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脱落细胞学检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与膀胱肿瘤抗原(Bladder tumor antigen,BTA)在肾盂癌诊断及预后监测中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在我们泌尿科确证的肾盂癌患者共51例,其中男32例,女19例,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61.7±5.2)岁。所有患者取3次早餐新鲜尿液,进行FISH、脱落细胞学和BTA检查。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进行一次检查。结果:FISH、BTA、脱落细胞学检查的灵敏度为88.23%、76.47%、33.37,特异度为90.00%、85.00%、95.00%。BTA、FISH的灵敏度高于脱落细胞学检查,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特异性三种检查方法没有统计学差异,G I~III期 FISH、BTA检测灵敏度高于尿脱落细胞检查(P<0.01),Ta~T4期,FISH、BTA检测灵敏度高于脱落细胞检查(P<0.05),G I期FISH灵敏度高于BTA,G II~G III期没有差异,Ta~T1 FISH检测灵敏度优于BTA(P<0.05),T2~T4,FISH与BTA没有统计学差异,预后检测中,FISH复发检出灵敏度高于脱落细胞学检查和BTA,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ISH和BTA的诊断灵敏度都优于脱落细胞学检查。FISH适合于不同分期、分期及复发的肾盂癌患者。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膀胱肿瘤抗原 脱落细胞学检查 肾盂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术中血清白细胞介素(IL)-6浓度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3等位基因的关系。方法提取2019年8月到2020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手术室行甲状腺患侧大部分切除术的67例具有手术指征的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术中外周血DNA,并检测血清IL-6浓度,根据血清IL-6浓度是否高于5.4 ng/L将患者划分为高IL-6组39例和低IL-6组28例,对两组患者的外周血DNA进行基于Sanger测序的HLA-DRB3等位基因分型,比较两组HLA-DRB3*02:02、HLA-DRB3*03:01、HLA-DRB3*01:01、HLA-DRB3*02:01等位基因携带者频率,关联分析各个等位基因与血清IL-6浓度的相关性。结果高IL-6组的血清IL-6浓度中位数44.23 ng/L,分布范围29.77~112.65 ng/L,低IL-6组的中位数4.88 ng/L,分布范围0.19~5.20 ng/L。HLA-DRB3*03:01在高IL-6组的携带者频率(48.72%)显著高于低IL-6组(17.86%),携带者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0.044,比值比(OR)=4.37,95%可信区间(CI)=1.40~13.84]。结论乳头状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术中血清IL-6浓度的高水平与HLA-DRB3*03:01明显相关。

  • 标签: 人类白细胞抗原 乳头状甲状腺癌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浓度预测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发生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相关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40例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中位年龄为37岁(2~72岁);男性患者为23例,女性为17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CAR-T免疫疗法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其CAR-T免疫疗法的疗效、CAR-T输注后血清PCT浓度,以及CAR-T免疫疗法相关CRS发生情况。不同类别患者、同一患者不同观察时间点间血清PCT浓度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血清PCT浓度与CAR-T免疫疗法相关CR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绘制血清PCT浓度预测CAR-T免疫疗法相关重度CR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确定最佳临界值,并计算其敏感度和特异度。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XYFY2016-KL002-01),并且与所有受试者或其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本组40例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接受CAR-T免疫疗法后,缓解和未缓解患者分别为24例(60.0%)和16例(40.0%)。发生CAR-T免疫疗法相关CRS患者为33例(82.5%),未发生者为7例(17.5%)。② 33例CAR-T免疫疗法相关CRS患者的中位血清PCT浓度为1.62 ng/mL(0.73~8.95 ng/mL),显著高于未发生者的0.14 ng/mL(0.13~0.40 ng/mL),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42,P=0.001)。③ 33例CAR-T免疫疗法相关CRS患者CRS发生后的血清PCT浓度为1.32 ng/mL(0.42~6.45 ng/mL),显著高于发生前的0.14 ng/mL(0.10~0.26 ng/mL),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136,P<0.001)。④ 33例CAR-T免疫疗法相关CRS患者的血清PCT浓度与其CR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678,P<0.001)。⑤血清PCT浓度预测CAR-T免疫疗法相关重度CRS发生的ROC-AUC为0.850(95%CI:0.660~0.990,P=0.003),最佳临界值为3.19 ng/mL,其预测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78.7%。结论PCT可作为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CAR-T免疫疗法相关CRS的预测指标。其血清PCT浓度在预测CAR-T免疫疗法重度CRS中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受体,嵌合抗原 降钙素原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血液肿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 简介: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来,HP是当今世界上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研究资料表明,HP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HP是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ILT)淋巴瘤的主要致病因子,亦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1994年,HP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I类致癌原.近年来,人们对HP与胃病关系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又开始注意到其与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皮肤病等胃肠外疾病的关系.HP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我国自然人群HP感染率40%~90%,平均59%[1].因此,采用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检测方法及时检出HP,对HP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粪便抗原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1年国际输血协会(ISBT)确认了P1PK血型系统的抗原,命名为P1PK,编号003。确认该系统有3个抗原,分别是:P1,PK,NOR。本文就目前对P1PK系统抗原的研究进展,做一扼要概述。并针对"P抗原"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经历的定义不清、命名混乱,以及目前还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错误观点加以澄清[1-4]。

  • 标签: 糖苷类抗原 副糖苷类抗原 冷抗体 自身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在临床检测中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7年4月疑似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人67例,对每位病人进行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和病理检查。对比两组病人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经病理检查,研究对象中检查阳性病人54例,阴性13例。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诊断敏感度为96.30%(52/54),特异性为76.92%(10/13),准确性为92.54%(62/67)。结论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高,表明以幽门螺杆菌作为检测指标有临床价值,可在各大医院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抗原检测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ABO正反定型不相符合的血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对4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患者进行ABO血型鉴定、吸收放散试验。结果4例ABO血型定型困难标本中,A抗原减弱1例,B抗原减弱1例;抗-B抗体缺乏2例。结论肿瘤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会导致抗原减弱或特异性抗体消失,正常人由于免疫耐受也会导致抗原减弱或特异性抗体消失。

  • 标签: ABO血型 抗原减弱 抗体缺乏
  • 简介:目的探讨体内产生抗核抗体的抗原.方法分别以羊红细胞、伤寒沙门菌及鸡血清免疫小鼠,同时设立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商品化酶联免疫法检测抗核抗体试剂盒,将酶结合物(酶标抗人IgG)换成酶标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建立检测抗核抗体的SPA-ELISA法,并使其性能保持不变,用其检测小鼠的抗核抗体.结果新建立的检测抗核抗体的SPA-ELISA法与原法检测同一批标本,相关系数为0.931,P<0.01.小鼠血清抗核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率):羊红细胞组为90%(9/10),伤寒沙门菌为70%(7/10),鸡血清组为100%(10/10),生理盐水对照组未检出抗核抗体.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体内抗核抗体可能是一类由不同抗原刺激非特异产生的抗体.蜒

  • 标签: 抗核抗体 抗原 免疫应答 自身免疫疾病 酶联免疫法
  • 简介:摘要目前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检测HEV抗体(HEV IgM/IgG)或HEV核酸(HEV RNA)。近年来,基于对HEV病毒体蛋白结构及免疫性的研究,发展了HEV抗原(HEV Ag)检测方法。本文就HEV Ag检测方法的建立、HEV Ag检测的意义及在HEV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 抗原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是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一个重要临床类型,表现为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阳性、HBeAg阴性伴或不伴HbeAb阳性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肝组织学活动性炎症.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流行性广,世界各地流行率差异性较大.据报道,地中海地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占全部慢性乙型肝炎的33%,亚太地区占15%,美国和北欧占14%[1].我国也是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高发区.Chan等[2]报道,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在香港流行率为69%.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进展快,易发展至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治疗困难.本文就国内有关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E抗原 慢性乙型肝炎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干扰素 拉米夫定
  • 简介:球孢子菌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很难培养到病原菌,因此该疾病的诊断困难。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是检测脑脊液中球孢子菌抗体,但在部分患者,特别是免疫缺陷的患者,常常检测不到抗体。球孢子菌抗原(CAg)的检测是真菌性脑膜炎检测的另一手段,其诊断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检测CAg的试剂盒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研究者曾在尿液中使用这种检测方法,

  • 标签: 球孢子菌 抗原检测 脑膜炎患者 酶联免疫吸附法 真菌性脑膜炎 试剂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和腺苷脱氨酶(ADA)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60例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同时测定这些患者的血清中CA125、CA153和ADA的水平。根据国际通用标准进行检测,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CA125、CA153和ADA的阳性率分别为70%、65%和80%。联合检测CA125、CA153和ADA的阳性率为95%。与单独检测相比,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显著提高。结论:CA125、CA153和ADA的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和管理策略。然而,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仍然需要进行以验证这些结果的可靠性和广泛适用性。

  • 标签: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53 腺苷脱氨酶 结核性胸膜炎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胡通林 商臻 徐金环 肖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白血病·淋巴瘤》 2022年第03期
  • 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杭州 310006 胡通林现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内科进修,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杭州 31000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内科,武汉 4300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序贯靶向CD19和CD22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9年5月收治的1例肾DLBCL中枢神经系统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应用ASCT序贯靶向CD19和CD22 CAR-T治疗,分析治疗后1、3、6、12、18、24个月原发病缓解相关指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23岁,R-CHOP方案治疗8个疗程后中枢神经系统复发,应用ASCT序贯靶向CD19和CD22 CAR-T治疗。患者发生1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经积极治疗后病情稳定。患者白细胞、血小板成功植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完全消失,脑脊液检查示幼稚细胞消失。应用液体活组织检查动态追踪微小残留病,患者持续缓解26个月。移植后1年发现肺结核,经过抗结核治疗后痊愈。结论ASCT序贯靶向CD19和CD22 CAR-T疗法为肾DLBCL继发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尤其对于常规化疗或单用CAR-T疗效不佳的患者,该方案可能有效提高治疗缓解率,改善生存。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继发中枢神经系统侵犯
  • 简介:摘要分析小儿输液室输液高峰的原因,探讨小儿输液室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强调应加强护士的培训,严格落实各项核心制度,制订风险防范预案,加强与病人沟通,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加强输液巡视,加强输液高峰期的管理等。

  • 标签: 小儿输液室 护理 季节性 疾病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2013年铜市演绎探低回升的行情,整体重心向下移动。上半年冲高后下行,7月份底部震荡,8月份之后区间波动。沪铜指数2月初获得年内最高点60112点,同期伦铜最高触及8346点,沪铜指数6月25日跌至47680点,创自2009年9月底以来的新低,同期伦铜下探至6602点。2013年全年沪铜指数波动12432点,较2013年的9502点波幅明显扩大。

  • 标签: 区间 供给 宏观 波动 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