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2016年7月至9月,由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国美术馆主办并实施的“国家美术藏品保护与修复示范项目”在北京举办。作为整个项目的核心内容,围绕国家美术藏品保存修复的国际研讨会也于2016年7月6日至7日在中国美术馆召开。

  • 标签: 中国美术馆 国际研讨会 藏品保护 国家 修复 保存
  • 简介:在“文革”体制内,国家政治话语的霸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大多数画家已经失去了独立的思想能力,因而包括工农兵业余作者在内的广大美术工作者不能不成为主流语的思想能力,因而包括工农兵业余作者在内的广大美术工作者不能不成为主流话语的生产者。从1972年的“纪念毛主席‘讲话’发表三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以后,

  • 标签: 美术工作者 国家政治 文革时期 话语背景 美术作品展览 思想能力
  • 简介:随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有着密切的联系,关注教师艺术创作与创新能力的发展也成为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首届全国美术教育教师作品展览”正是聚焦“美术教师”这样一个群体,旨在提升大、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美术教师专业成长,开创艺术教育改革新局面。

  • 标签: 美术教育 教师 创作 教学
  • 简介:实用主义、民主性、技术崇拜、风格化乃是理解20世纪美国设计及其国家身份的主要切入口.本文将以“国家身份”为主线,重新梳理20世纪美国工业设计史;结合大历史的语境,以美国工业设计师的其人其事作为要素进行史料重组,并以全新视角解读“摩天大楼”、“流线型”、“国际主义”等美国风格的设计现象,以期呈现出20世纪美国设计独一无二的国家身份.

  • 标签: 实用主义 民主性 技术创新 风格化
  • 简介:中国政府一直强调文化改革的重要性,全社会对文化软实力提升愈加迫切。文化软实力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而建立国家级艺术荣誉制度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本文围绕文化软实力建设,阐述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建立国家级艺术荣誉制度的必要性;从地域性、专业性、持续性和宣传力度四个方面出发,结合国外的国家艺术荣誉制度,指出我国艺术领域缺乏权威荣誉奖励问题;在遵循公正、法制、效益的原则上,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国家艺术荣誉制度体系的设想。

  • 标签: 文化软实力 国家艺术荣誉制度 艺术荣誉院院士
  • 简介:2018年12月3日14∶00,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承办的“写意中国”——2018中国国家画院年展书法篆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出席本次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兵,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纪连彬.

  • 标签: 画院 院长 中国 国家 篆刻 书法
  • 简介:为了展示当代中国书画界各派实力艺术家们的艺术主张,展示中国书画艺术创作的成果,进一步弘扬中国书画艺术,同时更为了发掘,培养一批深具创作潜力的中国书画艺术家,把中国传统的书画事业发扬光大,翰苑国际(湖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艺术》杂志社、《美术之友》杂志社、《美术向导》杂志社、《荣宝斋》杂志社等相关艺术机构与国家专业美术出版社,全画收罗近几年以来,由各派中国书画艺术家们创作的系列书画作品,编辑出版大型画册《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向海内外书画市场进行全方位的推广、介绍与销售。

  • 标签: 艺术家 杂志社 中国书画 美术 书画
  • 简介:彭筠(以下简称“彭”):您一直从事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现在又担任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多年来的设计教育与研究工作经历了哪些阶段性转变?也请您大致介绍一下艺术设计研究院目前的工作情况。

  • 标签: 设计研究院 艺术 国家发展 院长 教授 刘波
  • 简介:2015年9月7日上午9:30,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篆刻艺术青年人才培养培训班开班仪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田黎明,副院长牛根富、谭平,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苏士澍,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监督部主任刘立明以及国家艺术基金遴选的项目监督专家——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主任王庆、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子康、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岳峰等出席了开班仪式。

  • 标签: 青年人才培养 基金管理中心 国家博物馆 篆刻艺术 资助项目 培训班
  • 简介:本刊讯2017年3月27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2016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翰墨薪传——苏州“牵手西部”书法人才研修班学员成果展亮相姑苏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本次展览由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书法家协会、

  • 标签: 艺术人才培养 资助项目 苏州市 书法家 成果展 研修班
  • 简介:自1959年建成以来,人民大会堂就成为全国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讨论并决议国家大事的会议中心;同时,它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接待各国首脑和国际友人的重要的公共场所.因此,这座宏大的殿堂式建筑天然具有着新中国国家形象的象征意义.在这层意义上,装点着人民大会堂的众多的书画艺术品成为新中国精神风貌和艺术形象的最直观的代表,其中尤以中国画为最.这不只是因为陈列品中中国画数量上的优势,还因为中国画独具的最完全地反映出中国民族精神、文化传统、历史发展和社会风貌的特质.因此,人民大会堂得到广大艺术工作者的支持和热爱,征集并收藏下极为丰富的中国画作品.它们的创作者中,既有蜚声中外的画坛巨匠,也有前途无量的中青年才俊;而他们笔下跃然而出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在装饰着人民大会堂的大厅小室、壁上堂前的同时,其中大多数作品还代表了建国以来中国画创作所取得的最高成就.

  • 标签: 人代会 党代会 政协会议 国家形象 新中国 代表
  • 简介: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中华意蕴—中国油画艺术国际巡展归国汇报展暨2016中国国家画院年展油画院作品展'于2016年10月13日至24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是将'中华意蕴—中国油画艺术国际巡展'的展览情形向国内观众进行汇报,同时也作为2016中国国家画院年展油画院作品展向社会各界汇报。'中华意蕴—中国油画艺术国际巡展'已于2016年7月13日至31日在法国巴黎布隆尼亚宫隆重举行,受到法国观

  • 标签: 中华意蕴 中国国家 中国油画
  • 简介:国家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把世人的目光再次聚集到古老丝绸之路的广阔空间。丝绸之路的西端——两河流域、埃及和希腊等地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创造,不仅为人类文明的全球发展点燃了燎原之火,而且其丰富辉煌的文明遗迹更成为今天全世界所共同珍视的无上瑰宝。这些文明创造的政治,社会与实利的功用早已随着时间而流逝,但其艺术上的思想、

  • 标签: 古代文明 艺术考察 国家 社会 画院 中国
  • 简介:9月5日,《既要笔墨又要现代——姜宝林艺术七十回顾》文献集首发式暨师生作品展开幕式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兼职主席许钦松,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田宇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美术评论家贾方舟,中国人民大学美学与现代艺术研究所所长牛宏宝,花玉素(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延龙先后致辞,对姜宝林的艺术品格与人格风范,特别是他的创新探索精神及其达到的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 标签: 中国国家画院 姜宝林 文献集 中国美术家协会 美术评论家 文联党组
  • 简介:前因后果去巴西世界杯的记者最尴尬的事是被人问"又没中国队,你来干吗?"但这并不妨碍国人对世界杯的狂热——狂热到已经忘了有中国队这件事。国足,不乏国家全力为之,不乏全民全力支持,不乏钱财……几乎不乏任何东西,我看是全世界得到国家资源与全民资源最多的球队,但,就是不行,看来真的叫"不行就不行"怎么都没用。

  • 标签: 国家资源 世界杯 中国画家 展览 境外 广场
  • 简介:中央美术学院“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表彰大会暨中央美术学院创作论坛于2009年9月28日下午在中央美术学院学术报告厅召开。大会由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同志主持。会议表彰参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各位老师,奖励各位艺术家在此次活动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召开创作论坛,以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为契机,进行关于历史题材创作的研讨.

  • 标签: 中央美术学院 重大历史题材 美术创作 论坛会 表彰 工程
  • 简介:我国传统文化之中,古琴、昆曲、园林等等堪称国粹,而传统手工艺中称得上国粹的,莫过于漆器、瓷器与丝织工艺了。漆器在古代,为我国赢得了世界性声誉;在现代,为经济困难时期的我国赢来了滚滚外汇。我国大漆髹饰工艺还传到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国家,影响东亚国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漆髹饰工艺。说我国大漆髹饰工艺是世界漆艺之母、世界漆艺之根,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此话千真万确。

  • 标签: 传统手工艺 东亚国家 传统文化 规划项目 图书出版 漆艺
  • 简介:奉命为人民美术出版总社审读张燕先生《〈髹饰录〉与东亚漆艺——传统髹饰工艺体系研究》,实感力有未逮。读罢全书,有这样几点感受:一、是书立意甚高以漆艺经典《髹饰录》为轴,上溯下探,意欲穷尽八千年之中华漆艺史及东亚诸国的续创与新创。为此,需对蒹葭堂钞本、朱氏刻本、王世襄和索予明的解说作详细的校勘、注释和今译,需将作者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遍访国内外大漆作坊、遍察古今漆艺代表作之所得融会贯通,相互比较,方能成就这一巨作。

  • 标签: 传统工艺 漆艺 规划项目 图书出版 东亚 体系
  • 简介: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一条道路比丝绸之路更为悠久——以陆上丝绸之路开通为始,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也没有哪一条道路比丝绸之路更为漫长——它通过草原、沙漠和海上所建立的道路,第一次把不同地域的文明连结为一个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讲,丝绸之路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的第一次全球化运动。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条道路上诞生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从长安到两河流域,再到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形态跨越了种族、语言和地域的隔阂,

  • 标签: 人类历史 古代文明 艺术考察 时代精神 陆上丝绸之路 交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