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及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应用可导致颌骨坏死及骨缺损,严重影响患者颌面部的形态与功能。近年,放射及双膦酸盐相关颌骨坏死的发病机制研究及临床治疗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研究发现,放疗15 d内颌骨中仍有骨改建活动,但由于内皮细胞及微血管损伤,放疗15 d后微血管闭锁,骨改建停止,颌骨内开始出现纤维化。基于干细胞的生物性治疗可使颌骨内微循环得到恢复并修复骨质,为重度放射颌骨坏死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双膦酸盐除了可沉积于颌骨使破骨细胞大量凋亡外,还可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功能,并引起机体的免疫失衡。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修复颌骨损伤并调节免疫,对双膦酸盐相关颌骨坏死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具有较好的潜在应用前景。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及间充质干细胞的逐步应用,有望在放射及双膦酸盐相关颌骨坏死等颌骨疾病的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骨坏死,放射性 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 微血管损伤 免疫失衡 干细胞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全程护理对于鼻咽癌放射治疗放射皮炎的作用。方法收取我院98例鼻咽癌放射治疗放射皮炎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直至2016年11月,并将鼻咽癌放射治疗放射皮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患者实施优质全程护理)。结果观察组鼻咽癌放射治疗放射皮炎患者护理后的放射皮炎改善时间(6.25±1.02)d、住院时间(10.11±2.01)d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鼻咽癌放射治疗放射皮炎患者实施优质全程护理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优质全程护理 鼻咽癌放射 放射性皮炎 作用
  • 简介:摘要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快速增长态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全民对健康关注度的增加以及健康体检的普及,甲状腺癌的检出率不断提高。电离辐射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本文通过分析1例甲状腺癌患者(放射科医师)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放射作业人员对辐射防护的认识,减少医疗辐射暴露,对提高职业暴露人员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辐射,电离 甲状腺癌 职业暴露 辐射防护
  • 简介:本文介绍了天然放射同位素钾40的三种衰变模式,包括衰变途径、能量和分支比等。探讨了利用氩40和钾40含量比例关系进行定年的技术,即钾氩测年法,进一步引申到利用氩和钾含量比例关系进行定年的方法。最后,对生物体,包括食物和人体内钾40的放射活度和年辐射剂量做了估算。结果发现:人体内钾40的放射活度约为4750每秒,剂量约0.533毫西弗/年。虽然这属于安全范围内,但是相比体内的碳14,钾40的放射强了很多。可以说,钾40是人体内最大的天然放射来源。

  • 标签: 天然放射性 钾40 钾氩测年法 放射性活度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核能是社会应用最多的一种能源,可是核能在发电期间,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比如固体废弃物,严重影响了环境,危害了人们群众自身健康,为了建设稳定性社会,必须对这种情况加大重视,不断改进和完善。本文主要介绍了放射废物处理技术在核电厂的应用情况。

  • 标签: 核电厂 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 应用
  • 简介:目的:在建立小型猪下颌骨放射骨坏死动物模型基础上,应用电镜技术研究下颌骨放射骨坏死形成、发展的超微结构动态变化过程。方法:对6只小型猪右侧下颌骨进行25Gy和28Gy一次照射,建立小型猪右侧下颌骨放射骨坏死动物模型,分别于照射结束后3、4、5个月切取右侧下颌骨放射骨坏死部位死骨,制备标本,进行电镜检查分析。结果:照射后的早期骨胶原纤维即受到破坏,骨细胞先出现细胞膜破坏,随后胞质出现空泡,细胞器裂解,最后出现核变化。大剂量照射后骨细胞的破坏出现早而重,并且加速了骨细胞的裂解、死亡。结论:骨细胞细胞膜及细胞质较细胞核对放射线更为敏感,照射后骨细胞死亡过程首先发生在细胞膜及细胞质内,与以往认为细胞核损伤在先的观点不同。

  • 标签: 放射性骨坏死 小型猪 电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定位在肿瘤放射粒子植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共30例患者经CT引导定位植入放射粒子,观察临床效果;结果30例CT引导定位穿刺植入粒子均成功。术后CT扫描显示植入粒子数量与术前计划一致,均在计划植入范围内。手术并发症肺部穿刺少量出血1例,不同程度气胸4例。术后3个月CT扫描显示部分病例肿块缩小,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CT引导定位穿刺技术因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在细胞学诊断、介入治疗放射粒子植入术中广泛采用。

  • 标签: CT引导 肿瘤 粒子植入
  • 简介:摘要地质勘查放射测量主要是对地表岩土天然放射异常分布的情况进行探测,在地质构造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采用地面放射勘探可以找到异常的情况,并按照地质资料完成分析工作,对地质实际情况作出定性推断。本文对地质勘查放射测量方法应用措施进行全面分析。

  • 标签: 地质工作 勘查放射性测量 应用措施
  • 简介:介绍了国外经典的核爆炸放射沉降模式,包含了DELFIC、WSEG系列、KDFOC系列、SEER系列、DNAF系列和EM-1。同时列举了各种模式在主要物理过程中的区别,包括了云的初始化、粒子分布、沉降机制,放射活度和剂量率的转化、放射衰变和传输过程。最后简述了目前核爆炸放射沉降模式研究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放射性 沉降过程 模式
  • 简介:摘要在核电厂正常运行工况下,核电站放射废水回收系统(WSR)主要是对核岛和BOP部分厂房产生的放射或可能带有放射的废液进行贮存、取样,在取样分析后将废液输送到废液处理系统再处理或核岛液态流出物排放系统(ZLD)直接排放。本文主要介绍了WSR系统的就地控制系统以及就地控制柜的设计,包括工艺设备控制要求与控制逻辑、继电器控制逻辑等,为类似工艺对象的就地控制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例放射皮炎二期患者的护理,阐明放射皮炎患者的护理、心理护理和疼痛护理的重要。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因肺癌咳嗽入院后发生大面积迟发型放射皮炎二期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护理,患者于2014年7月病情好转,放射皮炎治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应对放射皮炎患者的护理应该注意预防感染,无菌技术、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贯穿始终,细心、耐心和富有责任心。

  • 标签: 放射性皮炎 疼痛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放射核素淋巴显像检查患者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行放射核素淋巴显像检查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经验,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注射方法,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组43例患者放射核素淋巴显像检查均顺利完成,治疗后6例患者发生轻度不良反应,未经特殊处理症状自行缓解。结论放射核素淋巴显像检查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放射性核素 淋巴显像 护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到放射废水处理的技术种类越来越多,其中膜处理技术是目前放射废水处理最有效以及可操作最强的技术,相关处理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应用。本文对放射废水的来源、传统的放射废水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 标签: 放射性废水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在军事、医疗和公共卫生方面,辐射暴露是一个持续而严重的威胁。针对辐射引起的损伤需要有效的预防或缓解治疗,但是目前这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临床上少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辐射防护剂副作用大,限制其广泛使用。据报道,一些天然的无毒化合物(如蜂产品)可通过减轻辐射引起的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DNA损伤来预防和治疗辐射引起的口腔黏膜炎、食管炎、皮肤损伤、肝损伤、肠道损伤和造血系统的损伤等。这表明这些蜂产品有作为辐射防护剂的潜力。本文就蜂产品对防治放射损伤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辐射防护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DNA损伤
  • 简介:为及时掌握因海上核爆炸形成的大面积海面放射沾染及舰艇放射沾染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当前海面放射沾染分布估算的盲区及其存在的原因,指出了盲区的特殊地位,并在分布盲区放射沾染形成过程的基础上,给出了解决盲区估算问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放射性沾染 估算 盲区 成因 海上环境 海军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