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癫痫并发偏头患者的发病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癫痫并发偏头患者40例作为试验组研究对象,同期收治的单纯性癫痫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患者的癫痫类型进行明确分型,详细询问症状表现、发病时间、频率等资料,在组间进行平行比较,分析总结临床特点。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布差异不大,但试验组病程长、发作频率高,和对照纽相比差异鲜明;试验组患者女性比例(72.5%)明显高于对照组(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纽发病以部分型(62.5%)为主,对照组以全面型(525%)为主,但组间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并发偏头和单纯性癫痫之间具有相关性,并发偏头会加重癫痫症状,具有病程长、发作频率高、以女性为主的特点,要求医疗人员开展临床工作时注重这些特点。

  • 标签: 癫痫 偏头痛 发病特点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偏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本院治疗偏头的108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偏头疗效以及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疗效分数、头痛发作时间、头痛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后的疗效分数、头痛发作时间、头痛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后的SDS、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减轻偏头患者住院过程中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缓解偏头的症状,减少偏头的复发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偏头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偏头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偏头患者9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47例,采用针灸疗法;对照组47例,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治疗偏头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针灸 偏头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09年4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90例偏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患者采用血塞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然后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5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结论血塞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疗效确切,具有协同加强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偏头疼 治疗 血塞通 阿司匹林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41-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偏头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偏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药物及护理相同,研究组加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两组护理前后头痛发作次数及头痛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头痛发作次数及头痛持续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头痛发作次数及头痛持续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偏头患者心理情绪,减少症状发作的频次及程度。

  • 标签: 心理 偏头痛 心理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偏头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偏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把50例偏头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经过护理,患者出院后经过1年的随访,头痛发作时间和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观察组头痛发作时间和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等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偏头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症状,缓解患者偏头发作的时间和发作次数,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偏头痛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偏头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偏头患者中选取94例作研究对象,并按护理方案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n=47)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47)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HAMD评分均下降(P<0.05),其中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偏头病人负性情绪有正性影响,值得借鉴。

  • 标签: 心理护理 常规护理 偏头痛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偏头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疼痛发作时导致患者很难集中精神处理工作与生活,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临床上予以西药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只能维持短期疗效,头部疼痛还是会反复出现。近年来,关于中医偏头研究备受关注,本次课题分析中医药对偏头的影响展开一综述。

  • 标签: 偏头痛 中医药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偏头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偏头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6例以及对照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为93.48%(43/4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为73.91%(34/46),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偏头患者进行护理时,选择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偏头痛 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戊酸钠联合布洛芬治疗偏头的效果。方法对35例用一般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的偏头患者,使用丙戊酸钠联合布洛芬治疗。结果35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丙戊酸钠联合布洛芬治疗偏头效果较好。

  • 标签: 丙戊酸钠 布洛芬 偏头痛
  • 简介:目的:研究探析丹参片联合全天麻胶囊治疗偏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偏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全天麻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片(院内制剂)联合全天麻胶囊治疗,比较两组偏头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偏头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偏头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皆治疗两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后的偏头发作的频率,头痛的持续时间均比对照组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片联合全天麻胶囊治疗偏头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丹参片 全天麻胶囊 偏头痛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在儿童偏头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偏头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象,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显示正常的8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对两组儿童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测,对比健康儿童与偏头患儿的脑血流速度情况。结果偏头患儿在发作期的MCA、ACA、PCA、VA、BA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出现频率为从低到高依次为PCA<VA<BA<ACA<MCA;偏头患儿在间歇期的ACA、VA、BA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频率为从低到高依次为MCA<ACA<PCA<BA<VA。结论偏头患儿在间歇期与发作期的脑血流动力学水平均异于健康儿童,经经颅多普勒能够准确判断脑血管功能状态,提高偏头的诊断准确率,为患儿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偏头痛 脑血流速度 颅多普勒检测 儿童
  • 简介:本组患者40例,其中男15例,女25例;年龄18岁~40岁。全部病例均有典型偏头症状。伴有畏光、眼前闪光、视物不清等视觉先兆者21例;恶心和呕吐者14例;与月经周期有关者5例。病程2年者13例,3年者14例,6年以上者13例。发作频度为半年来每月发作2次以上.每次持续30min~3天。体检均无神经系统病理体征。症状较严重的7例均做脑电图检杏,3例做头颅CT检查,结果正常。

  • 标签: 治疗 心得安 典型偏头痛 阿斯匹林 体会 痛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脑安滴丸与尼莫地平、氟桂利嗪对气虚血瘀型偏头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门诊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人,一组单纯服用脑安滴丸;另一组服用尼莫地平、氟桂利嗪,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效果评定。结果脑安滴丸治疗效果优于尼莫地平与氟桂利嗪(P小于0.05)。结论脑安滴丸对气虚血瘀型偏头治疗效果优于尼莫地平与氟桂利嗪。

  • 标签: 脑安滴丸 偏头痛 气虚血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源性偏头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神经源性偏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7.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源性偏头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缓解患者疼痛,使患者身体舒适度得到明显提高,减少了患者病情反复发作的次数,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源性偏头痛 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偏头应用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我科自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6月收治的 94例偏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增加阿司匹林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低于观察组,其数据分析有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针对临床偏头患者给予尼莫地平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偏头痛 阿司匹林 尼莫地平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以对比评估法调查偏头在中医内科治疗中的疗效情况。方法自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这一时间阶段进入我院就诊的偏头患者中选出109例,依据具体治疗方法的差异分成西药治疗组(54例)、中医内科治疗组(55例),西药治疗组向患者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中医内科治疗组则执行辨证施治,评比两组治疗法的疗效情况。结果中医内科治疗组总有效病例54例(98.18%);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病例42例(77.78%)。中医内科治疗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西药治疗组(P<0.05)。结论相比西药常规治疗,以中医内科辨证疗法对偏头实施分型治疗,能获得更为优良的治疗成效。

  • 标签: 偏头痛 中医内科 辨证施治 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