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下摘除反复感染耳前瘘管及鳃裂瘘管的效果。方法43例患者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耳显微下,在瘘口做一梭型切口,将瘘管完整摘除。结果43患者术后术中出血少,术后伤口渗血少,切口小,恢复快,无复发,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结论耳前及鳃裂瘘管在耳显微下手术可在不易控制的急性感染期手术,避免切口大,术中可以防止对周围血管及神经的损伤,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渗血少,恢复快,无复发。

  • 标签: 耳前瘘管 腮裂瘘管 耳显微镜 自制钢针拉钩
  • 简介:摘要工具显微是几何量测量中常用的计量仪器,主要用于标准器或工件的几何参数测量。本文作者在检定工具显微的过程中,总结了工具显微检定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以便于更好地对工具显微进行检定,以满足JJG56-2000《工具显微》检定规程中计量性能要求。

  • 标签: 工具显微镜 检定 问题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病历患者,女性,66岁,2009年7月28日入院,入院后于2009年7月31日经治疗无效死亡。病历号374089,CT号183312;病理号A1644.

  • 标签: 血管炎
  • 简介:目的:研究对下颌前磨牙多根管患者的治疗中应用CBCT及显微的效果。方法:选择下颌前磨牙多根管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下颌前磨牙的患者6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锥形束进行检查和治疗,试验组采取锥形束CT和显微进行检查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与检出率。结果:试验组的检出率、疏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颌前磨牙多根管患者,采取CBCT及显微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显著,不但可以提高检查率,还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下颌前磨牙 CBCT 显微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应用于显微辅助下行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2月-2021年1月接收的306例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选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53例和采用优质护理的实验组153例。比较两组VC患者的手术前后抑郁评分。结果:实验组VC患者的术前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术后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优质护理 精索静脉曲张 低位结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手术显微应用于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选取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2014级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7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法将学生分为A组和B组,每组38名学生。在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口腔手术显微进行G.V.Black I类洞窝洞预备和髓腔通路预备操作,教师对学生在口腔手术显微下和直视下的操作分别进行评分,针对口腔手术显微下操作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口腔手术显微下和直视下窝洞预备评分分别为(90.16±3.01)分和(90.72±2.57)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口腔手术显微下和直视下髓腔通路预备评分分别为(92.30±2.82)分和(88.93±2.31)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9.3%(67/75)的学生认为口腔手术显微的应用有助于学习临床操作技巧,29.3%(22/75)的学生在口腔手术显微的调节和操作方面存在困难。结论口腔手术显微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髓腔通路预备操作,学生对口腔手术显微的熟练使用仍然需要专门培训和授课教师的教学指导。

  • 标签: 口腔手术显微镜 实验教学 牙体牙髓病学
  • 作者: 黄鹏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8-02-12
  • 出处:《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观察牙体牙髓患者行根管显微镜技术与超声技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诊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20例,依据奇偶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均分成60例观察组和60例参照组。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行根管显微镜技术与超声技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发现,参照组(40.2±5.5)分;观察组为(66.2±7.1)分,组间数据对比,观察组治疗时间较长,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其并发症相比较,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明显高于观察组6.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经调查研究发现,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后的效果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参照组的58.3%,两组数据相比较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牙体牙髓患者应用根管显微镜技术与超声技术联合治疗,其治愈率较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适用于临床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下经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在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近2年对242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行显微下经腹膜后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观察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3月行彩超检查。结果观察至术后3月,无睾丸萎缩,精索静脉曲张复发3例,睾丸鞘膜积液1例。结论显微下经腹膜后精索静脉结高位扎术需要设备少,操作简便,可有效地保护睾丸动脉和淋巴管,疗效明确,适于各级医院开展。

  • 标签: 显微镜 精索静脉曲张 腹膜后
  • 简介:目的观察描述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在显微下腹股沟外环下切口精索脉管系统的术中解剖结构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泌尿中心男科病区收治的158例(2017年1-12月)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符合手术适应证,给予选择全身麻醉显微下腹股沟外环下方1cm处行精索静脉结扎术。手术按三层法解剖结构进行操作。术中分别观察并记录提睾肌层、精索内筋膜下输精管层及精索内静脉层的动脉、静脉及淋巴管数目。结果精索内静脉层:静脉的数目为(9.7±1.6)条,动脉的数目为(1.7±0.7)条,淋巴管的数目为(4.3±0.9)条;提睾肌层:静脉的数目为(3.0±0.9)条,动脉的数目为(1.5±0.5)条,淋巴管的数目为(1.7±0.8)条;输精管层:静脉的数目为(2.0±1.0)条,动脉的数目为(1.5±0.5)条,淋巴管的数目为(2.0±0.8)条。左右两侧各层静脉、动脉、淋巴管数目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腹股沟外环下切口精索脉管系统的三层解剖结构比较明确及各层的静脉、动脉与淋巴管数目具有一定特点,通过在显微的放大作用下,可以清楚地识别并区分各层的静脉、动脉与淋巴管,能有效地避免静脉的漏扎、动脉及淋巴管的误扎,为显微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提供解剖学基础。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显微外科手术 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根管显微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牙体牙髓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根管治疗方法,而观察组患者进行根管显微联合超声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愈后并发症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牙体牙髓患者采用根管显微联合超声技术治疗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但相比于采用常规根管治疗方法的对照组,观察组的治愈时间较长,用根管显微技术联合超声技术治疗更有效安全。

  • 标签: 根管显微镜技术 超声技术 牙体牙髓 临床疗效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显微下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 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显微进行小骨窗开颅手术, 经皮层造瘘显微下清除脑内血肿,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8例患者术后立即复查头颅 CT, 显示手术清除血肿量 >75%。所有患者随访 3个月~ 1年, 按日常生活能力( ADL)分级进行统计与评价, 恢复良好率为 75%。结论 显微下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的方法之一, 疗效好, 创伤少, 可提高治愈率, 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手术;显微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icroscopically small bone window crani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28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operated by microsurgery with small bone window, and the hematoma was removed by microsurgery through cortical fistulation. Results in 28 patients, CT scan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hematoma removed was more than 75%.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 months to 1 year. According to ADL classification, the recovery rate was 75%. Conclusion microscopically small bone window craniotomy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It has good curative effect and less trauma, which can improve the cure rate and reduce the mortality and complications.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显微下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112 例我院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间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分别为其提供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 8 个月后精子浓度和活力进行对比。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 8 个月后精子浓度以及活力显著提高,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降低,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 p<0.05 )。 结论 在行显微下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的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能够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报道21例垂体腺瘤经口鼻蝶窦入路显微下手术治疗经验。方法:经口鼻蝶窦入路,在显微下切除肿瘤。本文重点介绍该入路的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全组无1例死亡。13例术后有暂时性尿崩症,3例脑脊液鼻漏,2例鼻中隔穿孔。1例术后视觉障碍加重。无1例术后切口或颅内感染。14例随访6个月至3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垂体腺瘤经口鼻蝶窦入路显微下手术治疗,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疗效满意。

  • 标签: 垂体腺瘤显微外科口鼻蝶窦入路
  • 简介:分离到一种具有强絮凝特性的芽孢杆菌Bacillussp.F2,并构建了絮凝基因组文库,从中筛选而获得表达絮凝活性的大肠杆菌阳性克隆子FC2,絮凝实验测定FC2的絮凝率为90%。采用云母片吸附的方式,较好地捕捉到了克隆菌FC2产生的絮凝体的微观结构,并采用轻敲模式下的原子力显微成像技术,对其吸附高岭土悬浮液形成的絮凝体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测。与末加絮凝剂的高岭土悬浮液相比,加入FC2絮凝剂的高岭土悬浮液形成的絮凝体出现较大、紧密的球形颗粒结构,且表面粗糙,凹凸程度大,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液体悬浮颗粒的能力。当向高岭土悬浮液中加入FC2絮凝剂后,絮凝颗粒由不定形且松散的结构转变为密集分布、水平尺寸均匀的球形结构,表明FC2絮凝剂中的凝集素容易使高岭土悬浮颗粒以絮凝体为吸附中心包裹在其表面,从更直观上进一步证实了FC2絮凝剂的除污效能,为研究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 标签: 絮凝剂 高岭土 原子力显微镜 微观形貌 吸附
  • 简介:目的:探讨韦格内肉芽肿(Wegener'sgranulomatosis,WG)和显微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polyangiitis,MPA)临床特征、病理学和免疫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典型病例.结果:WG和MPA可侵犯多个脏器,其中肺、肾最常见.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咯血、血尿.X线表现以肺部多发性结节或片状影常见.病理学检查为确诊的金标准,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ies,ANCA)试验可协助诊断.结论:综合患者临床特征、病理学和免疫学检查结果,有助于尽早确定WG和MPA的诊断.

  • 标签: 韦格内肉芽肿 显微镜 多血管炎 诊断
  • 简介:目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CLSM)和改良微孔板法观察细菌生物膜形成,探索细菌生物膜检测的有效手段。方法烧伤患者植入性导管分离的金葡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经体外分别培育24、48、72h和5d后,先后用CLSM和改良微孔板法,观察细菌生物膜形成和黏附的过程与特点。结果鲍曼不动杆菌、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形成生物膜的时间、生物膜的形态与特点都有显著的差异。结论CLSM和改良微孔板法是观察和检测细菌生物膜形成过程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细菌生物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改良微孔板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根管显微+超声技术对根管阻塞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7月~2016年07月收治的根管阻塞患者178例(178颗患牙)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患者因为出现了钙化的情况、出现了塑化治疗的情况以及出现了器械折断的情况等,最终导致268个根管出现了阻塞的情况。临床采用根管显微+超声技术的方法对阻塞根管进行治疗后,最终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成功完成治疗的患牙共包括142颗,共包括根管214个。临床治疗成功率达到了79.78%;根管再通率达到了79.85%;在各种类型根管再通率方面,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根管阻塞患者,临床采用根管显微+超声技术的方法进行疾病治疗,可以将根管再通率显著提高,最终显著提高根管阻塞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根管显微镜 超声技术 阻塞根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液自动分析化与光学显微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尿液自动分析化与光学显微对尿液常规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本院存在的的尿液自动分析数据和光学显微对尿常规检查的数据加以对比分析,从而比较二者在尿常规检查的应用价值。结果在尿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尿液自动分析仪对尿液成分的分析与处理占据较为明显的优势,而光学显微在尿常规检查的结果对尿液的状态与颜色记录的较为细致。结论尿液自动分析仪与光学显微在尿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二者都存在着缺点与优势,所以在日常的尿常规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将二者互相结合,使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保证,并能全面的体现检查的结果。

  • 标签: 尿液自动分析仪 光学显微镜 应用价值
  • 简介:本文利用3D显微对冷热断灯丝外观形貌进行观察,分析不同断裂条件下的灯丝在螺距、断口、灯丝表面形态和附着物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利用灯丝断裂形态确定交通事故发生时车灯使用状态的方法。

  • 标签: 交通事故 车灯灯丝 断裂 断口形态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根管显微联合超声技术对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