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自2007年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其也面临诸多经营风险,例如投保农户的道德风险问题。本文以内蒙农作物保险为例,界定投保农户道德风险的内涵与类别,分析其产生机理,结果发现:在内蒙现行“低保障、广覆盖、低保费、低赔偿”的农作物保险政策下,投保农户并不存在事前消极防损和事后怠于减损的道德风险问题,而是存在事前骗保与事后骗赔等属于保险欺诈范畴的道德风险问题;建立健全保险机构在乡、村两级的保险服务体系则是减少农户保险欺诈的关键措施。

  • 标签: 农作物保险 农户 道德风险 行为不积极 保险欺诈
  • 简介:本文基于2003-2015年全国31个省份保险业发展的相关数据,以保险深度、财产保险深度和人身保险深度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建立我国保险业贫效应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利用莫兰指数、LISA集聚图、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保险业贫效应的空间集聚、区域差异和门槛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保险业发展和贫困程度都存在空间集聚特征;从全国角度来看,保险业、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都具有显著的贫效应,并且财产保险贫效应大于人身保险;从区域角度来看,对于整个保险业而言,只有东部和中部具有贫效应;对财产保险而言,东中西部都具有显著的贫效应,并且西部财产保险贫效应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对于人身保险而言,只有东部地区具有贫效应。保险业贫效应还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当经济发展到特定水平,越过某一门槛,保险业贫效应会显著增加,甚至发生质变。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保险业,将保险业纳入到扶贫开发体系中,充分发挥保险业的贫效应,逐步降低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保险公司还应该采取积极差异化承保策略,为区域经济稳步发展保驾护航。因为只有区域经济提高到一定水平,保险业贫效应才能产生预期效果。

  • 标签: 保险业 减贫效应 区域差异 门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