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6月17目,应山西省垣曲县长直天主堂本堂乐永跃神父邀请,陕西抗战老兵营负责人、西安石油大学副教授唐俊老师携志愿者一行4人前往长直天主堂,参加了抗日战争期间曾在此服务、并在此惨遭日军杀害的荷兰籍胡永生神父立墓碑暨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

  • 标签: 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 神父 墓碑 永生 老兵 抗战
  • 简介: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一种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维度的视域下,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具有双重意蕴:它不仅变革政治经济学的术语,使之'正立过来',而且探寻'解放何以可能'的现实道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所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不仅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纯粹的科学认识',更是关于'人类解放'的'行动','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 标签: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 历史唯物主义
  • 简介:关注和研究现实伦理问题,既是当代伦理学应用特征的表现,也是伦理学发挥其实践功能的必然要求。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而出现和发展起来的城市,既是人类物质财富的集中地和人类精神文化的创新地,也是城市居民学习、工作、居住、娱乐的家园。毋庸置疑,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抑或说与城市居民的美好生活休戚相关。显然,现代城市规划不仅是对城市空间的物质性规划,更是一种以决策——实施为导向的公共政策和以一定价值目标为前提

  • 标签: 城市规划 价值重估 伦理学 伦理反思 现代 批判
  • 简介:众所周知,“法轮功”不是宗教,但它却利用了宗教的名义,其中“法轮”是佛教的术语,“功”是道教术语,而“世界末日”论则源于传统基督教的说法。李洪志利用人民群众不了解这些术语的真正含义,拼凑了“法轮大法”歪理邪说,使很多群众上当受骗。应该说明的是,我国宗教工作部门和宗教界对李洪志及其“法轮功”的邪教本质早有警觉,早在1996年就通过各种形式对李洪志及其“法轮功”组织的歪理邪说提出了批判,已故的赵朴初先生和中国佛教协会机关刊物《法音》,最先点名批判“法轮功”及其教主李洪志,并斥之为“附佛外道”。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同志在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中,也明确提出了“法轮功”是邪教组织的精辟见解。

  • 标签: 福建 宗教工作 队伍建设 “法轮功” 邪教组织 邪教本质
  • 简介: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截至8月8日15时,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这是云南省14年来最大的一次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同样牵动着亿万佛子的心,佛教界纷纷用佛教特有的方式为灾区人民祈福。中国佛教界第一专业救援队——重庆华岩文教基金会紧急救援中心,第一时间赶往灾区救援,是当天抵达灾区现场唯一的一佛教救援队。

  • 标签: 中国佛教 救援行动 紧急救援 救援队 基金会 重庆
  • 简介:本研究调查了西安市首次雾霾应急停课期间,西安一所中学1696台中学生在家生活与心理基本情况。调查发现,在基本生活方面,80%以上的学生在家期间能够得到成人在午饭和陪伴方面的较好照顾;心理状态方面,停课第一天到第二天,学生的积极情绪(兴奋、喜悦)有所下降,消极情绪(压抑,郁闷,担忧,烦躁,孤独,无助)有所上升,且高中学生较初中学生更多表现出平淡的情绪;学生普遍缺乏国家危机感;停课期间学生对友情的感受性显著低于亲情,社会支持力量更多来自于家人而非同伴;在家期间学习强度较平时在校期间有明显下降;对学校课程直播的态度存在争议。

  • 标签: 雾霾 中学生 停课生活 心理情况
  • 简介:解神话纲领是20世纪德国著名神学家布尔特曼提出的针对圣经新约中神话叙述的解释方案。解神话作为一种圣经解释方法具有丰富的解释学内涵。首先,解神话不是简单地去除神话,而是悬隔神话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具有解释学之去蔽的意义。其次,解神话不是把生存哲学强行套在圣经上,使之哲学化、现代化,而是借用其术语对圣经进行生存论分析,将去蔽后呈现出来的意义阐明出来,具有解释学之建构的意义。最后,解神话的任务是在具有实践色彩的宣道活动中得以实现,是通过人在宣道中的信仰实践活动来解开圣经的意义,体现为解释学的实践智慧。

  • 标签: 解神话 去蔽 生存论分析 宣道
  • 简介:在学术界畅行不衰的“二证据法”是由王国维先生率先提出的.该“二证据法”在古史研究领域迄今仍然颇具影响力.实际上“二证据法”既包括狭义的历史学者用考古资料来补正历史文献,亦包括考古学者通过运用历史典籍来解读和印证考古发掘资料.例如:久负盛名的临淄齐国故城五号东周墓的殉马坑是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出的,年代是春秋晚期,关于该墓墓主的认定便是借助了传世历史文献.伴随着各学科的不断发展和相互渗透,以“二证据法”为基础,出现了“多重证据法”.“多重证据法”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多学科合成作战,联合攻关,形成多重证据,是在新时代对“二证据法”的新发展.通过对临淄齐故城五号东周墓殉马坑中殉马数量的研究及骨骼等的鉴定,不仅能识别这些殉马的马龄并发现体质的变化,甚至能够揭示出其品种来源和饲养方式及养马业的发展规模等多方面的情况,而这就得通过兽医学、生物学乃至统计学等多学科的介入以获得多重证据、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运用由“二证据法”发展而来的“多重证据法”,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就能够深入地揭示东周时期的齐文化,对东周齐文化的深入探讨应该是由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内的多学科来共同进行的.

  • 标签: 二重证据法 多重证据法 东周齐国殉马坑
  • 简介:中国文化以伦理为本位与特色,这已经成为学界共识,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礼与德是较之仁要出现更早、更为重要的观念与实践。礼,三代甚至更早既已产生,到了周代形成了礼乐文明制度,德观念的出现,体现了周代人文意识的觉醒。要研究清楚中国道德文明的渊源、本质、特色与规律,就不能不对上古社会的礼与德或者宗教与伦理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中国传统伦理注重礼仪,礼仪文化在中华大地源远流长,因此中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 标签: 伦理思想史 中国传统伦理 中华民族 礼仪文化 核心观念 信仰