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针刺背俞穴结合八段锦治疗强直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取的28例强直脊柱炎患者施以针刺治疗和八段锦锻炼,穴位选取穴位选取: 背俞穴包括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胆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及膀胱俞10组共20个穴位,运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5min。每隔2天针刺1次,每周3次,12次为一个疗程,总共治疗3个疗程。八段锦每天早上锻炼30min。3个疗程观察疗效,并对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82.1%(23/28),4周随访的总有效率89.3%(25/28),治疗的VAS评分,4周随访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P﹤0.001)。结论:针刺背俞穴结合八段锦治疗强直脊柱炎有着明显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背俞穴 八段锦 强直性脊柱炎
  • 简介:强直脊柱炎(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的全身慢性结缔组织疾病,早期侵犯骶髂关节最多见,以后可累及椎间关节、肋椎关节、髋关节等。骶髂关节是本病最常见及最早出现的病变之一,在早期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时,影像学提示的骶髂关节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骶髂关节病变 强直性脊柱炎 磁共振成像 螺旋CT 结缔组织疾病 早期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强直脊柱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40例强直脊柱炎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根据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心理问题实施心理干预三周,再次进行SAS和SDS自评量表评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各项生理指标及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以确定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及生理的影响。结果本组心理干预前SAS、SDS评分较国内常模高,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较干预前低,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强直脊柱炎患者多具有焦虑、抑郁倾向,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强直脊柱炎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心理健康状况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强直脊柱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研讨患者体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患者组及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B细胞与NK细胞水平,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D3+T,CD4+T,B细胞百分率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NK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D8+T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直脊柱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紊乱,检测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T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 简介: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成像(MRI)对强直脊柱炎(AS)髋关节MRI表现,以提高AS的早期诊断。方法对52例AS髋关节的病例进行MRI横、冠状位扫描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作自旋回波(SE)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XL)T2WI+脂肪抑制,3DFWFGRET1WI。男性40例,女性12例,年龄14~58岁,平均30.36岁。结果52例共104个髋关节有不同程度异常MRI表现,其中累及双侧髋关节47例,单侧5例。MRI表现有:关节积液50例98个髋关节;骨髓水肿19例;关节软骨异常10例;关节面软骨下囊状骨破坏15例;骨质疏松25例;关节间隙狭窄3例;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12例;附着点炎症10例。结论MRI是显示AS的髋关节受累最有效的方法,可用于早期诊断和疾病活动期的评价,为临床治疗、预防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髋关节 脊柱炎 强直性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对强直脊柱炎患者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经入院首次评估有紧张情绪的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适当给予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外,联合本院心理护理小组骨干和人文关怀小组对患者进行系统由规律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护理,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大幅度降低,积极配合治疗,提升治疗效果。结果心理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护理能有效改善强直脊柱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积极面对疾病和人生。

  • 标签: 心理护理,人文关怀,强直性脊柱炎,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赛普联合沙利度胺用于强直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56例强直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收治于2017年01月01日2018年12月30日期间,按照临床用药方案不同,将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联合益赛普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活动性指数(BASDAI)和功能性指数(BASFI),检测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ASDAI和BASFI,血沉、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观察组患者的BASFI降低更显著,对血沉、C反应蛋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强直脊柱炎患者给予益赛普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沙利度胺 益赛普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总结单节段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治疗强直脊柱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2010采取单节段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治疗20例强直脊柱炎畸形患者。术前、术后均行胸腰椎X线检查,评定胸腰段Cobb角矫正情况、植骨愈合情况、临床疗效、内固定位置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无术中死亡及术后感染,术中2例患者硬膜破裂,术后1例患者麻痹性肠梗阻,2例出现短暂不全瘫。随访15~60个月,畸形均获明显矫正,胸腰段Cobb角平均矫正35.6°,矫正前后有显著性差异﹙〈0.05﹚。末次随访无内固定断裂、脱出,均达骨性融合。结论单节段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治疗强直脊柱脊柱畸形,矫形效果及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后凸畸形 截骨术 腰椎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X线和MRI分析AS病人不同分级的骶髂关节特征,探讨这些临床相关因素对强直脊柱炎病变累及范围的影响。方法搜集70例女性AS患者,每个患者均在一个星期内完成骶髂关节的X线和MRI斜冠状位扫描。另选10名女性健康志愿者,年龄在20-35之间,经双侧骶髂关节MRI斜冠状位扫描。结果通过X线检查发现70例女性AS患者中有41例(占58.6%)双侧骶髂关节面骨质侵蚀破坏,周围骨质硬化,边缘不整,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10名健康志愿者骶髂关节,发现脂肪沉淀呈现了小条状共4个,骨质硬化2个,未发现骨髓水肿型。70例患者中,有72个关节内软骨的改变;有41例69个关节在T1WI和T2WI上可见到骨质侵蚀样改变。关节旁骨质(髓)表现为144个骶髂关节中,骨髓水肿型有61个;骨质硬化有31个;脂肪沉积存在于58例患者中,其中40例为大片状,剩下的为小条状,这个和正常组有所区别。通过MRI扫描可以发现骶髂关节的关节软骨和骶、髂两侧软骨下骨板“低信号一中等信号一低信号”的三层平行线状结构的不同程度的破坏,在MRI扫描过程中显示为软骨线影增粗、扭曲,皮质凹陷、中断等。MRI进行的增强扫描可以发现增强6例患者(均为住院治疗中患者)12个骶髂关节中,无明显强化者有7个,轻度强化者有4个,重度强化者有1个。结论建立在强直脊柱炎早期诊断基础上的早期干预是强直脊柱炎治疗的关键,但不是所有AS病人均需进行骶髂关节MRI检查。常规X线检查可以诊断≥Ⅲm级的放射学骶髂关节

  • 标签: 女性 强直性脊柱炎 X线 MRI 骶髂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在强直脊柱炎(AS)患者病情活动上判定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6-2016.6收入的80例强直脊柱炎患者,与80例正常体检者,分别检验AS患者与正常体检者ESR、CRP,探究ESR、CRP水平与AS病情活动关联性。结果在ESR、CRP上,AS患者显著比正常体检者高(t=-72.318、-92.548,P<0.05);在Cowling法评价病情活动性上,AS患者显著比正常体检者在可疑活动、活动上多(x2=48.062、88.288,P<0.05);且与BASDAI相比,之间存在相关性(x2=0.794,P<0.05)。结论ESR、CRP水平对AS患者病情活动无判定价值。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血沉 C反应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西医联合中药熏蒸腰骶部治疗强直脊柱炎(AS)的效果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2例A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1例患者行西医治疗,观察组行西医联合中药熏蒸腰骶部治疗,所有患者均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的疼痛评分、晨僵时间等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强直脊柱炎患者采用西医联合中药熏蒸腰骶部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西医 中药熏蒸 护理
  • 简介:强直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病情反复活动,终至脊柱强直畸形,功能严重受损。我科近6年来采用CT引导下骶髂关节注射治疗AS,能迅速控制疾病症状,使病情趋于稳定。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 注射治疗 CT引导 临床观察 全身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申时中药烫熨对减轻强直脊柱炎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强直脊柱炎患者根据意愿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申时中药烫熨;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两组治疗时间30天为1疗程,疗程结束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申时中药烫熨对减轻强直脊柱炎腰背痛有比较好的疗效,安全、舒适、不良反应小,患者乐意接受。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中药烫熨 腰背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强直脊柱炎累及髋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提高强直脊柱炎累及髋部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09年3月到2011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强直脊柱炎累及髋部患者22例(35髋),9例患者为单侧髋,13例患者为双侧髋,所有患者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中22髋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13髋采用骨水泥型假体,随访24个月~48个月,通过X射线结果观察患者的假体有无发生异位骨化、脱位以及松动等现象,并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的临床手术效果,手术前后进行对比。结果术后随访平均(30.64±4.87)个月,22例患者均表示髋关节的疼痛已经基本完全消失,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症状;通过X射线检查线片22例(35髋)患者关节均恢复良好,无感染、假体松动、移位、脱位、折断等现象;患者髋关节的活动度和Harris评分与手术前患者的数据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术后表现优良。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用于强直脊柱炎累及髋关节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议在强直脊柱炎累及髋部的临床手术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强直性脊柱炎 髋关节 强直
  • 简介:病例:患者为女性,22岁,因"反复多关节疼痛5年,加重3年"收治入我院风湿科。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中指近端指间关节疼痛、肿胀,并在之后半年内逐渐累及双侧掌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症状以晨起明显,且伴有晨僵。患者曾至外院就诊,当时诊断为"类风湿关节",予口服甲氨蝶呤10mg1次/周、来氟米特10mg1次/日、强的松2.5mg1次/日控制病情。但患者症状反复,并于3年前逐渐出现双侧臀部、腰部和足底部疼痛小适,以夜间痛为著.活动改善.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疼痛护理对强直脊柱炎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5月间收治的强直脊柱炎患者 62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设为常规组,接受疼痛护理的设为实验组,两组各有患者 31例,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护理前的疼痛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从护理的疼痛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护理满意度上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强直脊柱炎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疼痛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 疼痛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将对强直脊柱炎患者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反应停进行治疗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60例强直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反应停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强直脊柱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反应停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其效果难以达到患者的治疗需求,将其与柳氮磺胺吡啶联用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在对强直脊柱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柳氮磺胺吡啶 反应停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