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了乡-城和城-城女性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女性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较弱,城-城女性流动人口尤为如此。流动特征、就业特征和人口学特征变量对乡-城和城-城女性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影响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差异。女性流动人口尚未形成明显的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回流的意愿;打算回流者主要是职业声望较低和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乡-城女性流动人口更是如此。这表明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推动农村城镇化”等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尚未明显提升中西部地区女性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政府需要增强女性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引导其合理有序流动,以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从而推进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

  • 标签: 新型城镇化 女性 流动人口 回流意愿 户籍差异
  • 简介:为了解受金融危机影响而提前返乡的流动人口的从业、生活状况、返城意愿以及相关的服务需求,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的影响,2008年11~12月,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在全国各地开展了提前返乡流动人口摸底调查,并对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六个流出人151大省(市)进行了抽样调查。

  • 标签: 人口调查 返乡 国际金融危机 流动人口 生活状况 服务需求
  • 简介:<正>随着对外开放和各项改革政策的实施,昔日劳力外逃、良田荒废的宝安县,如今却象一块强大的磁铁,吸纳了64万人口。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10亿元,比1982年增长近5倍;在500万平方米的工业厂房里,近30万劳动力正在进行资金的积聚:1987年全县来料加工企业工缴费收入7500多万美元,农副产品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1988年,全县24万

  • 标签: 外来劳动人口 广东沿海地区 社会保障体系 粮食供给 劳动密集型产业 宝安
  • 简介:2008年7月,来自四川广元核工业工程学校的400多名新员工,从上海松江工业园区的达丰电脑公司领取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同样通过定点培训方式定向招收的工人数,已占该企业总招工人数的20%以上。最新统计显示,上海已经先后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重庆、贵州和河南七省(市)人口计生委签订了省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服务管理协议书,

  • 标签: 流动人口 互动管理机制 上海 农民工
  • 简介:本文介绍了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试点工作一年来,借助信息化技术,初步解决了人口流动所带来的信息沟通与管理畅通的问题,管理机制、管理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了,而且信息化手段把日常管理与技术服务结合起来,实现了管理与服务的一条龙,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 标签: 信息化 优化服务 机制
  • 简介:<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日趋频繁的经济联系,文化与信息交流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人口的流动,其主要表现为贫困地区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流动人口具有非定居性和松散游离性。作为华中区域经济中心的武汉,城市建设和发展下场受到急剧增长的流动人口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既具正面促进作用,又具负面消极影响。本文基于对武汉流动人口现状的系统分析,指出流动人口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正面影响,进而探讨武汉流动人口管理的对策。

  • 标签: 流动人口 城市建设和发展 对策研 武汉市 流动人口管理 武汉经济
  • 简介:为深化对城市空间与犯罪关系的认识,本文对广东省东莞市进行了个案分析.结合报纸报道、社区警务数据和实地研究发现,多发犯罪具有较强的流动群体空间指向性,涵盖了流动人口直接居住和活动的邻近区域、与流动人口消费和出行习惯相联的场所.要改善犯罪阻遏的效果,应增强流动人口及其活动空间的防御能力,强化流动人口和各方常住预期和长期责任感,从治安短板入手提升总体社会管理水平.

  • 标签: 犯罪 环境 流动人口 东莞
  • 简介:本研究在对上海各区县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家庭随迁流动人口的住房性质、居住社区类型和居住区位等多方面的基本特征,综合探讨了个人及家庭因素、社会及制度因素和社会融合因素对流动人口住房选择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上海流动人口家庭随迁特征明显;流动人口仍以租赁住房为主,主要聚居在远郊、近郊的农村社区和城中村;家庭随迁流动人口在住房拥有率方面凸显优势;由流动人口自身素质所形成的社会分层对住房选择影响显著;制度性因素和社会融合因素对住房选择也具有显著性影响。针对分析结论,本文在政府、社会以及个人等多方面提出解决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家庭随迁 流动人口 住房选择 影响因素
  • 简介:<正>人口与房地产关系十分密切,人离不开房地产,房地产的开发建设又是为了人们居住生活的更好、更美。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流动人口这一群体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本文以广州为例,着重对流动人口如何影响房地产业发展作初步探讨。

  • 标签: 流动人口 广州市区 房地产业发展 出租屋 外来工 高流动
  • 简介:本文利用北京市1997年外来人口普查20%的抽样数据,对分省的北京市外来人口的从业类型及居住地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检验表明来自同一省份外来人口在京从业类型及居住具有一定聚集性,如浙江的自我雇用性的私营业,安徽的建筑“铁军”等;丰台区的“浙江村”,朝阳区的“河南村”等。同时利用社会网络理论,从外来工的迁移形式、就业信息源、在城市中的交往方式角度入手,探讨以省份为特征的从业类型及聚居现象形成的可能的内在原因。

  • 标签: 外来人口 从业类型 居住地 省份聚集性 社会网络
  • 简介:2006年11月28日,长沙市启动“关爱女孩行动,观看主题电影《美丽的音符》活动”。本次活动在长沙市芙蓉区举行,来自芙蓉区的计生干部、计生专干代表、学生等1500余人观看了影片。长沙市计生委副主任张云桥等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

  • 标签: 关爱女孩行动 长沙市 音符 美丽 电影 主题
  • 简介: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已经引入市场机制,使得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人口数量持续增加。由于地理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鄞县流动人口数量增加之多、速度之快、流动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据今年1-9月份统计,鄞县的外来流动人口已达19万。

  • 标签: 现居住地 改革 新格局 管理 新建 经济发达地区
  • 简介:动人口的居住空间与居住形态是体现流动人口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着重分析了闵行区流动人口居住的基本特征与空间分布,构建了流动人口在城市居住的滞留模式,全面剖析了不同尺度下流动人口的流动机理,揭示了流动人口空间转换的状态与时空特征,提出实现居住分布空间优化的基本对策。

  • 标签: 流动人口 居住空间 流动机理 空间优化 大城市 居住形态
  • 简介:基于福建省2977个流动人口职业流动的个体历时数据,应用Kaplan-Meyer方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方法,对不同性别流动人口的初职时间间隔及其影响因素的异同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与男性流动人口相比,女性流动人口离开初职的概率略小,但在初职的时间间隔偏短.在初职时间间隔的影响因素中,初职收入、教育年限、婚姻状态、家庭迁移类型和流入地城镇等级规模的影响存在性别共性,而家庭抚养比、职业类型、企业性质和来源地类型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 标签: 流动人口 初职时间间隔 性别差异 生存分析
  • 简介:学界和大众文化普遍把贫困归结为女性流动和进人性产业的主要原因.但笔者的田野研究发现,“贫困”描述的背后有丰富的内涵,反映出这群女性对融入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分享国家快速发展的成果的渴求。但在现今法制环境、社会道德和流动人员管理制度的约束下,要真正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并非易事,因此日常生活层面上的“微小抗争”(minorgenresofresistance)就成为了她们表达自我、性别身份和欲望的场所。

  • 标签: 城乡流动 娱乐行业/性产业 现代化 日常生活
  • 简介:<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地区间经济联系和科学技术、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尤其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释放,武汉市流动人口迅速增加。1985年,全市城区流动人口日均量为50万人,1996年增加到120万左右。流动人口的增加给武汉市计划生育管理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客观地税,流入武汉市的农村人口绝大部分是出于经济目的,他们希望谋求合适的职业,以取得尽可能丰厚的收入,但也不乏超生躲生者或企图收入与生育一举两得者混杂其间。由于流动人口数量多,分布散,增加了计划生育管理的难度。

  • 标签: 流动人口管理 计划生育管理 人口计划 武汉市 农村剩余劳动力 宣传教育
  • 简介:文章利用国家卫计委2016年福建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社会性别差异的视角动态考察流动人口流动模式的变动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发现,有44.34%的流动人口实现了向家庭化流动模式的转变,其中女性流动人口的转变程度更为突出。流动人口从独自流动演化至家庭化流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人及其家庭社会经济特征、流动特征与居留意愿和生命历程变动等因素均对其产生显著影响。分性别来看,在影响流动人口流动模式变动的诸多因素中,仅有婚姻状况变化,职业为自营劳动类别对流动模式变动的影响存在性别共性;其他影响因素存在性别差异性。主要表现为:本次流动滞留时间、本地家庭月收入和流入地类型,以及成年状况变化对流动模式转变的显著影响作用仅限于男性流动人口;长期居住意愿增强和子女数量的增加则仅对女性流动人口发生家庭化流动转变的概率有更明显的提升效用。

  • 标签: 流动模式变动 影响因素 性别差异 流动人口
  • 简介:本文运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检验了劳动力在迁移过程中的自选择假设,即低技能劳动力通常倾向于从技能回报率与收入差异较大的地区迁往技能回报率与收入差异较小的地区.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较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有着更高的迁移倾向,而且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会降低迁移率,其主要原因在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的迁移倾向会下降;迁入地与迁出地的收入水平也是影响迁移动机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自选择 收入差距 技能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