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考察与分析了20纪初期基督教在菲律宾传播的政治宗教因素,指出基督教在菲律宾的迅速扩张,一方面归因于美国在菲律宾推行的带有浓厚道德理想主义色彩的新殖民主义政策,另一方面也离不开19纪以来基督教海外传播运动所倡导与实践的“三自”传教策略与教会本色化方针。基督教会通过其积极倡导与实践的自立与本色化的传教策略,促进了基督教在菲律宾的发展,同时对维护美国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 标签: 新殖民主义 基督新教 自立与本色化
  • 简介:2006年,世界政治思潮相对活跃,形成了斑驳陆离的几大看点。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引起广泛关注,美国新保守主义受挫,英国、日本等国鼓吹“全球民主化”,欧盟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俄罗斯“主权民主”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重要内容,拉美“民众主义”日益兴起。

  • 标签: 和谐世界理念 政治思潮 综述 贸易保护主义 官方意识形态 新保守主义
  • 简介:本文聚焦于20纪初期的爪哇排华运动,考察了华人资本主义发展与近代印尼民族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这次排华骚乱是印尼民族资产阶级对华人资本主义扩张的一种自发反应,近代爪哇华人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华人商业文化与伊斯兰宗教文化、华人资本与印尼民族资本之间的文化冲突与商业竞争是导致这次排华骚乱的一个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我们在谴责与抨击印尼民族资产阶级针对华人的狭隘民族主义和野蛮排华暴力的同时,也应该思考这次排华骚乱所带来的历史教训,反省华人资本主义扩张进程中的商业道德,并思考在多元社会里华人资本主义发展所依托的商业文化应如何与其根植的社会环境相适应,以促进多元族群社会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 标签: 印尼排华骚乱 华人资本主义 伊斯兰民族主义
  • 简介:七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6国领导人在布拉格签署议定书,宣告华约有效期结束。加勒比共同体第12届首脑会议1~4日在加拉加斯举行,决定发行统一货币。2日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改名为圣非波哥大。南非非国太第48届全国代表大会2~7日在德班举行,纳尔逊·曼德拉当选非国大主席。李鹏总理2~15日访问埃及、约旦、伊朗、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科威特。3日蒂·蒂安纳吉当选基里巴斯共和国总统。

  • 标签: 基里巴斯共和国 华沙条约组织 首脑会议 纳吉 波哥大 加勒比共同体
  • 简介:一月5日经互会执委会第134次会议联合公报宣布,经互会已完成使命,但为维持成员国之间已经建立起来的联系,将在市场原则基础上成立新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第4次会议6~16日在莫斯科举行。14日批准瓦·谢·帕夫洛夫为苏联总理。7日海地政府粉碎一起政变。8日伊拉克和伊朗达成将各自军队从目前占

  • 标签: 苏联最高苏维埃 帕夫洛夫 经互会 瓦文萨 中苏联合公报 合作协定
  • 简介:一月1日中国与南非正式建交。巴基斯坦第9任总统拉菲克·塔拉尔在伊斯兰堡宣誓就职。2日由托绍夫斯基为总理的捷克共和国政府正式组成。4日日本“新党和平”、“黎明俱乐部”和“国民之声”3个政党正式成立。伊拉克国民议会议长哈马迪率领的代表团4—9日访问中国。肯尼亚总统莫伊再次当选总统,5日在内罗毕宣誓就职。5日立陶宛总统选举结果揭晓,在立出生的拥有美、立双重国籍的生态学家阿达姆库斯当选。2月

  • 标签: 宣誓就职 首脑会议 大事记 伊拉克 联合国安理会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 简介:梵语是古代印度甚至古代亚洲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了解印度政府对梵语的政策、民间'梵语婆罗多'及大众媒体对梵语的推广、教育体系中梵语的传承、作者探访说梵语的村子的过程,人们可以了解梵语在21纪初的印度艰难生存的现状。西化技术时代的洪流使依附于前科学时代的梵语在现代印度没有了立足之地。印度推广的官方语言是印地语,但印地语历史较短,尚不能像梵语一样承载印度三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尚未在国内取得绝对强势的语言地位。印度社会对于梵语传承的努力,给进入21纪以来竭力发扬传统文化的中国社会也带来一些启迪。

  • 标签: 梵语 印度 梵语婆罗多 马杜尔
  • 简介:七月1日德国总统罗曼,赫尔措格宣誓就职。马达加斯加总统阿尔贝·扎菲1—6日访问中国。1日中马签署经济技术合作协定。2日柬埔寨发生一起未遂政变。西哈努克国王的儿子夏卡朋和前金边政权内政部长辛松等被捕。夏卡朋后被允许去马来西亚。4日卢旺达反对派爱国阵线武装宣布已占领并控制了首都基加利和第大城市塔雷。17日爱国阵线任命胡图族人比齐蒙古和图瓦吉拉蒙古为新民族团结政府总统和总理,20日宣誓就职。

  • 标签: 首脑会议 宣誓就职 大事记 领导人 当选总统 欧洲联盟
  • 简介:17纪宗教分裂运动是大牧首尼康在宗教礼仪方面进行的一些改革所引起的分裂运动。冲突双方分别为以尼康为首的改革派和以大司祭阿瓦库姆为首的旧礼仪派。分裂运动产生的原因有宗教原因、社会原因和政治原因。这场运动对俄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 标签: 宗教改革 文化冲突 俄国
  • 简介:七月1日柬埔寨制宪会议批准成立临时民族政府,拉那烈和洪森担任联合主席,并通过了政府施政纲领。2日临时民族政府成员宣誓就职,西哈努克任命拉那烈和洪森为国家军队联合总司令。第10轮中东和谈结束,由于阿以双方坚持各自立场而无进展。2日南非多党制宪谈判会议批准1994年4月27日举行南非有史以来的首次普选。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美将把暂停核武

  • 标签: 宣誓就职 拉那 洪森 施政纲领 外长会议 德克勒克
  • 简介:苏利耶跋摩(SuryavarmanⅡ)大约死于1150年,阇耶跋摩七(JayavarmanⅦ)1181年即位,其间没有留下具有明确日期的柬埔寨文碑铭。必须透过刻着阇耶跋摩训谕的碑铭来了解这个时期的情况,这些训谕反映了他的世界观以及他想要人民相信的关于他早年生活的事迹。由于他显然不是一个完全正统的王位竞争者,像很多柬埔寨的开国君主那样,他早年的事迹缺乏文件的记载。乔治·戈岱斯(GeorgeCoedes)将零星材料综合成阇耶跋摩的传记,他认为阇耶跋摩是柬埔寨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国王,而不是一个僭越者。阇耶跋摩碑铭及其所告诉我们的关于他的观点,在很多方面和以前所说的根本不同。阇耶跋摩七因其所推行的激进而壮观的变革,在柬埔寨史册中占有崇高的地位,特别是自从三十年代戈岱斯的著作问世以后。我们将见到,他的统治包含一些神秘和异议。阇耶跋摩是苏利耶跋摩的同胞兄弟,是陀罗尼因陀罗跋摩(Dharanindravarman)亲王的儿子,陀罗尼因陀罗跋摩曾做过短期的国王,并且是一个热烈的佛教徒.格罗斯利尔(Groslier)最近对这些说法表示怀疑,因为它缺乏文献的证明,还因为它把阇耶跋摩置于直系继承的位置上,从而使我们所知的有关他的生平事迹变得更难理解。

  • 标签: 阇耶跋摩七世 跋摩 陀罗尼 柬埔寨人 因陀罗 同胞兄弟
  • 简介:本文回顾了1995年以来南海发生的几次主要事件,由此说明,进入21纪后,南海主权争议的突出问题将是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问题.也就是说,中国南海疆域研究将出现新动向,即在继续从事历史主权研究的基础上,把着重点转向以国际法、为依据,研究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域划界问题.

  • 标签: 21世纪 南海主权 海洋法 新动向
  • 简介:本文是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2012年12月1日在“21纪世界权力结构中的俄罗斯”年度国际会议暨“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成立20周年、《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杂志创刊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俄罗斯对于国际关系体系未来发展及俄罗斯对外政策原则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拉夫罗夫认为,世界正经历深刻变化,未来世界将是多极格局,单极霸权主义没有前途。他还阐明了俄罗斯应如何应对新的形势。

  • 标签: 俄罗斯 对外政策 国际体系 多极世界
  • 简介:18纪中国的手工业、工艺品、园林建筑、戏剧小说、哲学伦理等,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东方文明的风采,赢得西欧人的青睐,在欧洲引起了中国文化热。由于中国产品不断涌进西欧市场,且物美价廉,对文化的传播发挥了巨大作用。19纪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建立,中国自然经济停滞不前,使得文化格局发生变化

  • 标签: 18世纪 欧洲 中国 文化 经济
  • 简介: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图书馆的生存产生冲击和挑战。在未来的几十年中,电子(数字)图书馆将是全球研究、实施的热点高科技项目。然而,传统图书馆在这种大潮中将会继续生存、完善和发展,不可能被电子图书馆完全取代。21纪将是传统图书馆、电子图书馆互存互补的时代

  • 标签: 传统图书馆 电子图书馆 信息技术 信息高速公路 无纸社会
  • 简介:<正>中山市沙朗镇1991年下半年以来,尤其是邓小平南巡发表重要讲话之后,认清了形势,增强了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正进入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沙朗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思路是,把握社会城市化总趋势、驾驭产业成长总规律;依托珠江三洲发达的产业舞台,实行全方位开放;抢占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发挥“后城市化”优势,优先发展第三产业,超前发展现代城市功能。其发展

  • 标签: 经济社会发展 21世纪 城市化 中山市 现代城市功能 战略思路
  • 简介:望加锡港作为印度尼西亚的重要贸易港口,在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华人早在16纪建城之前已在望加锡开展贸易活动,之后在望加锡的经济政治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主要结合华人在望加锡的一系列活动梳理了16~17纪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控制前后,望加锡港由早期建立到不断发展的过程,侧面说明华人对望加锡乃至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 标签: 望加锡 发展 华人 活动
  • 简介:17纪中叶正值中国历史上的明清鼎革时期,大批抗清失败、复明无望的明朝遗臣和军民,或因耻事异族,或恐遭清军杀戮,或因战乱无以为生,相继逃离中国本土,流寓海外,其中很大一部分移居到当时的越南南方。这一时期移居到越南南方的华人移民及其后裔对越南历史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十分必要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回顾并梳理了中外学术界对17~19纪越南南方华人的研究状况,希望能够与从事这一历史时期越南南方华人研究的学者同仁们一起探讨新的研究思路与角度,能够为越南华侨华人问题研究领域增添更为丰富的内涵。

  • 标签: 越南 华侨华人 研究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