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癌放疗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宫颈癌放疗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抽样法进行分组,常规干预纳入对照组,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纳入研究组,比对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各生活质量维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较另一组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 宫颈癌放疗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减轻病患不适感,提升生活质量,保证护理效果,实践价值较高。

  • 标签: 宫颈癌 放疗 临床护理路径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放疗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新的骨转移灶发生率、疼痛评分及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4.00%)明显低于实验组(86.00%),且两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对比的新的骨转移灶发生率、疼痛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采用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给药较为便利。

  • 标签: 唑来膦酸 放疗 恶性肿瘤 骨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例食管癌首程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3例。对照组采用3DCRT进行二程放疗,治疗组采用三维适形放-化疗联合的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前3年的生存率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RR)、前3年的总生存率比对照组高,但治疗组的不良反应例数、类型也比对照组要多。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可作为食管癌放疗后复发的治疗方法,但是应该注意不良反应,谨慎选择该方法。

  • 标签: 食管肿瘤 三维适形放疗 化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食管癌放疗技术、放疗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结合相关医学研究文献和临床实践资料等,介绍食管癌的概念、病因、症状表现等,并总结分析现阶段临床上常用的食管癌放疗技术、放疗方式等,探讨其研究进展。结果:针对食管癌患者实施放疗,主要可采用三维适形和强调适形放疗技术、图像引导放疗技术、光学定位系统与锥形束CT摆位引导技术。常见放疗方式分为术前和术后两种,按照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结论:放疗能够有效控制食管癌病情发展,通过选择适当的放疗技术和方式,有利于提高治疗精准度,降低对患者机体的损害,充分发挥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效果。

  • 标签: 食管癌 放疗技术 放疗方式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于接受放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在改善其不安情绪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所选入患者为60例,为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所接诊,按照组内任意抽选的方式,取30例,在治疗过程中展开常规护理,即对照组,余下30例患者则需要将心理护理干预进行运用,即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恢复中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心理护理 宫颈癌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急性放疗反应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的行首次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5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食管癌放疗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期间急性放疗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3-4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实施积极的全面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 标签: 食管癌 急性放疗反应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程护理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4例入院时间,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放疗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展开全程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要高于观察组(P<0.05);且所有患者接受相应护理服务后,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要显著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接受放疗期间,给予其全程护理模式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积极配合治疗,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全程护理 宫颈癌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放疗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路径,探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的42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不同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一般组(P<0.05。结论:针对放疗后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路径,可改善其不良心理,效果较优,值得推广。

  • 标签: 肿瘤 心理护理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咽癌放疗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2014年12月以来收治的87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8例),两组均给予放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炎、鼻腔黏膜反应、放射性鼻炎、张口困难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放疗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早期综合护理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疼痛护理干预在肺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的奇偶性进行随机分组,两组均为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疼痛护理,观察两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疼痛及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

  • 标签: 疼痛护理 肺癌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减轻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放射治疗的124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等分成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开始时间、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开始时间明显晚与常规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患者满意程度更高(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缓鼻咽癌放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时间及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放疗治疗效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鼻咽癌 放疗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对宫颈癌放疗患者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宫颈癌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占47.37%(36/76),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占52.63%(40/76),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对比两组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或χ2检验,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以皮肤损伤、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疲劳乏力和生殖泌尿反应为主,但观察组III~IV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程护理可协同提高宫颈癌放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对于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宫颈癌 放疗 全程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观察,进一步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情绪的成因与护理干预进行概括性阐述,以供医者同行进行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86例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护理干预来抚平患者的焦虑情绪,通过对他们病症资料的深入分析和治疗全过程的护理观察,从中逐步分析出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情绪的产生原因。结果所有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后,出现焦虑情绪的状况明显好转。结论使用合理高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安抚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焦虑情绪,对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性的促进意义。

  • 标签: 恶性肿瘤放疗患者 焦虑情绪成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发生一系列危害患者生活质量的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表现为潮热、心悸、失眠、健忘、疲倦、乏力等。潮热和失眠常较正常妇女明显,潮热常在夜间比较严重,有的患者发作时大汗淋漓,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睡眠质量下降,导致精神状态欠佳,影响临床治疗。

  • 标签: 宫颈癌患者 放疗 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纤支镜行肺癌置管放疗护理配合对患者愈后的的影响。方法对124例肺癌的患者,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将施源管直接插入到肿瘤部位进行放疗。结果所有病历均顺利完成置管放疗,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周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熟练的操作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及术后健康指导等护理配合是经纤支镜置管放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 肺癌 置管放疗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进行放疗的患者选择采用循证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所有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3月所收治的肺癌患者,本研究选择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患者平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在放疗的过程中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选择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结束之后,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抑郁情况、疼痛状况和生活质量等进行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性,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肺癌患者在进行放疗的过程中,为患者配合循证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减轻患者的疼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患者 循证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放疗后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76例作为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额外接受睡眠干预护理。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和康复质量。

  • 标签: 肿瘤 放疗 睡眠障碍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