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的发展,医学影像教学也面临改革。为了提升医学影像的教学质量,结合医学影像的教学实际及相关资料,提出一些提升医学影像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 标签: 医学影像学 教学 教学质量
  • 简介:髓外造血是当骨髓造血功能发生不足,无法满足循环所需的情况下,造血干细胞从肝脏、脾脏、淋巴结等髓外造血组织中分化的一个过程。在胎儿时期造血组织多样,可以是髓外造血,后期逐渐发展为骨髓造血,直至出生后2个月左右,骨髓造血将完全取代其他造血,此时髓外造血停止,但仍然保留了产生红细胞的功能。因此在出生后,骨髓生理造血发挥着重要作用,发生髓外造血则被认定为病理性。

  • 标签: 髓外造血 骨髓造血功能 出生后 造血过程 影像学表现 临床病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像检查对骨样骨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手术病理诊断为骨样骨瘤的11例患者,分析其影像表现特点。结果股骨5例,胫骨3例,肱骨2例,脊柱1例。其中皮质型6例,膜下型4例,松质型1例。11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8例见低密度瘤巢,显示率为75%;9例行CT扫描,瘤巢显示率100%;7例行MR检查,瘤巢显示率100%。

  • 标签: 骨样骨瘤 瘤巢 X线 CT MRI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颈椎病的影像表现特点,讨论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方法以200例颈椎病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椎生理曲度改变190例、椎体增生140例、椎间盘突出50例、钩椎关节增生110例、黄韧带肥厚60例、后纵韧带骨化30例、项韧带钙化50例。结论颈椎病系一退行性变性疾病,影像主要表现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偏侧性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及周围结缔组织退行性改变,临床上引起一系列神经、血管受压症状,影像学分析必须与颈椎平片CT检查相结合综合分析。

  • 标签: 颈椎病 影像学表现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肝硬化腹部影像诊断。方法根据患者进行的各种影像检查结果作出诊断与鉴别诊断。结论影像检查能较好地反映肝的形态、结构变化与继发改变,是诊断与评价肝硬化的重要手段。早期肝硬化可能只表现为肝大,影像缺乏特异性。中晚期肝硬化CT、超声一般都出现典型的肝大小、形态、密度、轮廓的异常以及脾大、肝门静脉高压改变的征象,诊断比较容易。

  • 标签: 肝硬化 腹部 影像学诊断
  • 简介:《头颈影像病例精粹》包含了164个病例,均系作者在临床工作中积累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完整的病例,包括传统的神经放射、耳鼻喉疾病、颅底及颅神经的病变,此外还包括口腔颌面外科的疾病。本书针对性强、涉及面广,目的是帮助影像科医师及临床医师掌握头颈部疾病的诊断思维方法,开阔分析和鉴别诊断的思路,从而提高对头颈部疾病的诊断分析能力。本书对广大中青年医师会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 标签: 头颈部疾病 影像学 病例 耳鼻喉疾病 出版 口腔颌面外科
  • 简介:目前介入医学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且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进一步的发展完全依赖于影像技术的进步。大量研究文献表明,影像技术已经发展到影像融合技术阶段,具有实时、同步的介入影像引导功能及能直接显示3D解剖信息和二维透视信息,降低介入辐射剂量、造影剂使用量、减少手术时间的优点,且被逐步应用于外周介入技术、神经介入技术中,极大地推动了介入医学的发展。多元化、智能化及叠加融合患者病理信息将是未来影像技术的发展趋势。

  • 标签: 影像引导 解剖信息 综述
  • 简介:摘要肾脏功能的评价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目前常用的实验室方法敏感性较差,而且无法提供单侧肾脏功能情况;近几年随着功能成像的发展,CT、MR对于肾功能的评估有了越来越突出的价值。本文综述了MRI、CT及核医学等影像检查手段关于肾功能影像研究进展。

  • 标签: 肾功能 影像学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肿瘤影像》杂志(CN31-2087/R)(原《上海医学影像》杂志,2013年5月正式更名)是由复旦大学主管、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于1992年创刊,现为季刊。杂志办刊宗旨为: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肿瘤影像临床应用和科研工作成果,增进国内外肿瘤影像学学术交流,提高我国肿瘤影像诊断技术和治疗水平。本刊欢迎原创性的论著、技术

  • 标签: 影像学 专业综合性 学术交流 理论与实践 学术期刊 医学影像
  • 简介:摘要:乳腺肿瘤是一种发生于乳腺部位的肿瘤疾病,分为良性和恶性,患者需要进行多次手术,预后质量有一定的差异。随着近年来影像技术的发展,以超声检查、乳腺X线摄影为主的诊断技术在乳腺肿瘤早期诊断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本文就乳腺X线摄影、CT、超声检查及磁共振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要点和进展作系统的分析综述。

  • 标签: 乳腺肿瘤 诊断 影像学 乳腺X线摄影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集中探讨CT在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方法纳入60例2016年4月-2017年6月因甲状腺癌于我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对于上述患者的CT表现进行分析和鉴别。结果25.0%(16/60)患者病灶位于左叶,43.3%(26/60)的患者病灶位于右叶,18.3%(11/60)的患者病灶分布于双叶,剩余11.7%(7/60)的患者病灶位于峡部。93.3%(56/60)的患者病灶呈低密度,剩余6.7%(4/60)的患者病灶呈等密度。63.3%(38/60)的患者病灶表现为不规则,另36.7%(22/60)的患者病灶表现为类圆形。68.3%(41/60)的患者病灶表现为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剩余31.7%(19/60)的患者病灶内存在钙化,其中18.3%(11/60)的患者表现为细颗粒样钙化。25.0%(15/60)的患者表现为环状强化,表现为半岛状强化和“强化残圈征”的患者各占18.3%。50.0%(30/60)的患者病变侵袭邻近器官,43.3%(26/60)的患者存在颈部淋巴结的转移。结论因CT技术对于甲状腺癌患者诊断中具有良好的确诊率,同时可有效的显示病灶及其周围的变化情况,可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甲状腺癌 彩色超声多普勒 影像学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蜡泪样骨病的影像表现,分析其影像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28例蜡泪样骨病的影像表现,其中22例行X线检查,6例行CT检查,1例行SPECT-CT检查,2例行MRI检查。结果:28例中,单肢26例,双肢2例;单骨15例,同肢多骨11例,双肢多骨2例。X线表现:病变局限性于皮质内侧3例,弥漫性流注19例;骨皮质肥厚21例,骨髓腔变窄18例;跨关节生长11例;3例关节周围软组织出现团状不规则形钙化影。混合型15例,皮质外型4例,皮质内型3例。CT表现:骨皮质肥厚隆起、骨髓腔变窄,骨端松质骨或骨髓腔内团状高密度影,CT值约1000HU,边界清楚。SPECT-CT表现:腓骨病变区明显异常放射性核素浓聚,跟骨病灶未见明显异常放射性核素浓聚。MRI表现:骨皮质增厚,骨髓腔狭窄,病灶呈长T1、短T2均匀或略混杂信号,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1例病灶周围软组织轻度水肿改变。结论:蜡泪样骨病具有特征性影像表现,X线检查结合临床可作出明确诊断;CT和MRI有助于观察病灶的形态、密度及软组织情况;SPECT-CT为本病活跃性的判定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肢骨纹状肥大 放射摄影术 诊断
  • 简介:最近10年,随着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的发展,神经影像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成像技术1998年,多层螺旋CT(MSCT)问世。X线管球每旋转一周,多层探测器同时接收穿过人体组织的x射线可获得4层以上的影像数据;至2005年初,探测器数量已经达到64层,同时x线管球旋转一周的速度从秒级缩短为毫秒级,目前,

  • 标签: 诊断技术 神经病学 放射摄影术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