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1水文物探回顾用于固体矿产物探方法始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前苏联等国开始用电阻率法找水,50年代发现含水体的弱激发极化效应,美国、前苏联等国作了一些理论研究和野外试验,但实际应用发展缓慢。我国的物探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末仅有丁毅、顾功叙、王子昌等少数科学家,做了较小规模的试验性研究工作。50年代以后,我国的物探工作得到了迅猛发展,水文物探亦同时起步。60年代末进行了激发极化法找水野外试验研究,

  • 标签: 水文物探方法 核磁共振法 仪器设备 新技术
  • 简介:水量调度作为灌区用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灌区建设与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实施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灌区经济效益乃至社会经济效益;它涉及到水文、气象、统筹、信息管理、市场营销等多门技术。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形势新问题,1990年以来采取了“动态计划法”、“顺势增减法”、“市场定量法”等一整套新的调度思路和方法,至2000年不同灌季累计引水24期781天,调度水量45.36亿m~3,现就有关方法及解决的技术问题加以探讨。

  • 标签: 水量调度 石津灌区 总干渠 水量损失 灌区用水管理 信息管理
  • 简介:1概述平顶山市湛河区紧临白龟山水库,依托白龟山灌区南干—支渠和北干—支渠发展自流灌溉,灌区面积达3000hm~2。90年代初以前,由于灌区投入不足,致使渠道及建筑物老化失修,渠道不配套。加之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灌区管理办法,渠道设施人为毁坏严重,灌区效益一直没有得到应有发挥,北干一支渠十几年来不能通水,灌区实际面积缩减到1667hm~2,因渗漏每年损失水量1000万m~3,制约了灌区的发展。

  • 标签: 灌区建设 管理方法 渠道设施
  • 简介:目前,有关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缺乏对经济可行性因素的考虑。在分析河流生态修复评价和相关经济可行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识别河流生态环境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探讨了河流周边社会经济因素对河流生态系统修复产生的影响,并从修复必要性评价和经济可行性评价两方面着手构建了适用于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指标赋予权重,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最后,以河南省贾鲁河郑州段和周口段为例开展实际应用研究,结果证明本评价方法可行。

  • 标签: 河流生态修复评价 经济可行性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贾鲁河
  • 简介:在土石坝、渠道等边坡稳定设计中,土体抗剪参数c(粘聚力)和φ(内摩擦角)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其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经济。怎样才能科学合理地选定这两个参数.笔者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设计.谈几点个人体会。

  • 标签: 抗剪参数 土体 南水北调中线 工程设计 稳定设计 内摩擦角
  • 简介:大型水利工程工期较长,往往需要编制追加概算增加投资,以确保工程顺利完成。为简化追加概算的编制和审查工作,合理控制投资的增加,经总结,研究出一套编制办法,以利工作。

  • 标签: 水利工程 概算 编制方法
  • 简介:水上灌注桩是指地处深水域、无法用筑岛法或围堰导流法进行常规灌注桩施工,而必须在水中进行钻孔,混凝土浇筑的灌注桩。该方法免去了筑岛或围堰的填挖费用,从而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尤其在深水域灌注桩工程中实用性很强。

  • 标签: 水上灌注桩 浮式平台 深水域 水上泥浆池
  • 简介:对熊岳河流域的熊岳水文站历年实测洪水资料进行了分析,采用典型放大法计算出熊岳河流域干流控制点的设计洪水。

  • 标签: 设计洪水 典型 实测
  • 简介:工作的总时差是工作的最主要时间参数之一,是网络图中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的判别依据。工作的总时差、自由时差和工作的开始与完成时间是工作的主要时间参数。本文通过总时差的定义及工作之间的联系,在概念的界定的基础上,采取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导过程,给出了任一工作的总时差、自由时差和开始与完成时间等基本时间参数之间的定量表达式,并将所给的方法具体应用于一个工程实例,为从事网络计划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 标签: 总时差 自由时差 关键线路
  • 简介:通过划分灌溉区监测典型村庄的灌溉面积、亩均灌水量、灌溉次数的典型点法和划分埋深分区测定不同埋深区电水转换系数的电水转换法,分别对试验区沧县2012年农业灌溉用水量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两种计量方法的优点与不足,在实际应用中如两种方法能有效结合,即农业灌溉地表水用水量的计量采用典型点法,地下水用水量的计量采用电水转化法,其计量结果更接近实际。

  • 标签: 典型点 电水转换 计量 农业灌溉 用水总量
  • 简介:目前对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越来越多,对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也各不相同。对各种定义加以区分,着重对不同类型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进行概括总结,分别介绍了城市、湖泊、湿地和流域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 标签: 生态环境需水 概念 计算方法
  • 简介: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成败的关键,掌握工程成本控制的方法,分析工程各阶段的施工特点,了解工程收入和支出的实际情况,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不断完善成本管理工作,才能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 标签: 成本控制 方法 水利水电项目
  • 简介:水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很多,特点各异。在重点分析最差因子判别法、有机污染综合指数评价法、主分量分析法和基于模糊理论的贴近度综合评价法这4种方法特点的摹础上,以上海市若干水质监测点的监测成果为例,利用这4种方法分别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最差因子判别法评价的水质较差,而贴近度综合评价法评价的水质叉过于乐观。有机污染综合指数评价法需要多次计算,多次比较,比较繁琐。主分量分析法充分考虑了各参评因子的权重,评价过程只需要通过一次计算,就能得出一个判别式和判别标准,以后评价时可以直接使用,而且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因此是一种比较好的评价方法

  • 标签: 水质 综合评价 方法
  • 简介: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具有发病期长,危害种类广,病程短,死亡率高等特点。进入养殖高峰期以来,宁陵县发生多起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发病鱼种类有花白鲢,鲤鱼、草鱼、鲫鱼。以花白鲢最为严重。该病来势猛,几天时间即出现大批死亡,有的每天死亡1000多尾。宁陵县城郊乡有一养殖户发病7天内死鱼损失高达6万余元。广大养殖户谈“病”色变,出血病成为池塘养殖恶性病害之一。笔者在多次治疗的基础上,总结一些经验,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 标签: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 治疗方法 病原体 发病特征
  • 简介:简述了测定土的次固结系数的试验方法,并根据试验资料,对各类土的试验成果进行汇总、统计分析,总结了土的次固结系数与物性指标及其垂直压力之间的关系。

  • 标签: 次固结系数 试验方法 指标之间的关系
  • 简介:输水系统供水计量的精度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等落差法是水文测验中一种较成熟的推流方法。利用等落差法推流,提高了水工建筑物供水计量的准确性。

  • 标签: 水位 流量关系 等落差法 供水计量
  • 简介:河湖健康评估是河湖生态保护管理的重要基础性技术工作,是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重点介绍全国河湖健康评估工作的技术成果,主要内容包括:构建了包括水文水资源、河湖物理形态、水质、水生生物及河湖社会服务功能五个方面的健康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5个等级的河湖健康分级标准,形成了系统的河湖健康调查评价方法,采用该标准与方法,在全国36个河湖(库)水体进行了河湖健康评估。实践证明,全国河湖健康评估提出的河湖健康内涵及评估指标体系能够系统表征我国河湖生态及功能特点,指标总体科学合理,整套技术方法具有很好的操作性。

  • 标签: 河湖健康 指标体系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