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3年1月正式挂牌并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2005年4月被批准为正式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单位。2005年,我院首批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已有4人按规定完成了在站期间的各项科研任务,并做出了创新性成果,顺利出站。2005年底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1人。我院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总体素质较高。2005年有2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分别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标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博士后 研究生教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研究人员 基金项目
  • 简介:从2003年开始,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通过我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对申请进站人员的个人材料进行审议,同意8名博士生进入我院科研工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已有5名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式进站工作。为充分发挥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的创造力,我院为他们提

  • 标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后 博士后科研 科研工作站
  • 简介:2004年5月14日张小曳、王辉正式就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副院长。任命大会由张人禾院长主持,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副局长、人事教育司张俊霞副司长出席会议。郑国光副局长代表中国气象局党组宣布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并作重要讲话,对张小曳、王辉同志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指出张小曳和王辉两位年轻同志,是严格按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方式从部门外发现的人才,他们在过去的科研和管理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 标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副院长 中国气象局 领导班子 领导干部 副局长
  • 简介:针对嘉兴市妇幼保健多年来频发的雷灾事故,万安防雷工程部受院方委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其总体防雷设施及部分网络布线进行了改造与完善,取得了较好的防护效果.

  • 标签: 雷灾 事故分析 防雷工程 防雷设施
  • 简介:本文在简要介绍气象部门社会公益研究院所改革在明确战略定位、增强创新能力、转变运行机制、企业转制和人员分流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取得领导、组织和配套措施经验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在建立和完善理事会决策、科学指导委员会咨询和职工代表大会监督的新型管理体制,实行“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强考核工作和三元工资改革,完善配套管理办法、人才引进和流动政策等方面改革的主要举措,并简要分析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科技体制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可能的解决途径。

  • 标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科技体制改革 管理体制 配套管理 气象部门 创新能力
  • 简介:2006年我院共录用了7名博士后来我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他们分别来自巴基斯坦、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解放军理工大学。有2名博士后按照我院有关管理规定要求完成了在站期间的各项科研工作任务,并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有1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名分别获得了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一等资助金和二等资助金。

  • 标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博士后 研究生教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南京大学 基金资助
  • 简介: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创新气象部门社会管理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课题。本文从社会管理的本质和主要任务出发,着眼于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出通过建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促进气象社会管理关口移,提升气象社会管理水平。

  • 标签: 气象部门 社会管理 管理业务 灾害风险 关口 防灾减灾能力
  • 简介:利用青藏高原地区112个站1980-2001年和部分站点1960-2000年的气温、地温资料,采用经验正交EOF和旋转经验正交REOF等方法,对东亚夏季风爆发青藏高原地气温差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与东亚夏季风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气温差一般超前气温、地温1个月达到全年最大值,比中国中东部同纬度地区的地气温差达到最大值超前2个月。随着高原由春季向夏季的过渡(3~6月),高原地气温差年际变化的异常敏感区逐渐由3月中部的河谷地带移动到高原的东南部地区。高原地表积雪的融雪过程和冻土的融冻过程对东亚夏季风建立前期高原4、5月份地气温差具有重要影响。高原地区的地气温差在4、5份的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4月份,由于积雪的反照率引起的辐射冷却作用,地气温差在1960年代到1970年代中期呈显著减小趋,之后呈增大的趋势。1960年代到1990年代5月的地气温差更多地反映出非绝热加热的作用,高原地气温差呈减小趋势。

  • 标签: 青藏高原 地气温差 季风前期 年际变化
  • 简介:1引言福建省汛期是指每年的5~6月,全年降水的高峰就出现在前汛期。汛期降水的预报是每年长期预报的关键。以前用得比较多的降水预报方法以传统的相似或经验统计等方法为主。目前一些新的预报模式被许多研究者所采用,有些已取得不错的预报效果。在这里我们应用其中的均生函数场模型对福建省汛期降水量场做试预报,以期得到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果。

  • 标签: 均生函数场模型 前汛期降水 降水预报 福建省 检验 长期预报
  • 简介: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和气象事业发展对雷电研究的迫切需求,中国气象科学研究.于2003年7月成立了“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并于2003年10月召开了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实验室将立足于雷电物理及其防护技术的应用和应用基础研究,围绕与雷电监测、雷电预报和雷电防护有关的重要

  • 标签: 雷电物理 防护工程 气象监测 天气预报 闪电定位
  • 简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风能太阳能资源实验室是在原风能太阳能资源研究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成立于2006年2月,挂靠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风能太阳能资源实验室立足于解决我国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为提高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评价能力及水平,在科学技术层面上为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持续的、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 标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太阳能资源 实验室 风能 资源开发利用 基础理论
  • 简介:研究生招生、培养质量逐年提高:(1)通过近几年的大力宣传,我院硕士研究生招收工作成绩显著,考生报考和上线人数逐年增多,按照120%的复试比例,我院单独划定的复试分数线平均比国家线高20-30分,已经可以真正做到差额复试,择优录取。我院硕士生生源质量的提高为我院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继续加大力度接收高校免试推荐的优秀学生,

  • 标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研究生教育 博士后 研究生培养 生源质量 研究生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