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流行调查及预防性应用妈咪爱微生态制剂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法收集了2000年2月1日-2003年2月30日来我院治疗肺炎继发腹泻的4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2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腹泻治疗。225例治疗组患者,在观察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妈咪爱。观察上述患儿的大便次数和大便粘稠度等情况。结果肺炎继发腹泻在肺炎患儿中的发生率是30.4%。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差异统计意义。结论治疗婴幼儿继发肺炎中,妈咪爱微生物制剂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止泻效果显著,见效快,无显著不良反应。

  • 标签: 婴幼儿 肺炎 腹泻 妈咪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严重皮肤瘙痒的患者22例,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每月血液灌流1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皮肤瘙痒的变化。结果血液灌流3~4次后,全部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完全消失,总有效率>91%。结论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有明显疗效,明显提高了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尿毒症 皮肤瘙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与人类皮肤色泽改变相关性的规律性。方法2010年9月~2013年6月,对18例病例取人活体正常皮肤(如下睑松弛术中计划切除皮肤)进行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局部注射,分组不同药物浓度、剂量(补充计量),达到预定剂量后1,手术取下左侧受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作用的和右侧未受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作用的皮肤标本,立即分组冷冻储藏2。待积累一定数量标本后3,对其皮肤色泽进行测定。结果本组共18例患者,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局部注射后会导致局部皮肤色泽变化。结论目前认为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与人类皮肤色泽改变存在相关性,不仅为相关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改变皮肤色泽提供临床和实验依据,更可以指导日常生活中对相关药物的正确选择。

  • 标签: 人皮肤组织 色泽 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非典型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5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38例非典型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者通过相应的治疗后治愈率达到100%,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比较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早期对非典型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进行临床诊断,同时再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并且给予早期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早期 非典型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瘙痒型慢性肾脏疾病透析患者行中药皮肤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根据我科收治的60例瘙痒型慢性肾脏疾病透析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其中一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一组患者给予行中药皮肤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瘙痒型慢性肾脏疾病透析的患者,给予患者行中药皮肤护理干预措施,明显的减轻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瘙痒型 慢性肾脏疾病 透析 中药皮肤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ischemia,VBI)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ticSkinResponse,SSR)的特点。方法我们用回顾、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VBI患者的SSR表现。结果VBI患者SS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潜伏期延长,波幅(率)降低。结论SSR能客观地判断VBI患者交感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可作为VBI诊断的参考指标。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急性皮肤软组织挫擦伤的临床效果。

  • 标签:
  • 简介:作者简介刘鹰(1962-),汉族,籍贯(湖北省武汉市),学士学位,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急诊外科。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小面积皮肤撕脱伤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总结了近5年来收治的128例肢体小面积皮肤撕脱伤,采用撕脱皮肤完全削薄及撕脱皮肤半削薄修剪原位回植的方法修复创面30例,直接原位缝合98例。结果98例直接原位缝合者中,部分皮瓣感染坏死15例。17例半削薄修剪法原位回植者中全部无感染。13例全部无血运皮瓣全部修剪成全厚皮片原位回植者中,1例为良。17例部分无血运皮瓣半削薄修剪和13例全部无血运皮瓣全部修剪皮瓣的病例,随访6个月~25年,1例有面积为15cm2的疤痕,其余病例皮肤创面愈合呈线型疤痕,皮肤弹性、外观及感觉良好。98例原位直接缝合者中,15例皮肤创面疤痕较大(面积为15~16cm2),皮肤弹性、外观及感觉差。结论根据皮瓣血运,采用撕脱皮肤完全削薄或撕脱皮肤半削薄修剪原位回植的方法修复创面效果满意。

  • 标签: 皮肤撕脱伤 分型 皮瓣 回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击死亡皮肤损害及心肌免疫表达特征。方法对电击死亡尸检7例损伤皮肤及周围皮肤组织,5例心肌组织进行常规HE切片观察;皮肤EMA、E-Cadherin、心肌Actin、Myoglobin免疫抗体的标记,检测受电击后二种组织的阳性细胞表达,免疫染色方法为MaxVisiom二步法,阳性标准参照有关文献判定。结果7例电流损伤皮肤EMA表达数量、分布不一,或完全(-),或个别细胞(+),或灶状基底细胞到斑驳状(+),周围皮肤与电流斑表达大致相同;E-Cadherin在电流斑处依次呈(-),逐渐与周围过渡(+),胞浆内弥散,断续或不规则(+),到上皮正常表达。心肌Actin呈浆内斑点状(+)为主,亦见部分肌细胞浆内(+);Myoglobin则较为规则,5例均为胞浆离位呈肌膜簇状颗粒(+)表达。结论人体电击死是局部皮肤直接损伤的全身病变。损伤皮肤及周围皮肤免疫改变是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持续的时间、途径、人体电阻及自身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强电流冲击可致心肌胞浆的破坏特别是肌红蛋白胞浆离位肌膜颗粒状聚集,阻碍了心肌正常胞膜的生理功能。

  • 标签: 电击 皮肤 EMA E-Cadherin 心肌 Actin Myoglobin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运用水胶体敷料为先天性心脏(以下简称“先心病)患儿提供更加有效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10月为600例先心病患儿运用水胶体敷料进行护理的情况。结果未发生患儿皮肤破损或感染。结论运用水胶体敷料对先心病患儿进行有效地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大大减少患儿肉体及精神上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矛盾。

  • 标签: 水胶体敷料 先天性心脏病 患儿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与常规敷料加压包扎法在皮肤撕脱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30无血管、神经、肌腱及骨骼外露的皮肤撕脱伤患者,行创面清创,原位中厚皮片回植覆盖创面。研究组术后皮片表面用医用护创敷料(VSD)覆盖封闭,-50~60kPa负压持续吸引。对照组术后皮片表面行凡士林纱布覆盖,敷料加压包扎。结果研究组平均使用VSD8.5d。术后平均体温、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肢体近端周径变化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充分引流渗出液,减轻肢体水肿,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显著提高了撕脱伤皮片的成活质量。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皮肤撕脱伤 传统加压包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在早产儿皮肤保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超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卫生水胶体敷料联合3M弹性胶带固定导管,对照组采用单纯3M弹性胶带固定导管,观察记录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皮肤完整性、导管固定有效性以及护理人员满意度、患儿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皮肤发红和破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更换固定胶带次数、患儿更换胶带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结论早产儿在导管固定时采用卫生水胶体敷料做前瞻性皮肤保护,能提高导管固定的有效性,保持皮肤完整性,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超低出生体质量儿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早产儿 导管固定 水胶体敷料
  • 简介: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0151040701000058)琼玉膏延缓衰老的靶蛋白初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318)琼玉膏延缓衰老的靶蛋白及代谢组研究。摘要如何延缓衰老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而衰老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就是皮肤的改变。根据衰老的自由基学说,提高皮肤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自由基代谢产物的生成,是延缓皮肤衰老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通过整理琼玉膏组成在延缓皮肤衰老方面的现代研究情况,为琼玉膏的抗皮肤衰老作用的研究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持。

  • 标签: 琼玉膏 方药组成 皮肤 衰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HD)串联血液灌流(HP)治疗在尿毒症皮肤瘙痒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治疗中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方法维持性透析的尿毒症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串联组40例,采用透析器与灌流器(HA130)串联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进行血液透析,每周治疗2~3次。串联组先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2小时后取下血液灌流器再单纯血液透析2小时,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变化。结果HD串联HP治疗后40例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均得以减轻,但是单纯血液透析组皮肤瘙痒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HD串联HP治疗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有效,要提高HD串联HP治疗水平,护士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善于总结经验,减少HD+HP治疗时不良反应及护理问题的发生。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整形美容缝合技术处理急诊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患者,使患者一次性达到最好疗效,减少瘢痕。方法无菌操作,彻底清创,运用美容缝合技术。结果运用美容缝合技术急诊处理的160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血肿、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率高。结论应用整形美容缝合技术处理急诊面部外伤,效果良好。

  • 标签: 美容缝合技术 急诊 颌面部损伤
  • 简介:目的报告1例血友性关节误诊35年的病例,为临床医师提供借鉴的经验与教训。方法患者,男,42岁;7岁起发病,35年,多家医院均未能确诊,术后方明确血友性关节的诊断。结果患者7岁时出现“双髋、双膝酸困不适及疼痛,渐进性加重,伴关节活动幅度逐渐减小”等症状被当地医院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对症治疗,因效果不佳,于1个月后在当地人民医院误诊为“双膝骨结核”,给予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症状无缓解,之后双髋、双膝关节反复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达35年。于近期加重,我院以“双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收住院。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尽管术后给予伤口处加压包扎、冰敷、常压引流等处理,术后第1天引流量高达2400ml,且伤口敷料持续出现大量渗血。始考虑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漏诊即请血液科会诊。查:特异性凝血因子Ⅷ为13.70(正常值:O.60~1.60)、Ⅸ103.30(正常值:0.80-1.20)方确诊为甲型血友性关节。结论本例甲型血友性关节长期误诊,教训深刻。提示临床医师须强化病史问诊的能力,重视相关疾病的体征以提高对不同关节炎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必要时,应及时请相关专科医师会诊。

  • 标签: 关节炎 血友病A 误诊 关节炎 血友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合并弓形虫脑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提高艾滋合并弓形虫脑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2例艾滋合并弓形虫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32例艾滋合并弓形虫脑病患者中,头痛28例(87.5%),呕吐22例(68.8%),抽搐3例(9.4%),肢体瘫痪9例(28.1%),言语障碍2例(6.3%),发热24例(75%),咳嗽、咳痰5例(15.6%),消瘦25例(78.1%),腹泻3例(9.4%),淋巴结肿大16例(50%),巴氏征阳性13例(41%)。头部影像表现头颅CT或MRI示单个或多个低密度阴影,增强可见结节状或环状强化,病灶周围水肿带。血清示弓形虫IgG抗体阳性4例(12.5%),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个∕微升32例(100%),其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100个∕微升26例(81.3%)。白细胞计数升高24例(75%)。32例艾滋合并弓形虫脑病患者好转出院27例(84.4%),病情无好转或恶化5例(15.6%),死亡3例(9.4%)。结论对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100个∕微升的艾滋病患者,应给予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口服防治,当临床疑诊或诊断为艾滋合并弓形虫脑,可给予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克林霉素抗弓形虫治疗,并尽快给予HAART抗病毒治疗,以尽量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艾滋病 弓形虫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