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们谁都知道,让子女上好学校、读有用书,才能让子女有出息,成为接班人。但是,我们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是,不能让子女认定家族企业、家庭财富自然是他,而是应该让他感受到竞争。没有竞争压力,人是不容易有进取心,上再好学校也没用。今天独生子女之所以比过去中国子女更没有接班能力,原因在于此。

  • 标签: “富二代” 独生子女 竞争压力 家族企业 家庭财富 接班人
  • 简介:<正>走过烟雾腾腾漫长沉寂,走过城市里烟雾腾腾、喧嚣腾腾多日沉寂,喘息耕地,金黄都城,啾啾鸟语,突然,神明再现。突然,灵气再现,突然,心头重重击,突然,字句降临。突然,神明灵气,突然,神明将我擒获,突然神明把我主宰!仿佛布满黑夜长天等待第道霹雳闪电,

  • 标签: 神明 再现 节译 灵气 克洛 沉寂
  • 简介:<正>1966年,《巴黎评论》请求对约翰·厄普克进行采访,被厄普克拒绝,直到第二年,厄普克才接受了这要求。接着于1968年《巴黎评论》记者查尔斯·托马斯·塞缪尔对厄普克进行了采访,其内容如下:

  • 标签: 约翰·厄普代克 小说家 作品 短篇小说 作家 评论
  • 简介:约翰·厄普克创作于世纪之交短篇小说集《爱插曲》通过记忆重构了20世纪60年婚外恋叙事,重新定义了那个时代生活并赋予其意义。依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生存三境界"理论,60年美国信仰传统式微,人们远离了宗教境界,陷入暧昧性之中,并且面临道德真空,伦理境界亦不复存在;此时主人公们沉浸在审美境界中,追求审美主义生活方式,追逐欲望最大化,最终难免陷入幻灭与绝望。厄普克重写了那段历史,展现了被忽视60年之私人领域,揭示了"欲望乌托邦"脆弱无力。

  • 标签: 厄普代克 60年代 审美主义 记忆 家庭
  • 简介:<正>美国有“汽车王国”之称。本世纪初,福特汽车公司价格低廉T型汽车发明不久,即投入批量生产,汽车拥有者迅速增多。据统计,早在20年末,洛杉矶市就有80万辆汽车,平均每个家庭辆。30年经济大萧条和40年大战度延缓汽车普及。本世纪后半期美国真正进入汽车时代。1954年美国人已拥有全世界汽车总数60%。1960年美国69.5%的人开车上下班。伴随着汽车爆炸性增长是修路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美国开始大规模修建高速公

  • 标签: 《洛丽塔》 汽车 霍尔顿 亨伯特 美国文学 厄普代克
  • 简介:<正>克罗尔在“就灵感问题给布雷蒙神父封信”中论述了“灵感”三个含义:1.般含义:天赋;2.具体含义:艺术家创作前极度兴奋状态;3.宗教含义:纯诗与祈祷相通。在谈到第个含义时,他写道:

  • 标签: 诗论 中国文学批评史 音律 纯诗 作品 上帝
  • 简介:冯至青年时代与德国浪漫传统关联,直受到研究者普遍重视。本文试图进步准确呈现上述关联具体构成及其重要特质。在细致分析1920年冯至生命历程以及他大量诗歌与散文创作基础上,本文认为,浪漫传统对早期冯至影响,不仅体现在诗歌艺术层面,更对其精神气质型塑具有重要作用。冯至与浪漫传统联系,方面与他对以唐诗宋词为代表中国古典传统自觉继承有关;另方面,也与他面对现代性困境对德国浪漫派批判性吸收有关。大量事实证明,冯至在精神上更接近诺瓦利斯与蒂克而非施莱格尔兄弟及克莱斯特等人,他更强调自然与精神性这浪漫美学维度。

  • 标签: 冯至 德国浪漫精神 同一性
  • 简介:个普通冬日/在北温带。个并不富强国度/康康/你降生在个诗人家庭父亲给予你空间被书切割/我爱都排成铅字四处游荡/康康/书架上满满站着父亲肋骨赤裸裸来去是生命本质/出生你与我便产生了共鸣/儿啊/你每个皱褶都那么自然/不像我,被阳光揉疼纹路/直爬进了心脏诗是无法卖/还有灵魂/父亲良知扎入黄土深层/翻开看/满是地球血肉

  • 标签: 康康 四处游荡 痛苦挣扎 黎明前的黑暗 世道人心 从零开始
  • 简介:<正>《新匈牙利季刊》1979年第75期刊登了匈牙利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M·绍博尔奇篇题为《匈牙利七十年文学、批评及现实》综合报告,文章对匈牙利七十年文学状况进行了全面而概括总结。作者认为,在过去十年中。匈牙利马克思主义批评已经威信扫地。这种现象有其主观上原因,例如,作家之间妒忌等。但主要客观原因似乎在于,社会现实以及文学所创造和反映现实出现了复杂现象,有待于批评界去作出令人信服分析。而批评家们对于社会主义文学出现变化特点和方向,却感到困惑不解。此外,还有些内在因素,例如“信息爆炸”。那种通晓全部文学史,熟谙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并能够对它们发展作出全面评价批评家,几乎寥寥无几。匈牙利七十年文学主流,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

  • 标签: 匈牙利 七十年 文学史 世界文学 民族文学 主义批评
  • 简介:美国小说家约翰。厄普克在新作《恐怖分子》(2006)中,试图设身处地去理解个本土恐怖分子心理及思维。通过这个年轻美国穆斯林眼睛和心灵,作者揭示出信仰丧失、灵魂空虚现代美国社会众生相,并指出信仰具有的两面性:它可以安慰荒凉宇宙中孤独个体;但如果走向极端和绝对,又可能构成对人类社会巨大威胁。作者对伊斯兰信仰思考不乏浪漫东方主义式想象成分,但这部小说问世不仅有利于各种信仰之间对话,而且为重新审视美国社会文化提供了新视角,其引发各种争论证明了它对恐怖主义等重大现实问题有效关注和探讨。

  • 标签: 厄普代克 《恐怖分子》 信仰 恐怖
  • 简介:小说语言和诗歌语言有很大区别,但在其语言立场背后,都隐含着可以相互沟通和比较意识形态和人生存状况。拉美的新小说和中国90年诗歌写作共同点在于:其创作者自觉地意识到了语言改革对于更贴切地表达或象征他们自己时代和心灵重要性。这种意识在理论表达中分歧,并不能掩盖他们对现实认知和感受相似性。而在具体创作中,作者们却不知不觉地在违背或遵循着,滞后或超越于他们主观理性认识,体现在创作细节中无意识也许真正泄露了他们生存境遇,但不管怎样,拉美新小说家和中国的当代诗人们宣言或多或少地表达了相同挣脱和追寻。

  • 标签: 新小说 追寻 诗歌 生存境遇 当代 诗人
  • 简介:老电影总是会激起人们怀旧情绪,如普希金诗言:“过去了切,都会变成亲切怀念。”本文拟从20世纪50年爱情题材电影中,了解新中国头十年间婚恋风情。通过这些影片,同样可以观察20世纪50年婚恋观念,及艺术想象中心理真实。

  • 标签: 老电影 20世纪50年代 爱情题材 婚恋观念
  • 简介:《贝奥武甫》是部用古英语讲述古日耳曼历史故事史诗巨著。由于这部作品与日耳曼传统有着紧密联系,它和日耳曼文化圈中其他中世纪文学作品样,带有显著日耳曼文化特征,因此,《贝奥武甫》中的人名大多与古日耳曼社会传统人名样,在故事中不断传递着丰富历史文化信息。本文以古英语词源学为线索,试图通过再次解读格兰尔这名字中所隐含神秘词义,进步挖掘这似人非人狂野角色在日耳曼传说中或曾有过但已被历史掩埋了古老故事。

  • 标签: 古英语史诗 《贝奥武甫》 词源学 隐含意解读
  • 简介:约翰·厄普克因擅长描写白人中产阶级生活而被称为社会历史变迁准确记录者。然而,他后"9·11"小说《恐怖分子》却改其创作内容、主题和风格,通过描写18岁中学生艾哈迈德由名单纯美国青年转变成狂热恐怖分子过程,揭示恐怖主义源于不同社会环境、不同宗教信仰及人性善恶冲突。所有这些冲突皆可归结为后"9·11"时代文明冲突。

  • 标签: 约翰·厄普代克 《恐怖分子》 后“9·11”时代 文明冲突
  • 简介:美国文学史叙述中有许多“既定说法”。特别是叙述19世纪60年之前美国文学,对这文学现象起点,殖民文学和独立革命文学地位和功能、超验主义文学等描述,似乎已有定论。然而,在全球化日趋发展、文化接触、交融和冲撞日益频繁世纪之交,很有必要从文化、多元文化和跨文化角度加以重新审视。这对于从总体上把握美国文学、乃至美国文化和历史发展,对于研究中美思想、文化和文学交流和冲撞,将提出很多新课题。

  • 标签: 美国文学 美国文学史 文化-历史研究
  • 简介:笔者最早见到诗人马启是在2013年夏天,那年北上青岛游玩路过济南,有幸拜见了些诗人,马启是笔者见过印象深刻位。他是地地道道山东人,有着齐鲁大地人热情、豪爽和真诚。那年夏天异常炎热,马启和野雪驾车让笔者领略了传说中济南夏天。汩汩而出趵突泉水、透人心脾茶棚香茶、幽静渺远小寺庙、接天莲叶大明湖、湖上冲舟翱翔……让笔者感受到个具有"真性情"北方汉子。而事实也正是

  • 标签: 北方汉子 齐鲁大地 真性情 湖上 山东人 秋风秋雨
  • 简介:自古以来,先贤、名贤之于文化发展就备受世人瞩目,也受到了普遍敬重,《礼记》中有谓:"祀先贤于西学,所以教诸侯之德也。"《周礼·春官·大司乐》亦有云:"凡有道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所谓"瞽宗"者,古之学校也,《礼记》所谓"西学"者是也。西周天子设立大学,其学有五: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中为辟雍。道德标杆楷范作用,自然受到历代统治者和教育者高度重视。东汉末年,"孔融为北海相,郡人甄士然、临孝存知名早卒,融恨不及之,乃命配食县社。其余虽介之善,莫不加礼焉"(范晔

  • 标签: 瞽宗 沧浪亭 虎丘 配食 大司乐 辟雍
  • 简介:20世纪30年中国文学主要由现代小说五大家、左翼文学、京派文学、新感觉派文学构成,在动荡不安社会背景下难能可贵地展现出多种文学思潮齐头并进,多个文学流派积极对峙与互渗态势。本文就当代作家创作多元化及繁荣发展进行述评,并着重探讨了在这时期不同作家文学创作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 标签: 20世纪 30年代 小说 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