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是一个古籍整理的结果,以先秦典籍中有关乐官的史料作为著录和解释对象。先秦乐官是国家机器中职官之一,在音乐教育、仪式歌乐、器乐演奏、音理论等重大活动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能。与乐正、乐师、乐工等一起构成了雅乐艺术的主体创作者、表演者和解释者。因乐官位近天子,有的还以太师的身份参予到政治决策中,也有的乐官在宫庭中还承担音乐职事以外的讽谏和占卜等功能。因而,乐官群体是一个对中国早期文化影响巨大的力量。其影响面主要作用于音乐文化,但又远远不止于音乐文化。

  • 标签: 先秦 乐官
  • 简介:《〈清史稿·乐志〉研究》一书,运用古典文献学方法对《乐志》撰修、史料来源及其内容本身等重要学术问题进行考辨,以丰富的史料揭示清代宫廷音乐的基本面貌,为进一步认识和研究清代宫廷音乐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但本书也存在一些遗憾,如对雅乐、礼乐概念的认识等。

  • 标签: 《清史稿·乐志》 雅乐 礼乐 体例
  • 简介:文章在以有史可查的帝王将相、文人名士等为参照物,对明代女性琴人史料作逐一考订、厘清的前提下,从时期分布、地域分布、社会角色等方面,以女性性别为视角,对琴乐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及文化特征予以不同以往的特殊观照。

  • 标签: 古琴 琴人 琴乐 女性视角
  • 简介:与元代禁戏往往出自官方谕旨政令和法律条格,缺乏基层社会回应和文人参与不同,明代依托地方士绅进行基层社会自治而展开的地方性正俗禁戏,在苏州、杭州、南京、松江、山阴等江南市镇发动起来。在戏剧教化论的辐射影响下,以告示、官箴、乡约、士绅言论、家训等形式出现的地方法则和社会舆论,对弥漫于民间祀神、婚丧、节日游艺活动中的演剧活动,对较远离政

  • 标签: 地方性 基层社会 明代 民间 乡约 杂剧
  • 简介:明中叶后,宫廷与上层禁戏诏谕、律令相对减少,而文人士大夫参议、家训官箴、功过格等社会舆论禁忌增多。导因于官方戏曲教化论影响,禁戏的言论将戏曲传演看做一切罪恶的渊薮,看做风俗奢靡、道德堕落的罪魁祸首。随着明代后期士宦蓄养家乐家班风气兴起,

  • 标签: 明代后期 地方性 戏曲演出 万历 功过格 社会舆论
  • 简介:杜光庭生平著科仪书二十多种,对于科仪音乐的整理和发展都有显著成就,故被时人誉为“词林万叶,学海千寻,扶宗立教,天下第一”,是科仪音乐史上继陆修静后的一代宗师。杜所撰大量科仪书中,以《道门科范大全集》和《太上黄录斋仪》58卷最具代表性,包括多种大斋的仪轨,运用范围有所增广。本文着重研究《道门科范大全集》中的相关音乐资料,从中可见出唐代道教仪式音乐的一般特点和结构规律。

  • 标签: 道乐史料 杜光庭 道门科范大全
  • 简介:德国考古研究所东方部与布兰肯堡(哈尔茨)于1998年5月在克罗斯特米歇尔斯泰因联合举办了主题为“金属时代的考古学”的音乐考古学学科国际研讨会,本文是大会的宣读论文之一。文章指出,古以色列/巴勒斯坦音乐活动的史料记载与考古发现之间存在着巨大矛盾,这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即《圣经·旧约金书》和《塔木德经·密西拿》有关盛大音乐活动的记载是经过渲染、夸大的,有时甚至是虚构的,这是美化历史从而强化当时神权统治的需要。

  • 标签: 古以色列 巴勒斯坦 音乐史 圣经·旧约全书 塔木德经·密西拿 音乐考古
  • 简介:一、寻找《绕圈集》大约是2003年间我在为撰写博士学位论文而收集资料时,在《二期抗战新歌初集》一书中一篇题为《中国新音乐运动之史的发展》的文章里读到了这样一段话:

  • 标签: 解读 史料 博士学位论文 新音乐运动 收集资料 文章
  • 简介:文章以上海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西文报纸《北华捷报》和《字林西报》为主要史料,评述上海"孤岛时期"的音乐生活。这两份报纸主要由商业广告、社会新闻、评论文章、读者来信、文娱活动等几个板块组成。在诸多栏目中,尤以"读者之声"专栏最具特色,其不具有猎奇的视角,内容更贴近日常生活,是读者表达个人意见的重要途径,是真正的大众舆论。该专栏涉及音乐会、音乐家、乐队等几乎所有租界的音乐活动,信息量大、观点新颖,对探究特殊战争时期的上海城市音乐文化,梳理战争、政治、革命和音乐的关系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

  • 标签: 孤岛时期 音乐生活 北华捷报 字林西报 读者之声
  • 简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海外是近年来渐受学者关注的一个课题,但有关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其突出的表现且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研究者对西文文献及海外学术成果的陌生和误读。本文以古琴在海外流传的研究为纲,通过使用一些目前尚未被利用的西文文献和历年来海外及西方学者的相关研究来追觅古琴十六中期至二十世纪初期在西方留下的雪泥鸿爪。除力求勾勒出一幅更准确、更详尽的古琴西徂图外,对严晓星《高罗佩以前古琴西徂史料概述》的订正补遗,也是该文的目的之一。

  • 标签: 古琴西徂 钱德明 外销画 李太郭 邓尼克
  • 简介:音乐史料研究是音乐史学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鉴于目前我国现代音乐史学史料学体系性建设的滞后,本文以《厦门市运动大会会歌》两种不同版本的发现和考证为例,阐明音乐史料研究疑、考、信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性,并以此为个案,强调音乐史料研究中的独立思考精神和翔实考证的学术价值,为撰写“信史”提供可靠的史料依据。

  • 标签: 音乐史料研究 弘一法师 《厦门市运动大会会歌》
  • 简介:本文从音乐价值论论题的引出、成果的述评、词语的考析、学科的构成、对象与方法等一系列环节阐述了“音乐价值论”的理论研究和音乐价值论学科建设问题。

  • 标签: 音乐批评 音乐价值论 音乐实践 价值 研究
  • 简介:<正>口弦,是一种构造非常简单的原始乐器。国外有关专家认为,最早的口弦,起源于人类新石器时代。世界各地口弦形制大同小异,都是在金属、竹、木、象牙、贝壳

  • 标签: 新石器时代 贝壳 口弦 各民族 自然形态 科学价值
  • 简介:一群壮族年轻人为了保护和传承壮语文化发起了“壮语新歌”运动,壮语新音乐应蕴而生.壮语新音乐是传统的壮歌与流行的音乐元素相结合的产物,有着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以及特性,本文试以美学理论与方法为核心,从壮语新音乐的审美特点、审美价值的表现形式及社会功能两方面进行入手,结合民族音乐学知识来分析它的审美价值.

  • 标签: 壮语新音乐 审美特点 审美价值
  • 简介:<正>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们为其极度专门化而自豪的时代。各学科倾向于独立于其它学科而存在,其结果是,我们的思想、努力和兴趣的各个方面很容易变得互无联系而且也不协调。艺术像科学一样,变成了抽象的研究,它们试图达到一种纯洁的境界,脱离常规、更脱离心理及人性的范畴。音乐是否能够对我们的生活施以道德和精神上的影响呢?它是否使我们的情感更加高尚呢?它给我们的存在增加光彩了吗?这些功利主义的想法使我们吃

  • 标签: 当代音乐 音乐艺术 音乐形式 伦理 爵士乐 功利主义
  • 简介:《词乐曲唱》的学术价值育德《词乐曲唱》一书作者洛地、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今年已获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图书选题奖。这是一本对理解和研究民族文艺、民族音乐具有指导意义,对现实具有切实作用,学术价值很高的著作。一,将我华夏——汉族的歌唱,明确分为:“以文化乐...

  • 标签: 词乐 曲唱 依字声行腔 学术价值 民族音乐 学术专著
  • 简介: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因此,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最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音乐教育只有在对真、善、美统一,知、情、意统一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才会实现其真正的美育价值

  • 标签: 音乐教育 美育价值 价值探究 人类文化 历史内涵 人类历史
  • 简介:任何一个艺术品种,要谈到如何继承和发展的问题,首先必须认真地研究这一艺术品种的总体审美价值观是什么,古琴音乐也不会例外。

  • 标签: 古琴音乐 审美价值观
  • 简介:随着音乐新课程的实施和综合理念的贯彻,当前音乐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各具特色的教学课例层出不穷。但是,与此同时出现的另一番音乐课堂景象,却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为了凸现综合理念,在音乐课中进行脱离音乐艺术属性和音乐文化内涵的教学活动,比如去探讨、了解、评价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精神文明、历史、地理、数学、美术、舞蹈等领域的问题,这是对音乐课综合理念认识的偏颇和误解。

  • 标签: 音乐新课程 引领 价值 音乐课堂 音乐教学 教学课例
  • 简介:<正>《乐记》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艺理论(以音乐为核心)著作,它是一部立论严谨、言简意赅、富有先秦文论特色的书。虽然保存在《礼记》中仅十一篇,另有十二篇已经散失。汉代《礼记》的编订者为什么仅仅选录这十一篇,将另外十二篇选出去,看起来,是经过思考后定下来的。很可能由于编订者认为现在《乐记》保留下来的十一篇理论性强,其它十二篇多属具体问题的记叙性文字,理论性较低,因而舍弃了,理论性强的十一篇得以留传于后世,固是莫大幸事。而一部完整的音乐理论著作,既有理论部分,又有纪实部分的却从此分散而亡失,却不能不令后人深感惋惜!

  • 标签: 具体问题 社会生活 音乐美学 审美观点 思想性 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