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患者临床检测标本中分离得到的4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结果45株MRSA菌株中,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95.6%,四环素的耐药率为91.1%,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93.3%,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为100%;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消毒剂类以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00%、91.1%、95.6%、46.7%、97.8%;毒力因子粘附素、酚溶调制肽PSM-mec型、杀白细胞素以及TSST-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80.0%、88.9%、93.3%,0.0%。结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基因、毒力基因的检测有助于分析MRSA的致病机理,为临床治疗MRSA感染提供参考。

  • 标签: 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 简介:目的在中国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病例中观察分析TPM1基因突变特点和临床表型特点,以期为HCM的基因诊断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连续收集200例非亲缘关系的中国HCM患者以及307例对照人群的相关资料,完善临床评估。Panel二代测序检测MYH7、MYBPC3、MYL2、MYL3、TNNI3、TNNI2、TPM1和ACTC1基因,并对致病突变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分析TPM1基因(NM001018005.1,NP001018005.1)致病突变信息,总结基因型-临床表型特点。结果200例HCM患者中有3例携带TPM1基因致病突变:c.380T>A,c.523G>A,c.629A>G,分别导致编码蛋白α-原肌球蛋白突变:p.M127K,p.D175N,p.Q210R。3例患者发病年龄3456岁,平均45.3±11.0岁。其中p.M127K携带者于34岁发病,症状最重,有黑曚晕厥病史,给予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后一般情况好。其他两位有突变的患者症状相对较轻。3例患者随访数年对于治疗反应好。结论1.5%的中国HCM患者是由TPM1基因突变所致,均为错义突变。携带TPM1基因突变的HCM患者发病较晚,多为中年后发病,对于临床治疗反应好。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TPM1 突变 基因型 临床表型
  • 简介: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指不同个体间在基因水平上的单核苷酸变异,平均每1000对碱基出现一个SNP,两个无关个体间大约有300万个SNP。SNP可影响个体用药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同个体因SNP的不同,可能会造成对同一药物反应的差异。有时由于这种个体间遗传学上的差别,同一药物在不同个体内的效果和毒副作用的差异可以达到300倍之多。在SNP分析基础上的个体化用药可以指导患者安全和有效用药,减少医疗成本。

  • 标签: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药物基因组学 个体化用药 基因水平 药物反应 遗传学上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检测状况。 方法:本研究中所使用的 200 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自我院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5 月住院患者送检样本,主要为患者气管分泌物、脓液、患处血液、穿刺液、排泄物等。菌株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依据 2019 年 CLSI 标准执行,所采用的方法为纸片扩散法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力基因、耐药基因检测采用 PCR 法。 结果:本次研究在样本中共分离出 200 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气管分泌物中样本构成占比 61.5% 、脓液中样本构成占比 12.5% 、患处血液中样本构成占比 12.0% 、其它分泌物中样本构成占比 6.5% 、患者穿刺液中样本构成占比 4.0% 、排泄物中样本构成比为 3.5% ; 200 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头孢曲松、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四环素以及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 100.0% 、 85.71% 、 73.68% 、 62.41% 、 51.13% 、 42.86% ,而对于万古霉素耐药率则为 0% ; fnbA 、 Pvl 、 clfA 、 tst 、 sec 、 sasX 的阳性率分别为 60.0% 、 88.5% 、 42.0% 、 7.5% 、 4.5% 、 0.0% ;依据 DNA 标志物( DL-2000 ): fnbA 基因为 642bp 、 pvl 基因为 939bp 、 clfA 基因为 292bp 、 tst 基因为 594bp 、 sec 基为 325bp 。 结论:本研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具有完全耐药性,分析原因可能是菌株的生物膜形成及毒力的下降具有一定的联系;菌株的毒力因子呈现不同的分布状态可能是由于其分离标本、遗传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毒力基因 耐药基因 基因分型
  • 简介:番茄Pto基因编码包含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结构域的蛋白,它能抗由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pv.Tomato,Pst)造成的细菌性斑点病。本研究使用PVX系统的体内识别系统测定显示AvrPto在辣椒基因型中被特异性识别。这种AvrPto识别导致非寄主超敏反应(HR),以及PVX::AvrPto融合蛋白在接种辣椒叶组织中的定位,这表明在辣椒中存在与番茄类似的Pto识别机制。然而,辣椒全基因组分析显示没有对应番茄的Pto进化枝,表明在辣椒中有一个Pto识别的替代系统。不过,辣椒基因组中已经鉴定出25个具有高度保守STK结构域的类Pto蛋白激酶(PLPKso对于Ptos和PLPK的STK结构域中的大部分氨基酸位点,非同义(dN)与同义(dS)核苷酸替换速率的比值(ω)小于1。表明纯化选择在进化中起主要作用。然而,一些氨基酸位点在Pto同源物的进化过程中被发现为偶发性正选择,因此,不同的进化过程可能在植物中形成了Pto基因家族。基于RNA—seq数据,PLPK基因和其他Pto通路基因,例如Prf,Pti1,Pti5和Pti6在所有检测的辣椒基因型中都表达了。因此,辣椒中对Pst的非寄主超敏反应可能是由于PLPK同系物对AvrPto效应物的识别,以及Pto信号通路下游组分的后续作用。然而,辣椒中AvrPto的识别可能涉及其他类受体激酶(RLKs)的活性。本研究中鉴定的PLPKs将作为进一步了解PLPKs在非寄主抗性中作用的基础。

  • 标签: 基因组分析 进化过程 蛋白激酶 PTO 基因家族 辣椒
  • 简介:[摘要] 转基因技术自上个世纪开始应用以来,给各界学者专家带来了很大的争议,其安全性问题更是受到了世界范围的高度关注。本文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并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转基因食品的政策及监管方法进行了比较。

  • 标签: [] 转基因 安全性 中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因芯片在胃癌及肿瘤球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筛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有血清培养液的条件下、无血清培养液的条件下,分别进行人胃癌细胞HCG-27的培养,进行总RNA的提取、纯化、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处理,采集芯片图像,读取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应用DMEM培养基,在有血清培养液培养的过程中,可见胃癌细胞HCG-27均匀生长。应用DMEM/F12培养基,在无血清培养液培养的过程中,可见致密状态肿瘤球形成。在总RNA提取后,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试验。经过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采集芯片图像以及读取、校正和数据,对照胃癌细胞HCG-27和肿瘤球细胞,存在差异表达基因 924条。

  • 标签: 基因芯片 胃癌 肿瘤球细胞 基因表达
  • 简介:摘要  研究表明HOX基因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HOX基因与早期造血干细胞的功能有关,又参与了后期造血细胞的分化与系定向分化过程,其表达异常可导致白血病的发生。RNA干扰技术是双链RNA(double strand RNA,dsRNA)介导的序列特异性转录后引起同源靶基因表达沉默,从而阻断靶基因的表达,是一种高效的基因阻断技术。利用RNAi技术,抑制HOX基因的表达,可能成为白血病基因治疗的新途径,本文对RNA干扰HOX基因用于白血病基因治疗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HOX基因  RNA干扰  白血病基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应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2种方法筛选结肠癌mRNA表达谱中的差异共表达基因,并分析差异共表达基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分别下载TCGA结肠腺癌数据集的转录组学数据和GSE68468数据集的芯片表达谱数据,筛选出两者在正常组织与结肠癌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和最显著相关的加权基因模块,通过差异基因和加权基因取交集筛选出结肠癌相关差异共表达基因。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 )网络,利用最大派系中心度(MCC)计算方法筛选出MCC评分排名前10位的核心差异共表达基因,使用TCGA结肠腺癌数据集验证核心基因在正常组织和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探索核心基因与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使用人类蛋白质图谱(HPA)数据库,对生存相关的差异共表达基因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验证。结果TCGA结肠腺癌数据集中DEG共3 481个,GSE68468数据集中DEG共7 275个,共获得237个差异共表达基因。使用PPI网络的MCC计算方法得到10个核心的差异共表达基因,分别为氯离子通道附件1(CLCA1)、MAPK3、胰高血糖素(GCG)、溶质载体家族26成员3(SLC26A3)、核受体亚家族1组H成员4(NR1H4)、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鸟苷酸环化酶激活因子2A(GUCA2A)、二磷酸尿苷葡糖醛酸糖基转移酶家族2成员A3(UGT2A3)、肉碱棕榈酰转移酶2(CPT2)和跨膜4域A12(MS4A12)。与正常组织相比,TCGA结肠腺癌数据集结肠癌组织的CLCA1、GCG、SLC26A3、NR1H4、FABP1、GUCA2A、UGT2A3、CPT2和MS4A12 9个核心基因均下调(P均<0.05),其中CLCA1高表达结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均长于低表达组(P均<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蛋白质水平也验证了结果的准确性。结论CLCA1可能在结肠癌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可作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标签: 结肠肿瘤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差异共表达基因 生物标记
  • 简介:背景: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与炎症紧密相关但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慢性进行性结缔组织疾病。目的:本研究拟通过构建和比较AS韧带组织体外原位(insitu)、2D细胞贴壁体外(invitro)及3D水凝胶体外培养模型,旨在探索更适合模拟AS韧带体外的培养模型。方法:AS髋关节韧带组织取自我科4例重度AS拟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平均年龄(44.0±4.1)岁。髋关节组织块常规消化获得单细胞,并行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和抗vimentin免疫荧光染色(IFC)鉴定检查。对上述髋关节韧带组织与成纤维细胞分别行组织块原位、体外2D贴壁和3D海藻酸盐水凝胶法培养,重组腺病毒(rAd)5-lacZ转染上述标本14d后,分别采用大体观察、HE染色、Hoechst33258实验、X-gal染色、抗β-ga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等对细胞形态与增殖能力、病毒转染效率和致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等进行检测。结果:第2代AS髋关节韧带细胞抗vimentinIFC检测均出现明显的红色荧光,结果阳性,表明分离培养的细胞为成纤维细胞。rAd5-lacZ转染上述3种模型14d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HE染色后的细胞形态并计数单位面积下的细胞数、Hoechst33258检测细胞DNA含量和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功能提示,3种模型中以2D平面的细胞增殖效率和致炎性细胞因子分泌能力最强(F=12.21、14.91、282.67、350.18,P<0.05或0.01)、但细胞“去分化”现象亦最明显,而AS韧带组织原位培养和成纤维细胞3D海藻酸盐水凝胶培养条件下的细胞增殖效率和致炎性细胞因子表达能力相似(t=1.37、0.71、1.44、1.83,P>0.05),细胞形态前后无明显变化。抗β-ga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计数阳性细胞数/光镜下的总细胞数得出rAd-lacZ转染3种模型效率相似,分别为65.84%、72.26%和75.39%(F=0.873,P>0.05)。结论:韧带组织原位培养和成纤维细胞3D水凝胶培养能更好地模拟AS韧带成纤维细胞体内生存环�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培养模型 韧带组织 成纤维细胞 去分化 腺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减驻景方含药血清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AKT转染后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加减驻景方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将ARPE-19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空白血清组、含药血清组、康柏西普组及联合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建立AKT转染细胞模型。正常组与模型组细胞常规培养,空白血清组加入10%空白血清培养,含药血清组加入10%含药血清培养,康柏西普组加入20 μg/ml康柏西普干预培养,联合组加入10%含药血清和20 μg/ml康柏西普干预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ARPE-19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VEGF 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AKT、mTOR、VEGF蛋白表达。结果培养24、48、72 h后,与模型组比较,含药血清组、康柏西普组和联合组细胞增殖率下降(P<0.05)。干预24、48 h,含药血清组、康柏西普组和联合组细胞AKT mRNA[24 h:(3.10±0.48)、(1.97±0.14)、(1.26±0.24)比(4.77±0.68);48 h:(3.52±0.82)、(2.62±0.77)、(1.10±0.19)比(6.12±1.21)]、mTOR mRNA[24 h:(3.02±0.26)、(2.45±0.75)、(1.13±0.15)比(4.48±0.80);48 h:(1.29±0.30)、(1.30±0.57)、(0.65±0.19)比(2.54±0.62)]、VEGF mRNA[24 h:(3.33±0.62)、(2.18±0.20)、(1.55±0.28)比(5.53±1.02);48 h:(2.35±0.54)、(1.23±0.28)、(0.93±0.25)比(3.59±0.40)]表达及AKT蛋白[24 h:(0.45±0.09)、(0.25±0.05)、(0.14±0.04)比(0.62±0.04);48 h:(0.36±0.06)、(0.23±0.04)、(0.14±0.03)比(0.54±0.08)]、mTOR蛋白[24 h:(0.35±0.05)、(0.24±0.02)、(0.18±0.02)比(0.52±0.09);48 h:(0.23±0.04)、(0.29±0.04)、(0.14±0.03)比(0.40±0.10)]、VEGF蛋白[24 h:(0.14±0.03)、(0.33±0.04)、(0.24±0.03)比(0.54±0.10);48 h:(0.24±0.03)、(0.17±0.02)、(0.11±0.02)比(0.42±0.10)]较模型组降低(P<0.05),且联合组AKT、mTOR、VEGF mRNA及蛋白表达较康柏西普组降低(P<0.05)。结论AKT基因转染可促进ARPE-19细胞增殖,加减驻景方含药血清可抑制AKT基因转染导致的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AKT/mTOR信号通路活性,减少VEGF分泌有关。

  • 标签: 中药血清药理学 视网膜色素上皮 转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加减驻景方
  • 简介:目的观察单壁碳纳米管一聚酰胺树形分子复合物(CNT—PAMAM—D)进人胰腺癌细胞的过程,评价其作为载体的安全性。方法通过超声、搅拌及洗涤等方法制备CNT—PAMAM—D,用原子力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将CNT-PAMAM—D与人胰腺癌细胞BxPC3共同培养12、48、72h,收集细胞,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内CNT—PAMAM-D的分布及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PAMAM—D与CNT结合之后,树形分子包裹在CNT的表面,形成了20nm左右大小的纳米复合物颗粒。CNT—PAMAM—D通过细胞吞饮方式被吞入BxPC3细胞,12h后即大量进人细胞质内,随着时间延长,CNT—PAMAM—D还可进入溶酶体及细胞核中,但胰腺癌细胞的形态及超微结构无显著变化。结论CNT-PAMAM—D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纳米载体。

  • 标签: 胰腺肿瘤 碳纳米管 树形分子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 载体
  • 简介:目的研究转染beclin-1基因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BT-549在正常及低氧环境下的增殖抑制情况,促自噬和促凋亡作用,以及其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将真核载体pDS-RED-C1-beclin-1转染进入BT-549细胞作为实验组,空白组细胞和转染pDS-RED-C1空质粒的细胞分别作为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用RT-PCR检测转染后beclin-1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蛋白表达。在正常及低氧环境下分别培养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细胞增殖率,吖啶橙染色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自噬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比。通过细胞划痕试验研究转染beclin-1基因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及MTT所测增殖率结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自噬和凋亡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beclin-1基因被成功转染进细胞;转染后目的基因组beclin-1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72h最明显。MTT测定结果:正常与低氧环境下实验组48h和72h增殖率均低于对照组(48hP1=0.002,P2=0.000;72hP1=0.006,P2=0.001;P1和P2分别为正常与低氧环境下统计结果),beclin-1与低氧刺激有明显交互作用(P=0.016),即二者能增强彼此对细胞增殖率的抑制作用。吖啶橙染色镜下观察正常和低氧环境下实验组自噬发生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1=0.004,P2=0.001),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和低氧环境下实验组凋亡发生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1=0.045,P2=0.008)。体外划痕试验发现转染beclin-1后细胞迁移能力降低。结论在正常和低氧环境下,转染beclin-1基因可抑制TNBC细胞BT-549增殖,促进细胞发生自噬及凋亡,并且降低其迁移能力。

  • 标签: beclin-1基因 乳腺肿瘤 自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缺氧诱导因子-1α(AdHIF-α1)在大鼠缺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中的转染情况,为AdHIF-1α治疗缺氧的BMEC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建立大鼠BMEC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并用含100 μmol/L二氯化钴(CoCl2)的维持培养液培养,制成BMEC缺氧模型;然后将AdHIF-1α转染入缺氧的BMEC中,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蛋白的转染情况。结果AdHIF-lα转染入缺氧的BMEC后,分别在12 h、24 h、48 h、72 h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AdHIF-lα的转染情况,结果显示,12 h开始出现少许荧光,光密度值(A值)0.13±0.01;24 h荧光表达有所增强,A值0.46±0.03;48 h荧光表达最明显,A值0.97±0.05;72 h可见荧光减弱,A值0.38±0.02;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相邻时间点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25.88、40.00、46.28,均P<0.01)。结论重组腺病毒缺氧诱导因子-1α能成功转染至缺氧的BMEC。

  • 标签: 腺病毒科 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 内皮细胞 转染
  • 简介:基因概念的提出到基因内容的充填,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倾注了众多生物学家的心血。

  • 标签: 基因 概念 内涵 生物学家
  • 简介:摘要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它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突变,使珠蛋白生物合成受阻、产量不足或缺如所致。我院从2005年6月开始对孕妇468例进行基因分型,明确其地贫基因型,为临床进一步明确胎儿的地贫基因型,并实施优生优育提供医学依据。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产前基因诊断
  • 简介:这种方法可以在荧光标记分子与DNA芯片杂交的同时进行杂交信号的探测,  杂交信号的检测是DNA芯片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待分析基因在与芯片结合探针杂交之前必需进行分离、扩增及标记

  • 标签: 基因芯片技术 技术知识 知识概要
  • 简介:在一个科技创新引领潮流的时代,要想忽略以色列是不可能的。以色列800万人中有3.8万名科学家;它的国土面积只有北京的一个半大,但高科技部门却贡献了总就业的10%、经济总量的5%以及出口的50%。至于以色列初创公司WAZE被谷歌以9.66亿美元收购,沃伦·巴菲特以45亿美元买下一家以色列公司,打破了他自己延续几十年、不收购任何国外公司的纪录等事件,更是在国际创投界被传为佳话。

  • 标签: 初创公司 谷歌 国土面积 文化基因 沿海城市 十年
  • 简介:胃癌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原癌基因活化和抑癌基因失活所造成的,本文简介了主要的相关基因,对胃癌研究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癌 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