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计算机、无线网络、定位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移动GIS技术在地质灾害信息野外采集创造了有利条件。从传统的地质灾害信息采集中存在问题出发,介绍了移动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移动GIS在地灾野外数据采集中的应用优势,分析了地质灾害信息采集系统的需求,对系统架构、终端设备、通信方式、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并提出了系统实现的方式。

  • 标签: 移动GIS 地质灾害 信息采集
  • 简介:邢台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泉城,主要由百泉泉群和达活泉泉群两大泉群组成,既是重要的地质遗迹,更是该区域尤其是邢台市的宝贵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供水、地质与生态环境、旅游以及人文历史等综合功能和价值。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生活用水量及矿山排水量的增加,泉域内岩溶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致使两大泉群相继断流。岩溶水水位的下降,泉群断流,使泉群作为百泉泉域岩溶水天然调节器的功能丧失,并可能因岩溶水水位的下降,使邢台市区灰岩浅埋区产生岩溶塌陷的隐患增大;还使得百泉排泄区一带的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改变,从原来岩溶水透过“天窗”顶托补给孔隙水,变成了现在的孔隙水下渗反补给岩溶水,可能导致岩溶水受到孔隙水的二次污染。

  • 标签: 地质遗迹保护 邢台百泉 评价报告 地下水水位 水文地质条件 综合功能
  • 简介:【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国 对各种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虽然,煤炭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但仍是中国 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伴随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导致经常发生地质灾害现象,生态情况亦不容乐观,恢复矿山的治理任务推进缓慢,整治环境效率偏低。论文 探讨了中国 治理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办法措施。

  • 标签: 矿山 地质环境 防治对策
  • 简介:本文以河北省山区10km×10km方格为独立研究单元,通过确定性系数模型对突发地质灾害的潜势度进行了分析并对每个基本单元进行赋值,研究方格内历史灾害事件的降雨过程与潜势度数值的线性关系,采用多元回归的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地质环境基础因素、降雨激发因素与地质灾害之间的显式统计预警模型,并通过2012年7月21—22日的实况预警检验,初步证明了显式预警统计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 标签: 显式统计 量化 潜势度 线性回归
  • 简介:【 摘要】 辽宁省朝阳县水泉膨润土矿区位于华北陆块—燕山中新元古代裂陷带—辽西中生代上叠盆地带—朝阳中生代叠加盆—岭系内金岭寺—羊山火山岩盆地北部边缘。膨润土矿体赋存于蓝旗组流纹质角砾凝灰岩中,属层控矿床。论文 通过对已知矿体研究,归纳找矿标志,总结找矿方向,为下一步勘查奠定基础。

  • 标签: 膨润土矿 地质特征 建议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迫切,因此深部找矿技术的优化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胡式如今年53岁,绘了30多年的图,是一名技艺高超的测绘工程师。现任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制图印刷分队队长。他对人对事沉稳实在,一步一个脚印。

  • 标签: 地质矿产 浙江省 队长 印刷 制图 图画
  • 简介:【 摘要】 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工程建设,而在 工程建设前就必须要开展岩土工程勘察,从中获取地质和水文信息,为后续的建设提供有效指导。而对于岩土工程勘察而言,基础地质技术的应用十分关键,可以有效提升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和效率,从而确保后续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 标签:
  • 简介:【 摘要】 当现代技术快速发展,为人们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动力。同时地质测量制图工作的数字化、自动化特征也逐渐明显,这提高地质测量精准度,也强化了工作的便捷性。论文 主要针对地质测量在数字化制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进而为地质测量工作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标签: 地质测量 数字化制图 特征
  • 简介:利用三维地质体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建模新方法。该方法以似三棱柱作为建模的基本体元,根据似三棱柱的特点和知识推理规则,进行复杂地质构造的自动建模,避免了不必要的人为干预,扩展了似三棱柱建模的适用范围和表现能力。最后通过研究实例展示该方法的实际建模效果。

  • 标签: 数字矿山 似三棱柱 地质体
  • 简介: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消息,今年全国部分整装勘查区1:5万大比例尺地质调查成果资料有望向社会公开,以加快整装勘查区内勘查工作,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支撑。据中国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有关部门近日已同意开放部分整装勘查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1:5万矿产资源调查成果公开版数据产品,这标志着地质资料公开服务中的保密政策障碍进一步减少。

  • 标签: 勘查工作 地质资料 大比例尺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人民解放军 区域地质调查
  • 简介: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运用RS与GIS技术对合肥市近20a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4年间,合肥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其中城市绿地面积连续增加,所占比例由12.3%上升至25.8%。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也有着明显变化,城市绿地斑块数和斑块密度有所增加,破碎化程度加强;而2002~2014年,城市绿地斑块数和斑块密度均表现为下降趋势,表明城市绿地斑块分布趋于聚集。

  • 标签: 城市绿地 景观格局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 简介: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GPS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因其精度高、实时性和商效性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而近年来又诞生了网络RTK技术虚拟参考站,以及一种更为高效和先进的技术——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

  • 标签: 测量技术 RTK实时动态 地质勘查 应用 网络 GPSRTK技术
  • 简介:为缓解我省经济发展与资源紧张的矛盾,今年我省计划安排1.94亿元用于对煤、铁等重点矿种矿产资源勘查,并首次安排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1540万元,鼓励和引导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到国外勘查,开发矿产资源。

  • 标签: 地质勘查 矿种 矿产资源勘查 经济发展
  • 简介:【 摘 要】 西非埃塞坎金矿床是一个石英碳酸盐网脉状矿床,赋存于砂岩和泥岩的褶皱浊积岩序列。高品位矿石多数产出于背斜轴部和东翼的层间部位,背斜东翼矿体沿倾向尚未封闭,矿体西翼尚未投入探矿工程,这将是下一步找矿工作的两个重点方向。

  • 标签: 埃塞坎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 简介: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省级国土资源保护类科普基地,是一个集参观游览、科普教学、参与体验和科研实习与一体的独具特色魅力的地质风光景区。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在13.95km^2的保护范围内完整地保存了新元古代至新生代中国华北地台在地球演化进程中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环境变化及生物进化等各种重要地质事件与地质现象,荟萃了中国北方20多亿年以来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24个组级地层单位、六大地壳运动不整合面和多种典型地质构造,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倍受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使该地区成为理想的实习场所,享有“地学天然实验室”和“地学自然博物馆”的美誉。

  • 标签: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质遗迹 柳江盆地 地质历史时期 科普基地 地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