳就住在上海,便派人请梅兰芳到电台讲话,让他表示自己愿为日本的"皇道乐士"服务。梅兰芳发现了日本人的阴谋之后,决定尽快离开上海,摆脱与日本人的纠缠。于是他一边给日本人带口信说要外出演戏,一边带着家人和剧团连夜乘船赶赴香港。

  • 标签: 京剧艺术 皇道 剪彩仪式 举办画展 便衣警察 爱国行动
  • 简介:我确信,如果你想在这个行业中取得成功,你必须非常努力。一切有抱负的钢琴家都应该建立属于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你常常会听到有人说,比赛突然被人发现是走向成功的途径。也许有时是这样,但如果没有艰苦的工作,你甚至永远没法去参加比赛。而即使比赛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

  • 标签: 钢琴演奏 钢琴大师 工作习惯 工作态度 钢琴家 比赛
  • 简介:伊沃·波戈雷里奇(IvePogorelich)1958年10月20日生于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11岁到莫斯科中央音乐学校求学,以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马里宁(YevgenyMalinin)。1978年获得意大利"卡萨格兰德钢琴比赛"第一名,1980年获"蒙特利尔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同年,他在"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失利所引起的激烈争论使他得到国际上的极度关注。

  • 标签: 钢琴演奏 钢琴大师 国际钢琴比赛 贝尔格莱德 南斯拉夫 音乐学校
  • 简介:作为勋伯格曾经的忠诚学生,贝尔格继续了自己的道路,最终成为他老师一个不容小觑的对手。

  • 标签: 贝尔格 学生 大师 勋伯格
  • 简介:一场三个多小时的音乐盛会1999年7月——香港回归祖国后的两周年,香港市政当局在著名的维多利亚海湾北岸香港文化中心隆重举行名为“培育幼苗30载情,向叶惠康博士致敬”的盛大音乐会,参加演出的有叶惠康1969年创建的《香港儿童合唱团》、1983年创办的《叶氏儿童音乐实践中心》并隶属该中心的《叶氏儿童合唱团》、《叶氏小提琴精英班》、《香港儿童交响乐团》各专程从海外各国赶回港岛与有

  • 标签: 儿童 香港 叶氏 合唱团 实践中心 音乐系
  • 简介:的确对大多数年轻的音乐爱好者来说,贝尔贡齐这个名字有点眼熟陌生,甚至会与贝尔冈扎搞混。而前者是男高音,后者是女高音,不过他们都是同一时代的声乐大师。五十年前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威尔第男高音的贝尔贡齐,如今已是一位耋耄老人了。但他仍然有着一颗年轻的心,对声乐艺术的热情始终不渝,以至于令他第二次来到中国。

  • 标签: 声乐艺术 贝尔 传统 音乐爱好者 男高音 女高音
  • 简介:三、香港儿童合唱之父叶惠康在担任浸会学院音乐艺术学系系主任前后,都从事大量的社会音乐活动。1969年他创建了《香港儿童合唱团》,同时多方协助和指导港、九各区组建了多个儿童合唱团,一时间使香港的儿童合唱勃然兴盛,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局

  • 标签: 儿童音乐教育 合唱团 音乐艺术 叶氏 变声期 香港
  • 简介:聆听海顿——钢琴大师傅聪独奏音乐会将于2009年5月3日在北京中山公园中山音乐堂举行。傅聪是我国闻名海外的钢琴大师,8岁半开始学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指挥家和钢琴家、李斯特的再传弟子梅帕器。于1955年3月获第5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3名和“玛祖卡“最优奖。1959年初,傅聪在伦敦皇家节日大厅首次登台,与著名指挥家朱利尼成功合作。

  • 标签: 独奏音乐会 钢琴大师 傅聪 海顿 国际钢琴比赛 中山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