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10例住院治疗的该型药疹患者的发病原因、诊断及综合治疗经过。结果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该类疾病疗效良好。10例完全治愈。结论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是治疗重症药疹的有效手段,适当局部护理及对症支持治疗在治疗中同样重要,对该类患者宜采取综合治疗。

  • 标签: 儿童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注射百白破疫苗致重症药疹报道少见,现总结1例注射百白破疫苗后致大性坏死性表皮松解症(即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epitermalnecrolysis,TEN)婴儿的护理要点,其中保护性隔离及精细的皮肤护理是康复的关键。

  • 标签: 大疱性坏死性表皮松解症 儿童重症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1例50岁男性患者因银屑自行购买斑蝥虫体研粉调成糊状全身大面积外用。数分钟后,患者用药部位出现红斑和水疱;数小时后紫红色斑片和水疱弥漫至全身,表皮松弛、剥脱,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1 d后患者出现呼吸衰竭、肝损伤、肾损伤、严重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异常等多器官衰竭。诊断为外用斑蝥致大性表皮松解症,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补充人血白蛋白、床旁血液滤过、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但患者病情迅速加重,12 h后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 标签: 斑蝥素 银屑病 投药,皮肤 中毒 表皮松解,大疱性
  • 简介:背景:大性类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皮损多呈对称性全身性分布。作者报道了1例患者下肢无皮损,在淋巴结手术后继发获得性淋巴水肿。病例报道:1例74岁的女性患者因大疱疹住院,左下肢完全无皮损且无瘙痒。左下肢淋巴结手术后继发获得性淋巴水肿。标准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大性类天疱疮的表皮下水疱诊断,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查显示遍布基底膜的线状IgG和C3沉积带。Westernblotting显示抗BPAg2抗体。未受累的淋巴水肿皮肤活检未见真皮炎症浸润,但可见线状抗IgG和抗C3抗体沉积带。讨论:有报道UV或放射性治疗的部位出现局限性大性类天疱疮,也有过大性类天疱疮好发于淋巴水肿部位皮肤的病例报道:有假设认为淋巴回流障碍使抗原抗体接触增加而促进结合。本例报道首次揭示了这种淋巴水肿的保护性实质,提出了两种假说。局部细胞免疫可能发生了退化,同时T淋巴细胞活性降低。神经传导也可能受损,伴部分或全部神经源性炎症受抑,因此无瘙痒。

  • 标签: 大疱性类天疱疮 淋巴水肿 获得性 BLOTTING 神经源性炎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氧免疫疗法成功治愈大性类天疱疮1例的治愈的过程。方法对患者采用三氧免疫疗法,记录其治疗结果变化。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完全治愈。结论三氧成功治愈类天疱疮,打破了免疫性皮肤长期依赖激素的治疗方法,也为将来治疗免疫性疾病,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 标签: 三氧免疫疗法 大疱性类天疱疮
  • 简介:摘要大性表皮松解症是新生儿期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本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其临床特征是皮肤受压或摩擦后即可引起大1。皮损易发生在受外力影响的部位。该病多发生在关节伸侧,手指、足趾、踝部、腕部、耳朵等易受外力碰撞摩擦处,皮损散后可不留瘢痕而痊愈,或有栗粒疹形成,或产生不能痊愈的肉芽组织。由于本缺乏满意的临床治疗方法,极大地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可导致患儿死亡。因此在临床上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是减少大性表皮松解症患儿死亡的关键2。我科于2015年4月收治1例大表皮松解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新生儿 护理
  • 简介:摘要报道1例新生儿大表皮松解症患儿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正确处理创面,做好皮肤、黏膜护理,预防交叉感染,采取积极有效的支持治疗,患儿住院18天皮肤创面恢复,好转出院。

  • 标签: 新生儿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参与 1例肌注柴胡致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治疗实践,伤口处理方法思路及注意要点分享,为临床伤口处理及护理提供参考。 [方法 ]从患者入院开始,和医生共同换药,每日评估伤口情况,观察换药效果及时修改换药方法确定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伤口处理。同时面临翻身困难采取自制吊床翻身。 [结果 ]患者治愈出院。 [结论 ]及早正确对患者伤口进行评估及有针对性处理,是伤口愈合的关键。

  • 标签: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 药疹 伤口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报道1例年龄小、病情重,家属无任何医学知识的重症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儿的护理,经过总结该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采取抗过敏、营养支持、保护创面、预防感染等护理处理;结果治疗护理取得满意疗效,患儿痊愈出院;结论在护理该名患儿时,集中了皮肤科、儿科、消化内科的护理力量,成功治愈该患儿是多科护理合作的体现。

  • 标签: 重症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 患儿 护理
  • 简介:【摘要】:胸大是肺内部或胸膜下形成的气,该气的产生极易引发自发性气胸,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保守治疗较难治愈,胸腔闭式引流术或穿刺术等治疗手段效果有限,复发率较高,因而较多患者需实施外科手术治疗。胸大及外科手术对患者肺功能及其他脏器影响较大,需经历较长的康复进程,因而临床领域开始将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肺大围手术期,但是其具体应用效果及价值尚有待分析。为此,本文针对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肺大围手术期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分析,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肺大疱 围手术期 胸腔镜 术后康复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发伤后并发毒症患者血浆中PCT、TNF-α、IL-6含量及对毒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6例多发伤患者,将合并感染的34例患者作为毒症组,其余42例患者为非毒症组,对比两组患者的PCT、TNF-α、IL-6含量,以及对毒症的预测价值。结果毒症组患者的PCT、TNF-α、IL-6水平均要高于非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指标和多发伤后并发毒症均有密切的联系(p<0.05)。结论多发伤患者的早期血浆中PCT、TNF-α、IL-6含量明显升高的患者,并发毒症的几率很高,3者都可以作为多发伤后并发毒症的早期预警指标,PCT的预测价值最高。

  • 标签: 多发伤 脓毒症 PCT TNF-&alpha IL-6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在硫化氢(H2S)抑制毒症相关性脑(SAE)小鼠脑组织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野生型C57BL/6J小鼠54只,Nrf2-/-C57BL/6J小鼠36只,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8):野生型假手术组(野生型Sham组)、野生型SAE组、野生型SAE+NaHS组、Nrf2-/-SAE组和Nrf2-/-SAE+NaHS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制备小鼠SAE模型,于模型制备成功后3 h时腹腔注射NaHS 50 μmol/kg。于CLP后24 h时处死小鼠取脑组织,观察病理学结果,计数存活神经元,计算神经元存活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的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IL-1β和IL-6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ba-1+CD86+、Iba-1+CD206+和Iba-1+细胞百分比。结果与野生型Sham组比较,野生型SAE组脑组织NLRP3表达上调,TNF-α、IL-1β、IL-6含量、Iba-1+CD86+和Iba-1+细胞百分比升高,Iba-1+CD206+细胞百分比和神经元存活率降低(P<0.05);与野生型SAE组比较,野生型SAE+NaHS组脑组织NLRP3表达下调,TNF-α、IL-1β、IL-6含量、Iba-1+、Iba-1+CD86+细胞百分比和神经元存活率降低,Iba-1+CD206+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与Nrf2-/-SAE组比较,Nrf2-/-SAE+NaHS组小鼠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野生型SAE+NaHS组比较,Nrf2-/-SAE+NaHS组脑组织NLRP3表达上调,Iba-1+、Iba-1+CD86+细胞百分比和TNF-α、IL-1β、IL-6含量升高,Iba-1+CD206+细胞百分比和神经元存活率降低(P<0.05)。结论Nrf2信号通路参与了H2S抑制SAE小鼠脑组织炎症反应的过程。

  • 标签: NF-E2相关因子2 硫化氢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大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选取入住我科行胸腔镜下肺大切除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性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各项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大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

  • 标签: 胸腔镜 肺大疱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