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6 个结果
  • 简介:笔者在从教的过程中,始终坚信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既要坚持他们的全面发展,又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实现这个理念的过程中,给体育课堂评价权是非常重要的,把他们引导到评价中去,让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发展,真正落实体育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培养体育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最终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文体双飞。

  • 标签: 课堂评价 体育生 学生全面发展 权利 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教育是近年来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方式,它由郭思乐教授提出并主持了相应的课题,在中小学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改革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教育与传统的师本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育领域中的充分体现.本教育把一切力量聚焦于学生的发展,坚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实现了教育主体认识的转变和最大程度的课堂中人的解放.

  • 标签: 生本教育 郭思乐 教育改革 教育理念 主体性教育 主体认识
  • 简介:郭思乐教授的本教育从“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申出“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揭示了教育的真本。本教育“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出发点”,强调人的生命价值和智慧价值,赋予教育以关怀的品质,体现了教育的生命关怀。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知识升华为一种关怀,关怀比知识更重要。

  • 标签: 生本教育 生命关怀 以学生为本 生命价值 传授知识 以人为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4月19日-21日,我们有幸参与了淄博市本教学研究活动。期间到各区县参与观课、评课及作报告,感受到了淄博的教育正悄悄孕育着巨大的变革,几天来的活动使得自己对生本教育有了新的感悟,这也许就是互动生成的力量吧。

  • 标签: 课堂 教学研究活动 生本教育 互动生成 淄博市 观课
  • 简介: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农村初中生入学率和毕业率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流失率仍然十分严重。大量学生的流失,一方面影响了义务教育法的贯彻落实,“普九”成果难以巩固;另一方面,流失的初中生大多数为未成年人,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可塑性较大,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 标签: 初中 辍学 预防工作 教育理念 学生管理
  • 简介:教育的功能和终极目标是让人不断扬长避短,隐恶扬善,能'审查事理,权衡轻重',让每一个生命活得快乐,活得有价值,它承载者生命的尊严。学校要成为稚嫩生命的乐园,要成为放飞理想,翱翔蓝天的航空母舰。学校教育承担着协助、

  • 标签: 生本教育 承载者 权衡轻重 学校教育 郭思乐 校园文化生活
  • 简介:什么是伦理?《辞海》的解释是处理人们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本教育的伦理观,按郭思乐教授所认为便是对学生的高度尊重。为什么学生应当得到尊重?从学生内部来认识,有应当得到充分尊重的理由。小学生是儿童,儿童是人生中一个十分重要、不应被忽视的生命阶段。儿童保留着人性中最美丽的方面,对此,鲁迅先生就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 标签: 伦理观 语文 小学生 《辞海》 生本教育 尊重
  • 简介:应试教育不好,它扼杀了人的学习天性和创造力,这是人所共知的。近年来,素质教育之风吹遍大江南北,素质教育也深得广大教育者的认同,但毋庸讳言,素质教育的实施举步维艰,很难得到真正的落实,为什么会这样?一方面是高考升学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素质教育还是一种对受教育者的外在目标要求,而不是受教育者内在发展的需求。"本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 标签: 思考教育 素质教育 基点 受教育者 应试教育 生本教育
  • 简介:学困生,一个沉重的话题。谈起学困生,我的眼前就浮现出一张张稚嫩的脸庞,透着无奈;一双双困顿的眼神,流露着漠然。每一个班,都会有这样的学生,他们跟不上班集体的整体要求,不能及时完成学习任务,对周围的人容易抱有猜疑、不信任的态度,产生“你好是你的,我不好不关你的事”的消极心理。

  • 标签: 学困生 生本教育 激情 学习任务 消极心理 班集体
  • 简介: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诗人。意象派中心人物。1921年离开意象派并与到莫斯科访问的美国舞蹈家邓肯相识。热恋成婚,后离异。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1925年9月三度结婚(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然而,11月便因精神病住院治疗,完成自我审判式的长诗《忧郁的人》,12月26日写下绝笔诗,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自尽。

  • 标签: 叶赛宁 俄罗斯 莫斯科 意象派 列夫·托尔斯泰 长诗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陈雪飞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6-16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
  • 机构:〔摘要〕随着我国法律建设进程的加快,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提高公民的法律法规意识有着深刻的意义。而中职生是我国的一大群体,对其实行法律教育,有利于国民法律意识的提升,及能使得国家依法治国建设顺利进行。
  • 简介: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北京市针对应届高校毕业的落户政策,以及利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建立计量回归模型发现:在北京市限制人口规模及收紧户口政策的背景下,非京籍高校毕业生在京就业人数的增速放缓;男性、学习成绩在前25%、研究学历、北京院校的毕业,在北京就业和在北京落户的可能性更大;生源地离京越近、母亲从事管理技术岗位的工作、高学历、多次求职的毕业生在京就业的可能性更大;党员、求职花费越多的毕业落户北京的可能性更大;此外,落户北京会给毕业带来起薪损失,这主要是由于那些能够解决户口的单位提供的起薪较低的缘故。

  • 标签: 高校毕业生 就业 北京户口 落户 就业地选择
  • 简介:本教育其实是一种回归到简洁的教育.任何教师拿起教材,就能走进课堂,上好语文课;只要乐于关注学生,善于和学生一起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就能分享到教学最丰硕的成果;学优为师,师生共同成长,出现相互提高的美好境界.简单到:为了学生的一切,大胆地向学生拿来,让学生成为我们教育最丰富的资源,如信手拈来般自然真实,像一挥而就般利索纯朴.

  • 标签: 生本教育 简单 小学语文教学
  • 简介: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尚雅双语实验学校是“本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学校自1999年6月参加“本”教育实验自今已有十年。对于做课题,参加实验研究,学校目的非常明确,“本”关注生命,以生为本,体现自然,理念先进,实验不是为做花瓶,而是通过实验,真正关注学生成长,有效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 标签: 实验学校 实验基地 江门市 广东省 双语 纪实
  • 简介:本教育通过释放学生所蕴涵的巨大学习能量,使学生的素质获得全面的提高,从而带来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因此,践行本教育理念,激扬生命,已经成为我们当下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 标签: 素质教育 生本教育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