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图书馆2.0研究起步于2006年,随后形成一场图书馆2.0运动。图书馆2.0运动留下丰硕的理论遗产:它推动草根学人的研究进入或影响主流学术圈,成为图书馆学发展的新动力;它破除了人们对技术的神秘感,弥合了图书馆理念、信息技术、用户服务之间的鸿沟,改变了图书馆人对于资源、服务、技术的理解。

  • 标签: 图书馆2.0 图书馆资源 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技术
  • 简介:小学图书室的基本任务,就是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服务,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回顾我校图书室建成9年来为教育、教学所发挥的效能,可归结为“服务”。一、为教师备课、上课服务小学图书室承担了教师教学、科学研究的前期劳动,节省了教师检索资料的时间,使教师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料进行备课、研究,更加深入地分析、理解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上课深入浅出,得心应手。平时,我们按照各科教学的需要,从教育、教学报刊上搜集有关文章资料,按课程进度编成书目索

  • 标签: 图书室 科学研究 小学 教育质量 教学服务 教师教学
  • 简介:1索引运动的实质和特点。“索引运动”一词是万国鼎于1928年在《图书馆学季刊》2卷3期上发表的《索引与序列》一文中首次使用的。他使用该词是对当时我国索引事业日益为学术界和图书馆界所重视的发展形势感到欣喜,概括道:“盖中国索引运动,已在萌芽矣。他日成绩,惟视吾人如何努力耳”。

  • 标签: 索引 图书馆学 成绩 中国 运动 为学
  • 简介:明确同济大学图书馆在“十三”时期的使命和愿景.然后,根据国内外图书馆行业发展现状和环境扫描,立足同济大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用户需求,分析和把握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发展趋势,结合发展现状和已有建设成果,提出同济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六大目标,即未来年将同济大学图书馆建设成为支撑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文献保障与共享中心”,助力科学决策和科研创新的“情报分析与服务中心”,引领文化风尚和经典阅读的“文化传承与交流中心”,促进自觉学习和创新实践的“创新体验与学习中心”,培养研究型学习习惯和批判性思维的“信息素养教育基地”,推进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管理的“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分别阐述这六大目标中每一项目标的总目标、分目标和行动计划.最后,分析“十三”目标实现的保障措施及预期效果.

  • 标签: 研究型大学图书馆 大学图书馆建设 规划 未来发展方向 同济大学 文献保障
  • 简介:简要回顾南京大学图书馆近几年的建设成就,分析所面临的形势,提出“十三”时期建设总体目标与总体思路,明确主要任务和实施举措,包括馆藏发展,教学与科研的支撑与保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图书馆空间再造,馆员发展,合作、协作与交流六个方面的任务.提出“十三”时期的三项重大任务:历史文献保护和开发利用、基于特色馆藏的优势学科精准化服务、图书馆空间再造.

  • 标签: 大学图书馆 南京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 教学与科研 馆藏发展
  • 简介:通过排比古今文献,追溯“耕读传家”观念在中国农耕社会中形成、发展和消歇的历史轨迹,揭示传统小康农家对于家庭、家族文教前景的企求,指出对“亦耕亦读”生活图景的追求是中国文化史应予关注的重要思想传统之一,对于全民阅读推广背景上的家庭书香氛围的构建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 标签: 耕读传家 家庭阅读 书香世代 全民阅读推广
  • 简介:中国索引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2013年11月2日-3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北京、天津、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云南、陕西、甘肃、湖北、四川、重庆、广东、江苏、山东、上海等省市自治区以及国外的近160名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进行了学会理事会的换届选举。

  • 标签: 中国索引学会 第五届理事会 换届选举 会员代表大会 内蒙古 自治区
  • 简介:研究我国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个导向,即学科地位导向、学科性质导向、学科使命导向、研究生使命导向和社会需求导向。

  • 标签: 情报学 研究生教育 中国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关于创建“20纪中国人物传记资料全文数据库”的构想缘起、创建数据库的迫切性、数据库的内容、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等。

  • 标签: 20世纪 传记资料 全文数据库
  • 简介:20纪中国人物传记资源的整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其数据库建设则更是意义重大。早在2009年,我们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人物传记资料索引》(以下简称《世纪人物索引》)[1]即将出版之际,就曾撰写过《关于创建"20纪中国人物传记资料全文数据库"的构想》一文[2],提出了创建全文数据库的最初设想。为了实现我们的这一目标,2010年9月,

  • 标签: 人物传记资料 全文数据库 20世纪 中国 数据库建设 2009年
  • 简介:21纪将是一个高科技的世纪,一个激烈竞争的世纪。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高科技的发展还是社会的竞争,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人才从哪里来?显然要通过教育,尤其是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育培养。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那么,作为中学办学条件之一的中学图书馆,在迈向21纪的过程中,如何配合学校,为培养大批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呢?

  • 标签: 中学图书馆 21世纪 中小学教育 高科技 高素质人才 历史使命
  • 简介:针对传统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凭借国内外信息素养类开放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实用性和开放性以及大学生自主建构学习的趋向性等,提出构建集“助学+自学+导学”功能于一身的“网络课程资源平台+大学生自主建构学习+翻转课堂+课堂引领+课外拓展与巩固”的“位一体”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思路,并就该模式的实施基础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 标签: 信息素养 教育模式 高校图书馆 五位一体
  • 简介:图书馆的人文环境体现着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实践。随管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维护、提高图书馆这一文化环境的优良品质,改变很多图书馆给用户一种不洁、杂乱、人员素质差、服务质量低的印象,以避免图书馆被经济社会发展的浪潮所淹没的厄运,成了一个新的难点,而“常法”正是用来维持环境品质的一种有效技术。

  • 标签: 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环境 人文环境 馆藏建设 图书馆员 信息服务
  • 简介:补:1999年6月3日,汉川市淡水养殖图书馆通过社会捐书活动,收集到民间收藏的有价值的特色文献300余册。补:1999年6月5日,黄石市服装图书馆举办了'99服装特色'专题讲座,有88名服装技术人员和服装爱好者参加。补:1999年6月22日,湖北省文化厅周

  • 标签: 湖北 特色图书馆 大事记 1999-2000年
  • 简介:简要回顾江苏大学图书馆"十二"期间在资源建设、读者服务、科研与学科建设、社会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党的建设等六个方面的主要成就,总结经验,指出存在问题及面临的形势,明确"十三"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及目标,阐述"十三"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即推进文献资源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知识交流中心、文化传承中心四个工程的建设,认为经费、人才、技术、管理、党的领导是完成主要任务的重要保障条件。

  • 标签: 江苏大学 事业发展规划 信息服务中心 读者服务 社会服务 党的领导
  • 简介:在找准定位并从文献资源建设、系统与技术服务、读者服务工作、信息服务及素质教育、机构和队伍建设个方面分析图书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十三”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深入阐述其主要任务与战略举措:建立以交通相关学科为特色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深化“以人为本,服务创新”的读者服务体系,建设具有前瞻性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从制度、经费、人才、技术、后勤等方面探讨“十三”发展规划实施的保障条件.

  • 标签: 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 规划 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文献资源建设 读者服务工作 读者服务体系
  • 简介:回顾与总结武汉大学图书馆“十二”期间在文献资源建设、读者服务、文化建设、国际化与学术研究、国内外地位、队伍建设、管理改革与制度建设、党群工作、和谐平安图书馆建设、馆舍基础设施与现代化办馆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挑战与历史机遇,从内涵发展战略、服务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战略、开放发展战略、共享发展战略及和谐发展战略六个方面规划“十三”时期图书馆的奋斗目标与主要任务,并对其规划管理与组织实施进行说明.

  • 标签: 武汉大学图书馆 规划 文献资源建设 创新发展战略 读者服务 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