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等规聚丙烯(iPP)是一种通用高分子材料,具有价格低、密度低、拉伸强度高、热变形温度高、容易加工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日常用品、汽车部件等领域。为了进一步提高iPP的特定性能,常通过共混方式对其进行改性,共混材料包括乙丙橡胶(EPR)、聚烯烃弹性体以及各类聚乙烯等,共混材料的加入改善了材料的性能,使其符合特定应用场景的需要。自20世纪以来,众多学者针对iPP与EPR以及各类无规共聚弹性体共混改性的研究较多,而针对iPP与无规共聚聚丙烯共混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无规共聚聚丙烯一般指丙烯单体与其他单体共聚所形成的无规共聚物。用于共聚的单体包括乙烯或其他α-烯烃,共聚单体的占比较低,通常为1%~5%(w)。无规共聚聚丙烯较iPP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 标签: 等规聚丙烯 共聚聚丙烯 共混体系 结晶和熔融行为 性能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设计和优化化学工程中己二酸回收结晶器气相系统,以提高己二酸回收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综合考虑己二酸生产过程中的结晶原理和气相系统的作用机制,我们设计了一套合理的结晶器气相系统,并通过实验方法验证了其性能。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重点关注了结晶器的基本结构与工艺流程,以及气相系统设计参数的选择与优化。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我们验证了结晶器气相系统设计的有效性,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建议。这一研究为化学工程中己二酸回收过程的改进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有助于提高己二酸生产的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 标签: 化学工程 己二酸 结晶器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逆转录重组酶介导的恒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al 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T-RAA)技术,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简便的SARS-CoV-2棘突蛋白(S)H146Y突变检测方法。方法针对SARS-CoV-2棘突蛋白H146Y突变区域设计RT-RAA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探针,使用优化的RT-RAA方法进行恒温扩增检测,评价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与二代测序技术进行比较。结果基于荧光信号的RT-RAA方法能在39 ℃,30 min完成检测,SARS-CoV-2 S蛋白H146(S-H146)野生株和Y146(S-Y146)突变株检测限均为10 copies/μL,能够依据荧光值明显区分S-H146毒株与S-Y146毒株的重组质粒或临床样本,且和五种常见呼吸道感染病毒无交叉反应,与二代测序技术方法一致性高。结论建立的RT-RAA荧光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SARS-CoV-2 S蛋白H146Y突变株的快速检测,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了新的鉴定方法。

  • 标签: RT-RAA SARS-CoV-2 棘突蛋白 突变 分子检测
  • 简介:研究氧化铟锡转化为氢氧化铟(III)粉末的等温分解过程。对非活化和机械活化这两种粉末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活化试样具有较短的诱导期,利于较小晶粒尺寸的晶体生长;而非活化试样的诱导期较长,其特征是利于较大晶粒尺寸的晶体生长。DAEM结果表明,非活化和机械活化试样的分解过程可分别用表观活化能(Ea)两种不同密度分布函数线性组合的收缩模型及具有单一对称密度分布函数(Ea)的一阶模型进行描述。样品颗粒的特性不仅影响其分解机理,而且对其热力学性能产生显著影响。

  • 标签: 氧化锡铟 机械活性 化学制备 晶界 热性能 分解动力学
  • 简介:L-阿拉伯糖母液是生产L-阿拉伯糖之后残余的糖液,其L-阿拉伯糖含量54%~57%,直接进行二次结晶十分困难,作为废料处理又造成极大的浪费。采用脱色、离子交换脱盐与真空结晶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提高从L-阿拉伯糖母液回收L-阿拉伯糖的回收率。本工艺中L-阿拉伯糖母液,经过脱色后,透光度由20.6%提高至83.5%;经过离子交换脱盐后电导率降低90%;浓缩、真空结晶得到L-阿拉伯晶体含量84.1%;重结晶后,L-阿拉伯糖含量98.5%。采用本工艺可以将L-阿拉伯糖的收率提高30%以上,回收得到的晶体经过重结晶后可以得到高品质产品。

  • 标签: L-阿拉伯糖母液 脱色 脱盐 真空结晶
  • 简介:摘要目的原核表达GII.P16型诺如病毒RNA依赖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蛋白,并对其进行生物活性测定和晶体制备。方法首先通过RT-PCR方法获得GII.P16 RdRp完整基因并将其克隆至携带His-Tag PET28a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然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并用IPTG诱导RdRp的表达,最后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的方法鉴定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His-Tag亲和层析和分子筛的方法纯化目的蛋白;分别使用体外酶催化实验和Hampton结晶试剂盒进行蛋白活性测定和晶体筛选。结果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体PET28a-RdRp,并大量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约60 kDa的可溶性蛋白;经两次纯化后,获得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纯度达到90%以上;体外酶催化实验显示RdRp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通过多种生长条件的筛选,获得了优质的RdRp晶体。结论本研究成功获得的GII.P16 RdRp蛋白及其晶体,为理解其生物学功能和解析其晶体结构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诺如病毒 GII.P16 聚合酶 活性 晶体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测定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PV)滴度的结晶紫染色法,并对该法进行验证。方法基于PV的半数细胞培养感染量(50% cell culture infective dose,CCID50),用结晶紫染色和酶标仪确定PV的致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并验证该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和耐用性。分别采用建立的结晶紫染色法和传统的显微镜观察法测定66批口服Ⅰ型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病毒滴度,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2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将细胞板浸泡液盲传3代,观察培养物的CPE,并通过逆转录PCR确定病毒灭活情况。结果用建立的方法测定理论滴度8.00、6.00和4.00 lgCCID50/ml的PV样品,回收率为98%~104%。细胞板内和板间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为0%~7.85%,同一工作日和不同工作日测定结果的CV分别不超过6.44%和5.27%,不同实验人员测定结果的CV不超过5.10%。该法测定PV滴度的线性范围为2.00~8.00 lgCCID50/ml。该法具有较好的耐用性,以不同细胞浓度(F=1.624,P=0.215)或不同培养时间(F=2.731,P=0.055)培养对PV滴度的测定结果没有影响。该法与显微镜观察法的检测结果具有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0.918。实验用细胞板的浸泡液在Hep-2细胞上盲传3代后,培养物未观察到CPE,逆转录PCR测定结果为阴性。结论建立的结晶紫染色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准确度、精密度和耐用性,适用于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病毒滴度测定。

  • 标签: 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口服 龙胆紫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解脲棒状杆菌与尿液中磷酸铵镁结晶形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磷酸铵镁结晶阳性患者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对于细菌构成进行分析,在新鲜不存在细菌和不具有其他有形成分尿液中放置解脲棒状杆菌施行培养,利用显微镜对于尿液中磷酸铵镁结晶现象加以观察。结果一共45例尿液样本中检测出磷酸铵镁结晶,其中25例通过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其中10例培养出两种病原菌,解脲棒状杆菌7株,肠球菌9株,白念珠菌2株,存在肺炎克雷伯菌4株,存在铜绿假单胞菌2株,存在奇异变形杆菌5株以及大肠埃希菌4株;在不具有磷酸铵镁结晶解脲棒状杆菌培养液中显示磷酸铵镁结晶初形,主要为没有成形的羽毛状结晶,同时可见洋信封状、立方体以及方柱状结晶。结论特定人群泌尿系统感染和感染性结石患者中,解脲棒状杆菌属于其主要病原菌。

  • 标签: 尿液 磷酸铵镁结晶 解脲棒状杆菌 相关性
  • 简介:移民文化与移民现象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研究热点。移民文化的精髓就是融合和创新,移民与当时、当地的文化、民风、观念相融合,在求生存中开拓、创新,成就了开拓进取、拼搏奋斗的精神。太极拳是新生活的文化结晶,太极拳做为一种肢体语言是一种最直接的文化表现形式。太极拳起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由陈氏第九世陈王庭所创已成定论。陈家沟的由来就是移民所形成的,太极拳即是移民文化的结晶。本文试从洪洞移民及其原有文化形式与怀川地区文化优势相结合,而形成的核心文化元素——融合性和创造性,来阐述太极拳形成于怀川地区的必然因素。

  • 标签: 太极拳 怀川 移民文化
  • 简介:本文用模拟样和真实系统研究了卡拉套磷矿这样的碳酸盐型磷矿石在化学加工时硫酸钙沉淀的生成情况。在80℃下此种磷矿经过分解最后结晶出的良好结晶依赖于在料液中加入的磷酸铵盐NH4H2P04.NH4N03.(NH4)2SO4。其中的量以NH1+计浓度为0.25—0.75,此时生成粗大的二水石膏结晶,夹杂有少量细小晶体。

  • 标签: 结晶特性 硫酸分解 碳酸盐型 磷矿石 硫酸钙 (NH4)2SO4
  • 简介:研究了聚乙二醇2000(PEG)-(NH4)2SO4结晶紫双水相体系中,金属离子络合物及萃取剂的光谱行为,探讨了金属离子络合物在PEG相中存在形态及萃取机理。同时实验了在不同酸度、盐用量、萃取剂用量以及在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影响下铼的萃取率,通过控制一定条件,可实现了Re(Ⅶ)与Mo(Ⅵ)的分离。

  • 标签: 双水相 萃取 聚乙二醇
  • 简介:基于1#板坯连铸机升级改造后的普瑞特结晶器专家系统,统计分析上线投用以来的黏结报警情况,重点分析黏结与报警次数、报警模式算法、温度曲线特征。研究结果有望为今后生产操作、技术培训奠定良好的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

  • 标签: 结晶器 黏结报警 热电偶曲线 报警算法
  • 简介:碳是宇宙中储量占第四的一种元素,其有几种同素异形体,最常见的两种单质是高硬度的金刚石和柔软滑腻的石墨。现在,美国科学家们制造出了一种新形式的碳,其应付超强压力的能力让金刚石“自愧弗如”。

  • 标签: 金刚石 结构材料 能力 压力 超强 非结晶
  • 简介:摘要:介绍了西成客专岩溶地段地质水文资料,对西成客专岩溶地带隧道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钙化结晶物堵塞隧道排水系统导致隧道发生渗漏水病害情况进行了描述,对病害产生及钙化结晶物生成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结合隧道病害现场整治经验,整理了病害整治相关措施,并对后期隧道从设计源头上提出了优化完善意见。

  • 标签: 高铁 岩溶 结晶 渗漏水 病害 措施 优化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化学工程中己二酸结晶器出料工艺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对己二酸生产工艺流程和结晶器的作用进行概述,分析了目前出料工艺技术的应用现状。随后,对出料工艺技术进行了概述,包括出料方式、原理以及相关设备和装置。接着,针对出料工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优化与改进的方向,并列举了已有的优化与改进案例。通过实验与测试方法,探讨了出料工艺技术在己二酸生产中的应用,设计了应用方案并评估了实际效果。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讨论了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化学工程 己二酸 结晶器 出料工艺 优化 应用
  • 简介:本文介绍一种合成ZrO2超微粒子的新方法——二维直接压缩法.笔者在室温和PH值为5时,利用LB膜技术,控制二维目标压力,实现了ZrO2粒子结晶时形态的以改变,即ZrO2由无定形转变为单斜,再转变成四方结构,并由TEM和X—射线衍射图得以证实.

  • 标签: 氧化锆 LB膜技术 合成
  • 简介:从褐菖鲉肝脏中克隆了热休克蛋白HSC70基因,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建立HSC70基因的定量检测方法。为检测该方法的可行性,将褐菖鲉分别暴露于石油水溶性成分(water-solublefraction,WSF)20、60、180μg·L-11d后,利用real-timePCR及LAMP技术同时测定褐菖鲉肝HSC70mRNA表达量,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证实LAMP技术可用于褐菖鲉肝HSC70基因的定量。为更细致了解石油WSF影响褐菖鲉肝脏HSC70基因表达的剂量-效应关系,将褐菖鲉分别暴露于25、50、75、100、125、150、175μg·L-1WSF中,5d后采样,用LAMP技术定量检测HSC70mRNA。结果表明,HSC70mRNA表达量在50μg·L-1浓度组即被显著诱导,在75μg·L-1浓度下达到最大值,这说明褐菖鲉肝HSC70基因对石油污染较敏感,有潜力作为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环介导等温扩增 褐菖鲉 HSC70 石油水溶性成分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简介:《唐代诗文论集》以"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为基准,对初、盛唐的部分诗文进行了多元透视,呈现出"以问题为导向的结构体系""专、博、敬的治学态度""严谨凝练的叙述话语"三大鲜明特色。作者"点面结合,专博并重,考论双擅"之独特的研究特点,也在全书中得以具体反映。

  • 标签: 唐代诗文 问题意识 考论双擅
  • 简介:摘要非结晶型轻链近端肾小管病(非结晶型LCPT)是一种少见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相关性肾病,是肾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一种特殊的病理类型,临床罕见。本文报告1例以多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非结晶型LCPT,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 标签: 多关节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 非结晶型轻链 近端肾小管病
  • 简介:<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国民中的绝大多数。在旧社会,如何组织和统治农民,对历代王朝来说都是一个焦心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王朝的稳定、国祚的长久。所以历代君王都采用了各种方式以实现对农民的控制、保证政权的承袭。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一贯重视农民问题。实践证明,革命的胜利必须依靠农民、农民的解放必须依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在如何领导和组织农民当家作主的问题上,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也走过一些弯路、有不少教训。特别是在人民公社时期,运用行政命令和半军事化的方式,把农民“管”得过紧的作法所造成的失误,我们决不能忘

  • 标签: 章丘经验 村民自治 章丘县 民主科学 启动点 村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