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肾上腺素鼓室注射法对患有分泌中耳的患者进行佐治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96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分泌中耳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8例。A组患者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A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基础上采用肾上腺素鼓室注射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A组比较,其有效率明显高出很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肾上腺素鼓室注射法对患有分泌中耳的患者进行佐治的临床疗效十分明显,治疗过程中患者不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现象,治疗后不易复发,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肾上腺素 素鼓室注射 分泌性中耳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分泌中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分泌中耳患者11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标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药物为罗红霉素胶囊,标准组患者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治疗结束后,判断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有效、无效。根据统计的治疗效果计算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结果标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为56例,治愈率为98.2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为44例,治愈率为77.19%。结论表明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效果优于传统药物,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鼓膜置管 分泌性中耳炎 听力损伤 耳内镜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分泌中耳的临床效果。 方 法 选 取 2019年 1月 -2020年 2月期间我院 50例分泌中耳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同时间段 50例分泌中耳患者设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鼓膜穿刺术治疗方法。实验组实施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治疗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 P< 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 P< 0.05;实验组的治疗满意度评分为( 92.55±2.45)分,对照组的治疗满意度评分为( 80.35±2.50)分,实验组的治疗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升高( t=24.6452, P=0.0000)。结论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方法可利于提高分泌中耳患者的临床疗效,可利于提高治疗满意度评分,而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其整体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 ]鼓膜穿刺 地塞米松 分泌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中耳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方法:选取在我院经鼓膜穿刺术治疗的分泌中耳患者 52 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鼓膜穿刺术治疗的分泌中耳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促进临床疗效提升,患者满意度高,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技术对患有分泌中耳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120例患有分泌中耳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60例。A组患者进行常规改善咽鼓管功能治疗;B组患者进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手术治疗。结果B组患者治疗后的听力能力的恢复速度明显快于A组;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A组;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结论应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技术对患有分泌中耳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耳内镜 鼓膜置管 分泌性中耳炎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斜口型鼓膜通气管治疗小儿分泌中耳(OME)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08年9月间因分泌中耳于我科使用斜口型鼓膜通气管行鼓膜置管术患儿156人(男72人,女84人,共299耳),术后于门诊随访6月-5年,观察鼓膜通气管留置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耳漏发生率5.7%,肉芽形成发生率1.0%。通气管排出后的并发症包括鼓膜硬化(35.1%)、鼓膜穿孔(4.6%)、鼓膜萎缩(22.1%)、鼓膜内陷(19.1%)、通气管异位(0.7%)。鼓膜通气管平均留置时间为11.5月。结论鼓膜置管术术后并发症比较常见,其中鼓室硬化、鼓膜萎缩和耳溢液最常见,但总的来说它们大多数是不需要处理的。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斜口型通气管 儿童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中耳的疗效及对患儿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分泌中耳患儿120例(142耳),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72耳)与对照组(60例70耳)。对照组行鼓膜切开术,观察组行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穿刺术。比较两组咽鼓管功能、听阈值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3个月,观察组ETDQ-7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听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穿刺术可有效改善分泌中耳患儿的咽鼓管功能,提高听阈值,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鼓膜穿刺术 鼓膜切开术 咽鼓管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分泌中耳治疗过程中常规药物联合物理治疗(包括捏鼻吞咽/按压耳屏)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诊治的123例成人分泌中耳患者的诊治过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是否遵医嘱联合物理治疗分为实验组(常规药物联合物理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常规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病程、并发症及后遗症、手术干预几率及复发率。结果联合物理治疗的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93.15%;在平均病程方面,实验组(12.74±13.00)d,短于对照组(47.79±116.66)d,而实验组手术干预率(4%)低于对照组(16.44%),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复发率(6.00% vs 6.85%)方面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随访过程中没有发现明确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在成人分泌中耳患者的日常治疗过程中,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重视联合物理治疗(捏鼻吞咽/按压耳屏),可能有助于患者获得良好疗效,缩短患者的病程、加速康复,降低未来手术干预的可能,是一种简单、有效、可行的联合治疗手段,值得在诊治过程中加强宣教和推广。

  • 标签: 中耳炎,伴渗出液 药物疗法 物理疗法 加速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分泌中耳(SOM)的发病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0月到2014年10月确诊并接受放疗治疗的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不同时间段并发SOM的情况,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①T3期放疗前后SOM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其余各期放疗后的SOM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放疗前(P<0.05);②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并发SOM的人数基本稳定,以放疗后3个月波动最大,后期则比较稳定。结论鼻咽癌患者并发SOM几率较高,需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SOM的发生率。

  • 标签: 鼻咽癌 分泌性中耳炎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分泌中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分泌中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取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分泌中耳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耳内镜 鼓膜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患儿并发分泌中耳(OME)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从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儿中,抽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中60例未并发OME的患儿作为甲组,40例并发OME的患儿作为乙组,对两组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患儿并发OME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的扁桃体肥大、存在变应鼻疾病史、存在哮喘疾病史这几个因素相比无意义,P>0.05,乙组鼻塞及流脓涕所占比例是35.00%,腺样体切除手术史所占比例是20.00%,均高于甲组的8.33%、1.6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过程中,需对其鼻塞及流脓涕、体切除手术史进行详细了解,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分泌中耳发生。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分泌性 中耳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对分泌中耳治疗的价值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案例回顾分析法对收治的分泌中耳患者进行疗效研究,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穿刺)和实验组(穿刺联合注)两组,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对比综合治疗满意率:实验组综合满意95例(96.94%),对照组综合满意87例(88.78%),(p<0.05)。对比综合治疗有效率:实验组综合有效96例(97.96%),对照组综合有效89例(90.82%),(p<0.05)。结论:鼓室穿刺联合注药可改善分泌中耳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的治疗满意率和有效率高,效果十分理想,建议推广。

  • 标签: 鼓室穿刺 注药 分泌性中耳炎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泌中耳患者选取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方法:82例分泌中耳患者为样本,就诊时间2020年1月-2021年1月,随机分组,A组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B组常规治疗。结果:A组疗效97.56%高于B组85.37%,P<0.05;A组气导听阀值测定结果优于B组,P<0.05。结论:分泌中耳患者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改善耳闷胀痛症状,恢复气导听阀值,安全高效。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糖皮质激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鼓膜刺穿术治疗分泌中耳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从本院2020年度因为分泌中耳到本院就医,并接受鼓膜刺穿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将其均分为A组(观察,42例)及B组(对照,42例),对所有患者实施鼓膜刺穿手术,并对A组采取优质护理,对B组采取普通护理,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A组护理效果更佳,且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体现在:A组治疗有效率为97.62%,而B组为76.19%;A组出现并发症2例,概率为4.76%,B组出现10例,概率为23.81%;A组满意度为95.24%,B组为78.57%。结论:在采取鼓膜刺穿术治疗分泌中耳的患者护理中,采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模式,展现了良好的实际效果,可以使护理更有效、更安全、更令患者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鼓膜刺穿术 分泌性中耳炎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分泌中耳患儿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分泌中耳患儿72例(2020年2月-2021年2月),随机均分患者,对照组(36例,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6例,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耳内闭塞、鼓膜症状等积分降低,观察组明显更低(P

  • 标签: 参苓白术散 儿童 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耳内镜下置管治疗分泌中耳护理要点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99例分泌中耳患者,均行耳内镜下置管治疗术,随机分成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全面护理,对两组患者纯音听阈、鼓膜穿孔恢复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纯音听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鼓膜穿孔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4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内镜下置管治疗分泌中耳的护理应重视全面,从而加速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耳内镜 置管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在鼓膜穿刺治疗分泌中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21年1月-2021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鼓膜穿刺治疗的分泌中耳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患者个人意愿将其分成参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及研究组(全面护理干预),各30例。对临床护理效果展开观察。结果: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更短;相较于参照组舒适度评分及满意度评分,研究组均更高(P

  • 标签: 全面护理干预 鼓膜穿刺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