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澳大利的犯罪预防因它在一些重要领域的重大革新和所获得的成就而闻名。但是,澳大利巩固这些成就的能力却受到其自身一些结构性因素的限制,比如,各州与联邦之间的持续分裂;联邦政府统一且强有力的领导的缺失,以及两者不同的犯罪预防目标,各级政府在执政方向和战略重点上的不断变化;从计划到实施方案间的短期准备;核心部门间的合作和凝聚力(尤其是警察部门)的缺失。此外,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主要的战略性的犯罪预防模式——社区预防模式。本文将逐一讨论澳大利各级政府在安排犯罪预防未来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可预见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以及对现存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我们尤其关注的是为发展和完善犯罪预防而越来越强调运用的“政府全面参与”(wholeofgovemment)模式,以“市区重建”(urbanrenewal)模式为框架来推广和强化的“社区犯罪预防”模式,警察在犯罪预防中的角色转变,以及建立完善的证据基础来支持犯罪预防实践的重要性。

  • 标签: 犯罪预防 社区犯罪预防模式 政府全面参与模式 市区重建模式
  • 简介:如果有人问你泰姬陵在印度的哪个城市,你未必能马上反应得过来,但是如果有人问你印度的硅谷在哪里,你肯定会说--班加尔.花园城市与"煮豆"的传说班加尔位于印度南部德干高原上,尽管纬度低,但由于海拔高,使这个城市成为一个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的春城.

  • 标签: 班加罗尔 硅谷 印度 城市 反应 泰姬陵
  • 简介:2007年5月,法国选举出了战后出生的年轻总统、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九任总统——尼古拉·萨科齐。6月,法国又选出了新一届国会,法国总统萨科齐所在的右翼政党——“法国联盟运动”赢得了议会中的过半数席位,这一胜利为其推行政治和经济改革,特别是他所承诺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 标签: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法国总统 第五共和国 右翼政党 经济改革 尼古拉
  • 简介:<正>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安·巴雷尔在法国《当代马克思》杂志1991年第9期发表了《关于市场的思考》一文,提出建立市场的社会批判理论。这一理论强调市场一社会关系,反对把市场看作单纯的经济范畴,认为市场是规定经济当事人行为的经济一社会结构。巴雷尔还指出,马克思关于市场理论的构想、方法论和某些论点为建立这种理论提供了要素。

  • 标签: 社会批判理论 市场理论 马克思主义者 社会结构 当事人 社会关系
  • 简介:法里达.姆赞贝·瓦兹莉,(FaridaMzamberwazir),女,1949年7月7日出生于尼日利贝努埃州博科镇,在拉各斯学院取得法律学士,后在拉各斯州立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1996年,在伊巴丹大学获得战略研究硕士学位。她一生从事警察工作,最高曾担任总警监助理,2008年~2011年任经济与金融犯罪侦查局局长。先后出版专著《预付金诈骗》和《国家安全与法制》。因知名度太高,很多电子垃圾邮件都冒用瓦兹莉夫人的名字进行诈骗。

  • 标签: 尼日利亚 女警 反腐 硕士学位 州立大学 1949年
  • 简介:面对逆境锐意革新法国社会党是一个具有100多年历史的老党,长期在法国政坛上发挥重要作用.1981年在该党领袖弗朗索瓦·密特朗的领导下上台执政.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于国际形势及法国国内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该党未能及时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理论政策,加之党内各派围绕领导权和政策主张的纷争不断恶化等因素,力量和影响一度急剧下降,在国内及欧洲议会等一系列重要选举中屡遭惨败.

  • 标签: 社会党 党内 密特朗 选举 执政 国际形势
  • 简介:去年的鸡蛋袭击和今年的现场嘘声都阻挡不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对法国农业的“热情”。2月24日,参观者超过60万人次、素有法国“最大农场”之称的法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在巴黎开幕。马克龙莅临开幕式并在博览会上待了一整天,打破了前总统奥朗德10个小时的停留纪录。农博会前夕,他还在总统府接见了700名农民并宣布了一系列农业支持措施。

  • 标签: 法国总统 农业国 国际农业博览会 欧盟 农业支持 参观者
  • 简介:在2017年法国大选中,法国社会党不仅失去了执政党的地位,而且在左翼中的领导地位也受到多重挑战,发展前景令人担忧。法国社会党的失败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党内分裂、领袖危机、初选的失控以及政党联盟的脆弱是导致选举失败的直接原因,而欧洲社会民主党长期以来在意识形态、组织建设和政策措施等方面积累的矛盾是更深层次的制度性因素。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我们加强党的建设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

  • 标签: 法国社会党 2017年法国大选 党的建设 法国左翼 欧洲社会民主党
  • 简介:近年来,法国社会党在参加欧洲各国社会党普遍进行的关于革新社会主义理论的讨论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它强调要“适应现实,但是不应当屈从一个所谓自然的资本主义模式”,“要市场经济,但不要市场社会”;不应当再把社会主义界定为一种制度,但应承认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想启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动方法;既坚持改良主义,又强调国家的“主观能动性”;它还强调自己是一个“跨阶级的政党”,并承认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多元性。

  • 标签: 法国 社会党 社会主义 政策主张 经济体制 公共权力
  • 简介:法国总统奥朗德执政一年来,展现出与前任总统萨科齐不同的外交风格和政策,在低调中积极进取,在聆听中更趋务实,在合作中寻求独立。奥朗德提出“战略经济伙伴”、“经济外交”等新理念,出访了欧非亚美地区的35国(萨科齐执政第一年出访不到30国),法外交在保持连续性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 标签: 法国总统 外交风格 中法关系 执政 经济外交 积极进取
  • 简介:尼古拉·萨科齐于2004年11月28日,在法国第一执政大党人民运动联盟举行的代表大会上,以85%的多数当选为党主席.毫无疑问,这是人民运动联盟2002年成立以来所经历的最重大事件,它标志着法国政坛升上了一颗耀眼的新星,将会对面临2007年总统选举前景的法国政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 标签: 尼古拉·萨科齐 法国 人民运动联盟 总统选举
  • 简介:加拿大也想介入“一带一路”,抓住振兴本国经济的重要机遇,加国内对加入投行亦有较为广泛的民意支持。更为重要的是,投行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可预期的。基于这些考量,加拿大新政府在判断国家利益时调整了政策选择。

  • 标签: 加拿大 国家利益 新政府 民意
  • 简介:鲜为人知的澳大利核污染□王英斌不久前,日本新闻媒体向世人披露了一件鲜为人知的史实———澳大利核污染。澳大利西部维多利大沙漠的南端,有一个叫马拉灵加的地方。1955年,英国将此作为自己的核武器试验基地,并在长达8年多的时间里,先后进行了多次各种...

  • 标签: 澳大利亚 核污染 放射性物质 核物质 土著居民 小型试验
  • 简介:一、并非题外话预防青少年犯罪一直是我从事犯罪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关切之一,多年来成为我一种学术“动力”,因此当“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杂志向我约稿时,我便不假思索的答应了。可是,当动笔写的时候又感到没什么可写的,

  • 标签: 自然犯罪 青少年犯罪 概念 犯罪学理论 犯罪研究 预防
  • 简介:<正>一马赛尔·加香1869年9月20日出生在法国布列塔尼地区班布尔小镇上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中。他的父亲祖籍热尔省,曾当过兵,作过镇上的警察。他母亲出身于一个世代生活在布列塔尼的贫苦农民家庭,曾经作过纺纱女工。马赛尔·加香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加香在自己的家乡上小学时的启蒙老师多是些具有进步思想的人。1879年加香在勒夏老师的帮助下进入了圣-布里克寄宿学校。在这里加香广泛阅读了拉丁、希腊、法国古典文学中的代

  • 标签: 加香 法国共产党 共产国际 法国社会党 法国政府 工人阶级
  • 简介:<正>法国左派重新执政不久就在经济和财政方面犯了四个错误——自1974年以来,各个企业几乎一直是单独承受着石油危机和失业的重压,而法国左派又突然急剧加重了它们的负担;——它低估了国际环境的限制,以为能够通过重新推动国内消费来刺激经济活动;——它扩大了公共开支,为此付出的代价是预算赤字增加了两倍;——尽管它继承过去的“遗产”而拥有为数不少的货币储备,还是大量地借外债。

  • 标签: 法国左派 货币储备 预算赤字 国内消费 石油危机 经济活动
  • 简介:比利时警方于近日对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商法国拉法基集团位于布鲁塞尔的分公司进行搜查。2016年,拉法基集团被法国媒体爆料涉嫌“间接资助”叙利亚的恐怖组织,其中就包括“伊斯兰国”。

  • 标签: 恐怖组织 生产商 法国 搜查 水泥 资助
  • 简介:法国未成年人刑事程序法成型于二战后,系意大利实证主义犯罪学影响的产物。与普通的程序法则相比,法国未成年刑事程序法奉行独特的原则体系和制度框架,旨在强化对未成年罪犯的教育改造、促使其尽快回归社会。但近些年来,随着未成年刑事人案件的急剧增加,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恶性案件也时而有之,法国开始弱化未成年人刑事程序的特殊性,包括增设了程序速决机制、强化了强制措施和刑罚体系。制度的演进显然已超越了某些技术细节的调整,而可能动摇长期以来以未成年人利益保护为核心的刑事程序原则和体系。

  • 标签: 法国 未成年刑事程序 制度框架 演进
  • 简介:法国媒体《20分钟报》10月11目报道,法国吉伦特省政府于当地时间10月10目发布声明,指出自2018年年初起,当地已有21起消防员受袭击、遭侮辱的事件发生。

  • 标签: 消防员 法国 事件 愤怒 协会 频发
  • 简介:摘要:布加勒斯特会议是中苏论战的起点。罗马尼亚从布加勒斯特会议上的不太积极,到莫斯科会议期间比较积极地追随苏联介入中苏论战,其对华立场和中关系都有明显的变化,其对外政策追随苏联的特征得到了充分体现。应更客观评价罗马尼亚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的对华立场,更为深入剖析布加勒斯特会议后罗马尼亚转而积极追随苏联反华的原因。

  • 标签: 布加勒斯特会议 中罗关系 莫斯科会议 中苏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