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标准化电话随访应用于产后延伸护理中的实践价值。方法以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于本院分娩并正常出院的9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征求产妇及其家属意见后,按产妇出院时间排序并编号,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电话随访,研究组进行标准化电话随访随访42d,对比两组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及自我护理知识测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标准化电话随访,能有效提升产后延伸服务质量,提升产妇健康知识掌握度,减少新生儿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化电话随访 常规电话随访 产后延伸护理 健康知识测评得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与分析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IPH)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 方法 :随机抽取2008年 3 月至 2016 年 12 月 在我院首次诊断并完成 6 月以上的 54例 IPH 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口服泼尼松治疗时间进行分组,比较各组复发情况;根据病程中是否有反复发作进行分组,分析反复发作的危险因素。 结果:54例患儿发病平均年龄为 2±3.78 。临床表现多样化 ,无特异性。免疫功能呈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单用泼尼松口服治疗≤ 1 年组、 ~2 年组、 ~3 年组及 >3 年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误诊时间和初诊咯血史是IPH反复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儿童 随访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金属对金属(MOM)混合固定型髋关节表面置换术(HRA)的近期疗效,分析手术技术要点。方法2004年10月至2008年6月,对52例(58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髋关节发育不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MOM-HRA。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16~65岁,平均42.6岁。手术方法按照K.De.Smet标准方法进行,术后对Harris评分、关节活动度和X线片进行随访。结果失访7例(8髋),45例(50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2个月(12~54个月)。术前平均Harris评分(37.0±1.2)分,术后22个月平均(93.0±1.0)分;术前屈髋度平均(25.3±1.6)°,术后22个月平均(105.0±1.8)°;术前外展度平均(18.8±0.8)°,术后22个月平均(40.6±1.0)°。评价:46髋优,3髋良,1髋差。无股骨颈骨折,无松动,无脱位,无感染,无翻修,1例异位骨化BrookerⅢ型。结论HRA具有保留股骨头骨量、术后关节活动度恢复快、近期结果好等优点,对于获得优良的术后结果,严格的患者选择和精确的手术技术至关重要。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头 表面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术前访视以及术后随访的作用。方法:选取 2017年 7月~ 2018年 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两组,各 38例,常规组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术前访视以及术后随访。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情况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术前访视以及术后随访,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手术后的焦虑情绪,同时更能够极大的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上的普遍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术前访视 术后随访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 2019年 2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患者 中,随机抽取 16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 80例,参照组 80例。研究组进行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护理 ,参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 ,两组在护理前 后进行 SAS 量表 的及时评价 ,对比不同护理服务的护理 效果。结果: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高于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护理 对行手术治疗患者 的不良反应防治 有积极的作用,有着更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术前访视 术后随访 手术室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出院后电话随访对冠心病人健康宣教的实施评价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4月在本科确诊为冠心病的80例患者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出院后均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健康宣教,但观察组定期电话随访。一年后调查分析两组病人健康宣教执行情况及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这一年内健康宣教的执行情况优于对照组,而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冠心病人定期电话随访,将使我们出院的健康教育得到有效延续,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电话随访 出院后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围产期心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7年在阜外医院住院并有随诊记录的17例围产期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患者进行了磁共振钆延迟强化(LGE),分为LGE阳性和阴性组,比较预后差异。结果17例围产期心肌病患者的中位年龄26岁(19~38岁),≥30岁6例(35.3%),妊娠≥2次8例(47.1%),分娩≥2次4例(23.5%),分娩前发病9例(52.9%)。我院初诊时平均左室射血分数33.3%±8.9%,左心室附壁血栓6例(35.3%),室性期前收缩7例(41.2%),其中合并短阵室性心动过速4例(23.5%)。住院期间均接受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14例(82.3%)接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14例(82.3%)接受地高辛治疗。中位随访时间(距初次发病)25(13,48)个月,病情恢复5例(29.4%)。LGE阳性组病情恢复比例为0(0/6),阴性组病情恢复比例为71.4%(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围产期心肌病合并左心室附壁血栓和室性心律失常较为常见,LGE检查对判断预后有帮助。

  • 标签: 围产期心肌病 左室射血分数 左心室附壁血栓 磁共振成像 钆延迟强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 1例颈胸椎肿瘤并不全瘫作个案护理,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 1例颈胸椎肿瘤患儿的责任制优质护理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 心理护理,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患者喜欢漫画,给患者画其喜欢的漫画走进患者心理,缩小心灵距离,取得患者信任与合作。建立专科护理团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围术期的前瞻性护理管理,预防出血、 DVT 、感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护理并发症,根据患者状态动态调整护理重点。 通过护理会诊、科学评估,做出准确判断,制定早期及全程康复指导计划。 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进行膀胱肠道功能评估并进行膀胱肠道康复训练,进行四肢肌力评估,根据不同的肌力情况采取肌力康复护理措施。最重要的是在患者出院当天,充分进行康复需求评估,根据患者预后及护理结局进行可行性目标设定,建立随访档案,按计划对患者进行长达半年随访、指导、追踪护理。 结果 患者 在住院期间依从性好,围术期未出现任何护理并发症, 术后第 14 天 顺利 康复出院, 缩短了患者住院日及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 术后随访第二个月恢复二便功能,随访第三个月恢复行走能力,随访第六个月恢复慢跑能力,患者获得良好的护理结局。 结论 对颈胸椎肿瘤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 及随访追踪指导 ,可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 在 此案例的 治疗护理过 程中, 善于思考、用心护理才能解决患者的问题,长期追踪,体现整体护理。有助于责任护士快速成长,有助于让护士获得职业成就感。本例颈胸椎肿瘤患者基于围手术期及出院后全程的康复训练追踪及指导 , 患者获得良好的护理结局,恰当的延伸随访护理服务可极大程度 提高治疗和护理 效果,有利于 于患者最大化康复和体现护理价值所在 。

  • 标签: 颈胸椎肿瘤 追踪随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出院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随访路径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出院 CHF患者中随机抽取 72例,分为 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观察组给予随访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本文研究,对照组护理后 MLHFQ评分( 60.25±2.79)分。观察组护理后 MLHFQ评分( 51.34±4.82)分。对照组 SAS评分( 52.49±2.73)分, SDS评分( 40.95±2.45)分。观察组 SAS评分( 51.80±1.94)分, SDS评分( 31.46±1.88)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对 CHF患者给予随访路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在临床应用具有突出优势,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随访路径护理 生活质量 情绪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儿童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疗效的5年随访结果。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后囊膜切除、前段玻璃体切割及IOL植入术的2~7岁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72例144眼进行连续5年的随访观察,所有患儿均于第二眼术后2周行双眼屈光矫正和弱视训练。患儿根据手术时年龄不同分为2~3岁组32例64眼、4~5岁组24例48眼和6~7岁组16例32眼。对术眼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变化、眼轴增长值、角膜曲率、视功能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进行系统观察,并分析手术时年龄与末次随访单眼BCVA的关系。结果2~3岁组、4~5岁组和6~7岁组术眼平均屈光度数变化值分别为-2.10(-2.90,-1.90)、-1.73(-2.50,-2.10)和-0.52(-2.00,-0.28)D,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9.85,P<0.01);3个组眼轴长度分别平均增长(1.41±0.32)、(0.96±0.51)和(0.52±0.26)mm,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4,P<0.05);3个组手术前后角膜曲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组术眼术后BCVA较术前均明显提高,且获得一定的立体视觉,2~3岁组术眼BCVA优于4~5岁组和6~7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眼术后BCVA≥0.3者占80.56%(116/144),BCVA>0.8者占19.44%(28/144)。对患儿手术时年龄与术后BCVA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术后BCVA=0.959-0.104×手术年龄,患儿手术的年龄越小,术后单眼BCVA越好(R2=0.539,P<0.01)。结论儿童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视功能的恢复与手术年龄有关,手术年龄越小,视功能恢复越好。术后及时、系统、规范的屈光矫正、弱视治疗和双眼视功能训练有助于视功能的发育和重建。

  • 标签: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 远期疗效 眼轴 角膜曲率 视功能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37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出院后由责任护士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持续1年。1年后在患者来院复诊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评价2组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随访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对医院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电话随访 高血压 服药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目的:观察母婴健康管理护理站随访对母婴家庭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及新生儿80对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3-8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及新生儿80对作为实验组;两组产妇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护理,出院前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对照组行出院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访,实验组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母婴健康管理护理站随访;比较两组产后会阴或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急性乳腺炎发生率、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并统计两组新生儿黄疸、脐带脱落延迟、尿布性皮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产后急性乳腺炎、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黄疸、脐带脱落延迟、尿布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母婴健康管理护理站进行随访可有效改善母婴家庭护理效果,减少产褥期母婴并发症发生,促进纯母乳喂养。

  • 标签: 母婴健康管理 护理站 母婴家庭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在医疗服务日益完善的今天,医院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在选择医院治疗的同时,也会选择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医院。电话随访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它有利于加强患者与医院之间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医患关系,帮助医院获取出院后患者的信息,它对医院工作的改进和医患沟通起到了一定作用。目前我院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并将努力完善和提高“医后服务”,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自2016年4月起,我院开始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随访,在过去的3年来,我们得到了病人的高度赞扬和宝贵改进建议,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能使患者在出院后感受到我院“以病人为中心”的关怀和人性化服务,并且增加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提升医院形象,这也是留住患者、增加患者对医院信任的另一个重要方法。结论电话随访已经成为新时期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患者满意、服务质量、为医院提供更详细、准确数据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医院管理 电话随访 出院患者 效果 作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术后随访探究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4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血管内介入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观察远期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45例患者栓塞成功率为97.78%,术中并发症发生率8.89%;随后随访3个月至1年,患者正常生活80%,死亡率4.44%。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明显,复发率低,预后与栓塞程度相关。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微信随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便患者复查,利于移植肾的长期存活。方法对235例患者,通过微信随访,进行健康宣教,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处理问题。结果方便医务人员、患者,有利于移植肾长期存活。结论微信复查对于肾移植患者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微信 肾移植术后 随访
  • 简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发表后,《草原与草业》期刊编委会的同志们十分兴奋,一种对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促使我们拜访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词作者火华老师。通过对这首久唱不衰、传遍大江南北的歌词的内涵发掘出我们的家、我们的草原、我们和谐美好生活的生态文明理念,使广大草原和草业管理者、科研人员和技术推广工作者,更加坚定为草原事业奋斗的信念。知道火华老师,那是在七十年代初,

  • 标签: 草原生态 期刊编委会 技术推广 草业 词作者 生态文明理念
  • 简介:目的:探讨加强随访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依从性及1年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中国人民警察部队总医院心内科诊断为冠心病并择期行PCI介入治疗的患者126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64例。分为常规随访组和加强随访组,每组各63例,分别进行常规随访和加强随访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在随访依从性、冠脉造影复查依从性、冠心病二级预防依从性及1年预后的差异。结果与常规随访组比较,加强随访随访依从性(年随访人次)、冠脉造影复查依从性(19%vs.61.9%)及二级预防服药依从性(68.3%vs.95.2%)增加,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加强随访组再发心绞痛比例明显低于常规随访组(9.5%vs.26.9%,P<0.05)。常规随访组再次血运重建3例,心肌梗死2例;加强随访组再次血运重建1例,心肌梗死1例,两组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随访制度提高了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依从性,改善1年预后。

  • 标签: 冠心病 加强随访 介入治疗 依从性 二级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增加随访频率对腹膜透析患者透析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腹膜透析患者45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采用增加随访频率的干预方式,随访时间9个月,观察指标为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Fe)、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o-Alb)、KT/V。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做比较,其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铁、白蛋白、前白蛋白、KT/V有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增加随访频率,透析患者透析质量得到改善。

  • 标签: 随访频率 透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